天天看點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作者:自然與社會

引子

*本文摘自《燕趙掃殘——華北大剿匪》

正文

在與河南省北部接壤的山西省東南部,有一座山叫中條山。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它橫亘在黃河和涑水河、沁河之間,全長160公裡,号稱晉南屏障。它東跨王屋山,西瞰晉南平川,北連太行山脈,南隔黃河天險,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戰前曾是國民黨年隊的重要基地,抗戰勝利後,歸晉冀魯豫軍區太嶽軍區所轄。

這一帶的匪患和豫西的匪患相似,也比較複雜,還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1941年5月7日,侵華日軍糾集4個師團和4個獨立旅團發動了“中條山戰役”。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當時駐守在中條山腹地的國民黨20萬大軍慘敗,是以垣縣、夏縣一帶到處是散兵遊勇。逃過黃河的國民黨第17軍軍長高桂滋為了擴充實力,訓示他的部下以“保衛家鄉”為名,糾集四五百人成立了“中條山遊擊司令部護垣支隊”,重新打人中條山。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後改為國民黨獨立支隊,劉仰宸為支隊長,下轄4個大隊。不久,這支隊伍失去控制,基本上成了土匪隊伍,1944年,第三大隊長劉漢三殺了劉仰宸,當上了支隊長。他們自成系統,打家劫舍,為害一方。由于該地區是因民黨和八路軍交錯分割的地區,劉漢三利用這種複雜局面流竄襲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劉漢三趁機糾集漢奸、僞軍和逃亡地主、地痞流氓擴充勢力。到1946年,這股土匪已近2000人。

劉漢三是山西垣曲縣人,心毒手狠,詭計多端,十惡不赦,人稱“七寸蛇”。他的手下,大多對共産黨有刻骨仇恨,是以十分顧固、兇殘。他們僅在1946年6月,就在垣曲境内制造了三起慘案:

原土坪慘案:6月16日拂曉,劉漢三率匪200多人,襲擊了原土坪村政府和駐村的垣曲縣黃河河防委員會,殺害村幹部和前來檢查工作的縣、區幹部4人,河防委員會4人。

臯落慘案:6月下旬,劉漢三帶重徒300多人,夜襲垣曲縣舉落鎮2區區政府,把農會幹部、群衆7人用刺刀挑死。區長楊鋒負傷被俘,匪徒慘無人道地将他割皮挖眼,然後刺死。

五福澗慘案:五福澗村位于黃河北岸。垣曲縣2區的民兵在該村擔負監視南岸國民黨軍隊任務。6月27日夜,劉漢三帶土匪數百人,偷襲守河民兵,把被俘的 57 名民兵肆意淩辱後,用鐵絲穿通手心5人一串,全部推入黃河淹死。

劉漢三這夥匪徒殺人如麻,妄想推翻共産黨和人民政府,當地群衆對他們恨之入骨。垣曲縣縣大隊與匪徒展開了殊死的鬥争,先後作戰數十次,終因兵力懸殊,加上河南岸蔣軍的支援,沒能剿滅這股顧匪。

1946年6月下旬,太嶽軍區決定抽調太嶽軍分區獨立第3團、分區特務連,會同曲獨立營、陽城和晉城民兵團,共約3000多人,組成聯合剿匪部隊,由太嶽軍分區司令員郭慶祥統一指揮,清剿劉漢三頑匪。

1946年6月末,郭慶祥帶領第4軍分區特務連從濟源出發,日夜兼程向西挺進,來到垣曲小趙村一帶,與其他剿匪部隊會合。

7月3日,各部隊負責人在小趙村召開會議,經過研究讨論決定立即全面軍事進剿,如能消滅更好,消滅不了,也要把劉匪壓縮到闆澗河以南地區,在進剿的同時,把被破壞的基層政權、民兵組織恢複起來。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第一天一早,大部隊開始沿着亳清河一字展開,朝西南方向推進,對每一座山梁、每一條溝岔進行搜尋。在20天中,與土匪作戰30餘次,斃敵俘匪200多人,搗毀匪巢4處,并繳獲一批武器彈藥,線餘土匪紛紛竄過闆潤河,向黃河沿岸據點逃竄。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剿匪部隊乘勝追擊,推進到闆澗河流域。部隊還發動群衆,召開大會控訴土匪罪狀,大力宣傳剌匪戰績,同時從政治上瓦解土匪,發動匪徒家屬、親友,通過捎信,到匪巢探訪,向匪徒宣傳黨的寬大政策,勸其改惡從善,棄暗投明。就這樣,截止到7月底,先後有800餘徒攜帶槍支彈約向各級人民政府自首,這樣一來,大大孤立和削弱了土匪的勢力。

剿匪部隊還協助地方政府建立、恢複基層政權,先後在20個村建立了民主政府,幫助各村建立了民兵小隊、分隊,并配發了武器彈藥。在當地形成了“一處有匪情,八方來支援”的局面。

