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藥反腐又猛又烈,有醫生親眼見到同學登上反腐通報

作者:青島市北融媒

一周前的7月28日,“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訊會議”召開,掀起了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鍊條、全覆寫的反腐風暴。一周時間過去,醫藥企業解散營銷群、醫療機構展開檢查與自查、二級市場醫藥闆塊反應強烈,無不在說明這場醫療反腐的範圍之大、勢頭之猛、決心之強。新一輪醫療反腐展開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三甲醫院主任醫師、醫藥公司銷售總監,展現醫藥行業的“風暴一周”。

醫生:同學的名字登上反腐通報

近一年多時間以來,某三甲醫院主任醫師謝明(化名)已經從反腐通報上看到了兩位大學同學的名字。這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同學會越開人越少”。8月,醫藥反腐的聲浪再度響起後,謝明所在的醫院暫時還“風平浪靜”,但平靜的表面下依然湧動着忐忑的情緒。“總會來的,隻是暫時還沒到這裡而已。”謝明說。對包括謝明在内的三甲醫院醫生們來說,反腐并不是一個剛剛開始的動作。類似的“風暴”時刻,已經來過很多次。有時候以檢查的形式,有時候以自查的形式,有時候則是紀委通報上那些熟悉的名字。謝明說,醫院的自查會,在過去幾年中開展了好幾輪。“重點科室在會上直接被點名,使用耗材比較多的心内科、骨科常常是其中之一。院上司直接點名一個科室需要清退多少錢,按醫生級别、年資,再自行配置設定”。醫藥回扣一直是打擊的重中之重,高值、高頻使用的耗材亦如此。但近年來,反腐還出現了一些新環節、新内容,針對醫保基金的檢查就是其中一項。反腐風暴再起的前兩個月中,謝明所在的醫院剛剛接受了一場醫保基金飛行檢查。針對定點醫療機構的飛行檢查,範圍主要是指對醫保内控管理情況,财務管理情況,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執行情況等方面的檢查。謝明稱,近年來才開始的醫保基金飛行檢查也是醫療反腐的其中一個環節,主要檢查醫院重複收費、分解收費、騙保等等。這樣的飛行檢查在過去幾年密集進行。資料顯示,4年來,飛行檢查已累計發現涉嫌違法違規資金43.5億元。今年7月,國家醫保局、财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工作的通知》,将在全國範圍内組織開展2023年醫保基金飛行檢查。通知明确,今年将標明醫學影像檢查、臨床檢驗、康複三個領域作為檢查重點。這次飛行檢查,計劃在今年8月至12月實作全國覆寫。謝明雖然說,醫療行業反腐已經不是新鮮事,醫生也已經習慣了。但他仍然提到,“這次不一樣了,是全國的反腐風暴”。那個醫藥代表在門診和住院部自由穿行的年代早已過去。取而代之的,是院内到處張貼的“醫藥代表禁止入内”的警示語。謝明回憶說,早年間,醫藥代表可以直接等在醫生的門診外,等待病人看病的間隙或醫生看診結束後,進入門診與醫生攀談。“一家醫院做得大的醫藥代表就那幾個,早就在醫院混得臉熟,甚至保安都認識他們,但沒人管”。這些保安都認識的醫藥代表,早已在那個時代賺到了足夠的财富,并在風聲改變時早早另做打算。留下一個發生劇變的醫藥行業,和身後境況截然不同的年輕醫藥代表們。和年輕的醫藥代表一樣,年輕的醫生也在應對變化。謝明常常會聽到,剛進院幾年的年輕醫生說自己的工作常态就是“常常在開會,時時在檢查”。

