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粉絲制品當飯吃,到底有何危害?

作者:星星飛翔
粉絲制品當飯吃,到底有何危害?

最近有一條熱搜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說綠豆粉絲的包裝上有小字寫着:不宜空腹食用。粉絲真的不能空腹吃?很多網友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我吃了粉絲煲總是不舒服;怪不得把粉絲當飯吃之後,覺得胃堵、胃脹、胃酸……各種難受。

有網友說,最奇怪的是,不吃主食,隻吃大量粉絲之後,明明胃裡覺得脹,人卻感覺餓,這是為什麼呢?也有網友問:為什麼我吃老家自制的洋芋粉條就沒這類麻煩?為什麼蕃薯粉也沒有“空腹不能吃”的禁忌?這事情還要從粉絲的原料成分和做法說起。首先要明确一個概念,粉絲、粉條、粉皮、涼粉都屬于純澱粉制品。它們是用豆類、谷物、薯類等富含澱粉的原料制作的,要先反複洗去其中的蛋白質成分,分離出其中的澱粉粒。

關于粉絲制品,以下7個知識點“科譜”給大家:

知識點 1

生澱粉粒很難消化,糊化之後才能消化

在天然食物中,生澱粉是以澱粉粒形式存在的。澱粉粒就是很多很多澱粉分子整整齊齊打成包的一個狀态。生澱粉粒是不溶于水的,人也難以消化它。是以含澱粉的食品必須加水、加熱,讓澱粉粒膨脹破碎,其中的澱粉分子和水充分親和,變成一種有點黏性的“糊化”狀态,之後才能被人消化吸收。

然後進行制糊、和面操作,讓柔軟的澱粉團通過有小孔的漏瓢,形成細絲或條狀,進入熱水鍋中快速燙煮,然後再把煮到透明的澱粉絲或澱粉條進行快速冷卻,最後整理晾幹,就能制成粉條和粉絲。

如果加較多的水調成澱粉糊,蒸煮成澱粉凝凍,然後迅速冷卻,就可以制成粉皮、涼粉、拉皮等很多夏天人們愛吃的涼粉制品了。

知識點 2

就算消化功能好,也無法解決澱粉制品營養價值低的問題

在分離澱粉的過程中,蛋白質被去掉了,水溶性維生素也被去掉了。絕大部分的鉀、鎂等元素被去掉了,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纖維也被去掉了。簡單說,營養少得就剩下澱粉了。是以,粉絲、粉條、粉皮、涼粉、拉皮等食物的營養價值很低,經常吃它們替代主食,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物質缺乏。

生命所需的營養來自于食物,食物隻有消化吸收之後才能被人體利用。是以,凡是和胃腸健康對着幹的事情,偶爾也就罷了,長此以往,最後都不會獲得好結果。

是以,粉絲蒸扇貝和鴨血粉絲湯還是可以吃的,菠菜拌粉絲、甘蘭菜炒粉絲等菜肴也是可以吃的,但最好不要讓粉絲成為你一餐中的主要食材,也不要讓酸辣粉成為你經常點的外賣食物。即便你的胃腸足夠強大,也不能解決它們營養價值太低的問題。

知識點 3

豆類澱粉和薯類澱粉不一樣

豆類原料中的澱粉粒質地緊密,直鍊澱粉比例高,澱粉糊化溫度高,口感勁道,久煮不爛。相比而言,薯類澱粉就比較松垮一些,親水性強,筋力不足,容易糊化。

把綠豆粉絲丢在火鍋湯裡煮十多分鐘,仍然狀态完整。如果丢進去的是傳統洋芋粉條呢,七八分鐘之後就口感軟爛了,再煮就融化在湯裡了。

古人發現了這個問題,也找到了一個簡單的對策:添加增筋劑。為了幫助澱粉保持強大的韌性,制作粉絲、粉條、拉皮、涼粉等澱粉制品時,傳統上要在澱粉糊裡添加明礬或白礬。鉀明礬,即硫酸鋁鉀;铵明礬(白礬),即硫酸鋁铵。這可不是什麼“海克斯科技”,是民間沿用數百年、貨真價實的傳統工藝。