頑匪劉漢三與國民黨保持着聯系。他率殘匪逃過闆澗河後,龜縮黃河沿岸據點,依靠黃河南片國民黨河防部隊的火力支援,負隅頑抗。剿匪部隊幾次南進,每接近河岸10多裡範圍,就遭到對岸國民黨炮火襲擊,使剿匪部隊不能放開手剿匪。因而,垣曲縣剿匪部隊和頑匪的鬥争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

10月底,太嶽軍區首長認為,匪部隊已完成了預定任務,給土匪以沉重打擊,徹底剿滅劉漢三尚待時機,遂指令恒曲獨立營就地監視匪情,主力随之撤出。

1947年6月,人民解放戰争已進入第二年。劉鄧大軍突破黃河天險,挺進中原之後,8月,太嶽兵團在晉南強渡黃河,橫掃豫西。國民黨的黃河防線被徹底粉碎。失去黃河南岸蔣軍的支援,劉漢三縮居在黃河以北、闆澗河以南的狹窄地帶,孤立無援,成了籠中之獸。

10月,太嶽軍區決定抽調第四軍分區特務連、濟源獨立營、垣曲獨立營和陽城、晉城、夏縣民兵團,垣曲各區幹隊,共2000多人,組成聯合剿匪部隊,由第4軍分區副司令員張耀負責指揮,徹底根除中條山匪患。

為了防止土匪南逃、西竄,指揮部決定:部隊分南、北兩路,迂回包圍,圍殲敵人。

21日早晨,南路由營長褚立讓帶領垣曲獨立營,從駐地趙家嶺出發,沿黃河北岸的柴和正、河堤、原頭坪、安窩,向工福澗圍剿,切斷土匪南逃之路;同日早上,北路由張耀副司令員率領出發,向晃家坡、解峪鎮、愧坪、松樹坡進剿。并由第3軍分區夏縣民兵團窮守垣曲、夏縣交界的退山口,堵住土匪西逃的唯一退路。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10月23日晨,南路前衛垣曲獨立營第1連,在穿插到黃河堤鎮北時,發現西北柴和莊(編者按:應為柴火莊)一帶有土匪。連長翟洪林、指導員工文燦一面指令部隊跑步前進,搶占河堤渡口,一面向指揮部報告。指揮部立即指令第2連搶占柴和莊南山頭,阻擊土重南逃,并令第3連迅速向西挺進,務于中午襲占安窩渡口。

第2連在連長閻保成和指導員師維垣的帶領下,搶先于土匪占領了南山頭,此時,約百名土匪沖出莊門,邊打邊沿着小路撲過來。閻保成沉穩地指揮部隊說:“放近點再打,炫近越好!”

50米、30米、20米……“打!”閻保成一聲令下,機槍,步槍一起開火,前面的十餘個土匪應聲倒下,其餘的匪徒轉頭向北逃竄,戰士們乘勝追擊,土匪大敗。此次戰鬥共擊斃、俘虜土匪50多人。下午該連搶占了陡坡場渡口。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第3連在連長孔繁瑞和指導員王富寶的帶領下西進,在原頭坪受到土匪阻擊。連長命第1排南進搶占安窩渡口,第2、3排向原頭坪沖鋒,部隊士氣高昂地沖過去,剛與土匪接火,衆匪慌忙向北逃竄,躲進了深山。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10月24日,3個連把占領的渡口交給民兵把守,又向西挺進,先後占領了楊上、高崖和五福澗,切斷了劉匪南逃的全部渡口。

北線主力濟源獨立營于26日先後擊潰了小股土匪,攻占了晁家坡、解峪鎮、槐坪、松樹坡。夏縣民兵也把住了退山口。

經過幾天小的戰鬥,完成了圍殲劉漢三頑匪的作戰部署。

此時的劉漢三頑匪還有近千人,分四個大隊,1大隊長王國棟、2大隊長劉蘇耀、3大隊長趙八,4大隊長郭景諄。他們仍活動十分頻繁。

針對目前的情況,剿指揮部和中共垣曲縣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在軍事打擊的同時,對人心渙散的上匪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以瓦解他們,然後集中力量消滅少數匪。

解峪村有個叫魯中吾的小知識分子,被劉漢三脅迫當了土匪.當過劉的文書,比較正直,在土匪中朋友多,是個有影響的人物。具委派人做通了他家屬的工作,并讓其家屬把他叫了回來。魯中吾回來後顧慮重重,也不敢自首登記。後來村長上門親自做工作勸他,他感動地說:“我是罪人,政府這樣寬大,我今後一定遵守法令,好好生産。”後來在他的帶動下,該村先後有30多名匪徒攜槍投降。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1月底,垣曲縣後有600餘名土匪脫離土匪隊伍,向人民政府自首。