微信群解散、學術會議推遲……

8月7日這天,南方多地釋出高溫黃色預警,李超(化名)覺得今年熱得特别早、也特别猛。上午10點剛過,室外白花花的陽光已經非常刺眼,把天空照得像一面鏡子。李超是國内一家知名醫藥企業的區域經理,往常的周一這個時候,他都會在辦公室開部門例會,但此刻他正悠閑地躺在沙發上刷手機。一周前的7月28日,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訊會議召開,掀起了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鍊條、全覆寫的反腐風暴。剛開始李超沒有太在意,醫藥反腐在過去幾年一直在常态化進行,但一周時間下來,種種迹象都表明這次的反腐力度對行業的沖擊。8月7日,他在電話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細數,微信群解散、學術會議推遲、醫院開會要求自查、醫生拒絕線下拜訪。證券時報此前也報道:随着全行業、全鍊條反腐行動的深入,近期已有多場學術會議延期或取消。原計劃于8月6日舉辦的太原市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第十屆病理學術會議暨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胸部學組惡性良性腫瘤病理診斷學習班,于8月3日宣布延期舉辦,原因是“受客觀因素影響”。此外,原定于8月12日~13日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2023華南腔内影像及功能學高峰論壇暨CCEC·花城影秀”也宣布延期舉辦,官方表示原因是“由于時間沖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有親身體會。在一周前進行的某學術會議上,主持人宣布該會議将在一周後進行下一場次,旁邊的從業人員小聲提醒稱,“現在不一定辦得了”。李超也給記者分享了一些同行群裡的聊天截圖,誰誰被查、藥企辦事處“被端”……其實全無法辨識真假。這場風暴來得又猛又烈,同行也都在觀望,但大家在交流中都回報,最近一段時間都不用跑醫院了,也有人已經在考慮轉行。“現在都在看别人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比如解散微信群,也是有藥企先做了,我們就跟着這樣”。過去一周,李超所在的公司也在研究接下來如何保證合規性。李超所在的企業經營醫療耗材,這是“重災區”之一。經濟觀察報報道,中國衛生法學會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兼職教授鄭雪倩7月29日分析了近期的反腐動作,她同時介紹了一項受國家衛健委委托開展的課題,該課題在梳理過去十年涉及醫療領域的2900多例刑事判決書後發現,涉及行賄受賄的判例,器械、藥品和耗材分别占比40%、30%、20%左右,45%的行賄受賄行為發生在決策環節,49%的行賄受賄行動者在行政管理部門,正職上司占比達到30%。而行賄手段除傳統的提成、回扣等之外,講課費、學術會也成為了可包裝利用的手段之一。李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講課費”是看起來合規的途徑,它是簽了合同的。此外,通常情況下,藥企以學術會議的形式,主講醫生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介紹相關産品。“這是有意義的,有些是科研項目,有些是新産品,可以通過這些專家的科普和患教工作,讓更多醫生更快地接收和了解相關資訊。醫生也貢獻了自己的學術力量,獲得經濟回報也是合理的。”但李超也說,這種學術會議和講課費,這幾年有點變味了。在他的記憶裡,早幾年專家的講課費為2000元,現在變成3000元、甚至5000元。還有些學術會直接變成了藥企的産品宣傳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藥企、藥商贊助醫學會議在國内已成為常态。為規範醫生執業及學術交流行為,原國家衛計委與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制定釋出《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後,國内多個省份先後出台相關措施,但很多醫療學術會議和藥企、藥商之間的關系仍“暧昧不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周參與的一場醫療行業會議上,四五家藥企仍在會場外低調現身,一張長桌上擺放了幾張名牌,表明了他們的身份。會場外人影走動,沒人接近那張長桌。

A股資本市場反應明顯

此輪醫療反腐的猛,還展現在醫藥闆塊走勢上。本輪醫藥反腐已影響A股資本市場一周,8月7日醫藥闆塊繼續整體回撤。有投資人士表示,近日醫藥闆塊大幅調整,主要是大家都受到情緒影響。中國網報道,8月7日,一份标題為“××省藥品耗材專項審計調查報告”的部分檔案截圖流出。不過,上述報告的真實性目前未知。記者注意到,7日股價跌幅明顯的一品紅、麗珠醫藥,有投資者認為公司股價可能受上述調查報告影響。據财聯社報道,麗珠集團方面回應,公司認為7日的股價下跌屬于近期醫藥行業反腐風暴逐漸加強,投資者情緒變化所緻。“對于網傳‘涉及違規支出公關費用’的流言,公司有關注到,其内容疑似審計内容,對于相關内容我們正在調查核實内容與流言來源,若有必要會及時對外公告。公司目前沒有收到相關部門配合調查的通知,公司銷售費用占比是行業正常水準。”除上市藥企受到影響外,正處于IPO階段的醫藥企業也恐經受更嚴厲的考驗。據媒體報道,最新《上交所發行上市稽核動态》顯示,近期上交所圍繞“醫療IPO企業開展銷售推廣活動”向中介機構提出四大關注要點,一是各類推廣活動開展的合法合規性;二是各類推廣活動所涉各項費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三是各類推廣活動相關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四是經銷商、推廣服務商同發行人及其關聯方的關聯關系及交易公允性。上述報道還寫到,上交所表示,醫療企業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往往較高,銷售推廣活動的真實性、合規性頗受市場關注,銷售推廣費往往存在名目複雜、類别多樣、可能用于隐性支出等問題,一直是稽核關注的重點。西南證券團隊在研報中表示,短期來看,醫療反腐或将影響銷售合規性較差的中小型藥企以及非臨床必需的利益品種,短期藥械新品種入院節奏可能存在季度遞延情況,尤其是臨床獲益較少、價格虛高、管道空間大的品種。長期來看,未來合規銷售有望成為常态,有利于臨床必需且真創新的品種,有望進一步推動行業持續良性創新發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頭條

記者:金喆

原标題:《專家講一次課5000元!醫藥反腐又猛又烈,有醫生親眼見到同學登上反腐通報:“同學會越開人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