知識點 4

為了讓粉絲不容易煮爛,裡面含有增筋添加劑

用現代科學來解釋,添加明礬的意義,就在于用三價的鋁離子來加強澱粉分子之間的聯系,讓澱粉分子們拉起手來,不要輕易被水分子拐跑,溜到火鍋湯裡,這樣粉絲、粉條等就不那麼容易煮爛了。

明礬的效果絕對是名不虛傳的。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食品安全法規還不健全的時候,涼粉、涼皮、粉條、涼面、拉面、餃子皮、馄饨皮……凡是澱粉制品,以及需要勁道韌性的面粉制品,甚至是一些豆制品,都有可能加入明礬來改善口感。

由于這樣做會讓人吃進去太多的鋁,影響食品安全,後來各種食品中的明礬逐漸被限用和禁用了。按大陸目前的法規,每公斤粉絲中鋁離子的殘留量不能超過200毫克,而饅頭、發糕、花卷之類面食不能添加明礬。但即便在現在,在各地食品抽檢中,因為加了明礬造成鋁超标的情況,仍然時有報道。

現在也有很多澱粉産品号稱“無礬”,它們往往加入複合磷酸鹽,也有的加入了國家許可的植物膠質和改性澱粉,還可以加入少量鈣鹽。此外,還可以通過澱粉改性技術來改善口感。隻要相關技術使用得當,即便是洋芋粉條、蕃薯粉條,也能變得更彈牙、更耐煮。

知識點 5

大量吃綠豆粉絲,會給消化系統帶來負擔,建議搭配其他食物

正因為豆類澱粉本身就有直鍊澱粉含量高、不易消化的特點,再加上進行了增筋處理,就更加不好消化了。對消化能力較弱的人來說,大量吃綠豆粉絲,會給消化系統帶來沉重的負擔。

煮很久都煮不爛的東西,人體的消化系統又怎能輕松對付呢?

空腹情況下,身體本來急需能量和營養。但是吃了大量粉絲之後,胃裡有很多東西膨脹起來,身體以為是吃飽了,卻沒法消化它,得不到營養和能量。我們的胃拼命分泌消化液,拼命揉搓蠕動,但還是沒法消化它……最後胃可能就受傷了。

是以,除非你的消化系統特别強大,否則這種韌性太強的粉條、粉絲,包括魔芋粉絲,都不适合在饑餓時作為主食。先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然後搭配着其他食物吃點粉絲,享受它們的滑爽口感,還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當飯吃。

知識點 6

粉絲當飯吃,長期來說不利于健康瘦身

可能有些朋友說:啊呀,粉絲難消化才是優點呢!我就想減肥,就想要那些把胃糊弄飽,又難以消化的東西!

短期或許可以瘦一點,長期來說卻不利于美麗。因為,大量吃粉絲不僅不利于胃腸健康,而且會造成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營養短缺。

減肥是為了讓我們更健康。如果以破壞消化功能、造成營養不良為代價,那就不值得了。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會讓人變得身體松軟、肌肉無力、皮膚松弛、臉色發暗。這些效果一定不是你所想要的。

知識點 7

粉絲是低GI,但不适合糖尿病人用來代替米飯

口感勁道的粉絲,的确是低 GI 的,因為它不好消化,是以不會引起餐後血糖的快速上升。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糖尿病人适合用粉絲替代米飯,因為糖尿病人的生命,也是需要能量和營養來支撐的。

一方面,吃這種不好消化的食物,等于是變相饑餓,會造成營養不良。饑餓會導緻低血糖,而低血糖是一種嚴重的應激,往往又會刺激糖異生作用,造成血糖的異常上升。

另一方面,病人長期吃難以消化而且營養價值很低的食物,會造成肌肉流失,血糖控制能力下降,疾病抵抗力打折,最後得不償失。

順便說一下,現在很多拉面、冷面、米粉、米線等都一味追求筋道,對消化不良的人是很不友好的。

文/範志紅(中國營養學會理事,中國科協聘科學傳播首席專家)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