與此同時,剿匪部隊再次向頑匪展開軍事清剿。劉漢三的把兄弟、第三大隊長趙八,為人奸詐狡猾,作惡多端,是個死心塌地的頑匪。趙八的妻子、父親、舅舅都先後上山找過他,他根本不聽,帶着土匪隊伍躲進深山負隅頑抗。

12月10日偵察員報告,趙八要在王廟過夜。指揮部立即派特務連夜襲擊王廟。特務連在夜裡1點到達廟外,機智地解決了打盹的土匪哨兵,然後突然闖進廟裡,機槍、步槍一起對準睡覺的土匪,高喝:“不許動!”土匪們睜眼看,幾十支黑洞洞的槍口對着他們,一個個隻得舉起幹,這次突襲,一舉抓獲了趙八及30餘名十匪。趙八血債累累,群衆恨之入骨。為平民憤,展現“首惡者必辦”的政策,剿部隊協同曲縣政府在解峪村召開公審大會。會場上,群情激憤,入們高喊口号,聲讨土匪,擁護人民政府。會後,将趙八就地槍決。此舉大振民心。

12月16日晚,在南線剿匪的垣曲獨立營正在吃飯,忽然得到情報,匪1大隊長王國棟夜宿官溝,指戰員們放下飯碗,全副武裝緊急集合直奔官溝。晚10時許,從官溝村的東、西、北三面發起進攻,全殲土匪1個排,王國棟被當場擊斃,戰鬥隻用了半小時。

燕趙掃殘——太嶽軍區剿滅中條山悍匪劉漢三部

官溝殲滅戰後,南線殘匪西逃。12月25日晚,匪2大隊長劉蘇耀帶殘西竄時,剛到春嶺村,住下,就被剿匪部隊包圍。戰士們從四面八方沖入村中,與匪徒展開戰,匪徒不支,逃出對外,跳進了黃河。當時河水很大,土匪不是被岸上的剿匪戰士們開槍打死,就是被滾滾河水淹死,劉蘇耀在渡河時也被淹死。

12月23日,惶惶不可終日的劉漢三帶着殘匪西逃。因東面是老解放區,北面主力部隊封鎖了渡口,劉漢三殘匪倉皇之中跑到了南坡村。匪徒們連日逃跑,又累又怕,要求進村休息一會兒。劉漢三無奈,隻得讓土朋往村裡走。碰巧,副司令員張耀正帶着警衛班要上山看地形,這時哨兵急忙來報告:“土匪上山來了!”張耀立即指令:“警衛班立即搶占山頭!”然後回頭對司号員說:“吹号通知部隊!”

大個子警衛班長王幫勤聽到副司令員的指令,迅速帶領全班爬上了山頂、這時土匪也發現了解放軍部隊,劉漢三知道一旦讓解放軍搶占了制高點,就徹底完蛋了,他聲嘶力竭地指令土匪搶占制高點。一些匪徒在一個頭目的帶領下,跑來搶盧制高點。警衛班戰士們看到土已經撲來,立即搶占有利地形卧倒,王幫勤大喝一聲:“打!”随着他的指令,十幾支槍同時開火。幾個匪徒當場斃命。剩下的土匪扭頭就往山下跑。這時、特務連聽到調動的号音,已經跑步趕來,看到逃跑的土重,高喊殺聲沖了過來。土匪們一看前後都是解放軍,吓得紛紛舉手投降。匪第4大隊長郭景諄頑抗,當場被擊斃。混戰中,劉漢三趁機跑掉了。他帶着幾個匪徒當晚越過了退山口(編者按:地圖上查不到此地,如有知情者,麻煩評論區留言。),繞到夏縣,從祁家河渡過黃河南逃。

罪惡累累的劉漢三逃過黃河,與當地的土匪會合,繼續為非作歹。

1948年底,全國解放前夕,豫西地委和軍分區發動群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殲清算和土地改革運動,并對渑池,陝縣,靈寶帶的土匪進行了清剿,經過兒次戰鬥,土匪全部被打垮,僅劉漢三漏網,畏罪潛逃。

因劉漢三罪惡深重,從1950年直至1954年,公安機關多次向全國發出緝拿匪首劉漢三的通緝令,均沒有抓到。

1954年夏天,垣曲縣的幾個農民到西安辦事,走到蓮湖區一條僻靜的小巷裡,發現了一個擺攤的小販很眼熟。小販正向顧客賣他的東西,生意還挺火。有個農民忽然說:“那個人好像劉漢三,你們看是不是?”他說完,幾個農民上前悄悄辨認,發現果然是匪首劉漢三!他們留下兩個人在小巷口監視,另外兩個人火速到公安機關報告。警察局立即出動,活捉了劉漢三,并通知了垣曲縣委。垣曲縣派人把劉漢三拘捕,押入大牢。當地群衆知道抓住了劉漢三,真是大快人心!這個惡貫滿盈、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土匪頭子,經過審判,終于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資料來源:

《燕趙掃殘——華北大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