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債務爆雷,會不會引發系統危機?

作者:江南雨夫

01

房地産企業還有多少雷?在美國開啟這一輪加息之前,過去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美元,歐元,日元,這些發達國家的貨币,基本都是零利率。而反過來,我們這邊的貸款利率則普遍在5%以上,這還是最優質的房貸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就更高了。

這導緻一個什麼情況呢?就是國内很多企業,都跑到國際上進行融資,這在當時看起來是很劃算的,因為國際上融資成本低,就利率上差距已經足夠吸引人了。但是表面上看起來這麼好的事,這裡面有沒有風險呢?

債務爆雷,會不會引發系統危機?

當然是有的,這裡面有兩個很大的潛在風險,一個就是匯率的變化,如果借錢的時候匯率是6.3,還錢的時候匯率如果是7.3,那可就虧大了。還有一個是很多企業是一直搞借新還舊的,如果有一天美元利率升高了,那麼借新還舊就會搞不下去。

現在這兩個問題,幾乎就同時發生了。一個是匯率去年的低點還是6.3左右,現在到了7.2。另一個是美元的利率從去年的0到了現在的5.5%。等于這兩個都往對借美元債最不利的方向發展了。這對很多借美元債的企業,是個很大的挑戰。

根據聯合資信資料,2023年二季度,中資美元債發行規模創2013年四季度以來新低:一級市場共發行中資美元債656隻,發行規模僅為92.21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别大幅下跌 49.57%和66.85%,統計口徑主要為信用債。7月共發行中資美元債183隻,發行規模合計23.39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别大跌43.09%和81.97%。

從淨融資分行業角度,地産、城投、金融各行業美元債淨融資均為負。也就是現在基本上沒法借美元債了,利率太高,匯率也不合适,這樣一卡着,很多企業借新還舊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是以這也導緻了去年以來,有不少美元債開始出現違約。

據Wind資料顯示,2022年至今,中資美元債違約數量超過100隻,幾乎每月都有新增美元債曝出風險。這種情況也導緻了市場的信心不足,這裡面主要的問題,其實是房地産企業過去借的債,現在市場不好,債務要怎麼解決,确實是個難題。

02

債務爆雷會不會引發系統危機?現在不時能聽到壞消息,主要是集中在房地産企業,他們的美元債或者是國内的債券,出現違約的情況。但是這個規模到底有多大,會不會引發系統性的債務危機呢?

我們可以看下相關的資料,然後從宏觀上風險上來衡量一下。

目前中資美元債存量市場規模,到2022 年底約為 9760 億美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存量中資美元債主要分布在金融、地産和城投等闆塊,其中金 融闆塊規模最大,存續金額 3542 億美元,占比約 36%,地産債 1711 億美元,占 比 17%,城投存續金額在 800 億美元左右,占比約 8%。

債務爆雷,會不會引發系統危機?

應該說這裡面主要的風險,還是在地産債,而地産債的總規模,今年可能會出現一個向下萎縮的拐點,我們看這裡面的總風險,大概在1711億美元,總體上肯定是可控的。

除了規模,還有一個,就是要看到期時間的問題。不管是匯率還是利率,也有可能存在一個時間換空間的問題,這個就是看能不能撐到美聯儲轉為降息周期之後。我們可以先看下年内的到期美元債規模有多大?

根據彭博統計資料,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年内共有948隻中資美元債到期,未償規模達 574.94億美元,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有302.29億美元和272.66億美元的中資美元債到期。從單月待償規模來看,下半年的償債高峰主要集中在9月和10月,單月到期規模雙雙突破130億美元。

然後主要就是未來兩年的到期情況了。

在存量中資美元債市場中,原始發行期限在 3 年以内的中短期債券數量占比約 44%, 餘額占比約 21%。3-5 年期的債券數量和 餘額占比均為 26%左右。5-10 年期的債券數量占比在 18%,餘額占比則高達 29%。

債務爆雷,會不會引發系統危機?

基本上3年以内到期的總規模也就是不到2100億美元,如果我們從宏觀上看,一個是我們的國際收支,每年有大量的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一個是還有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從這兩點來說,美元債對一些企業來說,是個坎,就宏觀上的風險而言,基本上不可能構成系統性危機。

反倒有一點,做投資的要反過來看清楚,債務違不違約的關鍵到底掌握在誰手裡?現在是時間視窗期,如果利用視窗期,抓緊時間排雷,是不是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如果是,雖然不能證明這是宏觀環境最好的時候,但肯定不是他們說的那麼差,否則這些事不可能會在這個時候出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