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作者:大皖新聞

大皖新聞訊“共享充電寶每小時4元起步貴嗎?”7月份以來,共享充電寶計費漲價頻受争議,相關話題成為平台熱搜。多名網友稱,共享充電寶從最初免費半小時或1元一小時的計費,到現在每小時4元的起步價,5年來漲價已超3倍。那麼,合肥共享充電寶的計費如何?8月9日,記者走訪了多個商家,采訪了從業後“無奈退出”的業内人士,并邀請财經專家進行解讀。

探訪:

每小時4元是普遍價格

艾瑞咨詢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餐館、酒吧、甜品店等餐飲場景下,消費者對于共享充電寶的使用率超五成,其次分别為KTV、電影院等室内娛樂場所和商超。飛機場、火車站等跨市交通場景和景區遊樂園等有室外長時間駐留需求的場景也是共享充電寶的核心場景。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在包河區祁門路的一家飯店,記者看到共享充電寶并不多,“免押金充電寶”六個大字很明顯。掃描二維碼後,顯示為呆螞蟻充電,計費規則3元/60分鐘,日封頂30元,總封頂為99元。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在望湖南路的一家連鎖便利店内,共享充電寶擺放在進門的顯著位置,顯示為美團充電。微信掃碼後,計費提示4元/60分鐘,不足60分鐘按60分鐘計費,每24小時封頂40元,總封頂99元。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在距離其不遠的另一家超市内,共享供電寶為“怪獸充電”,記者探訪時隻有兩個可租借。計費提醒4元/時,32元/24小時,未看到封頂金額的提示。

對漲價現象, 雲掌财經總編張明告訴記者,2015年,共享經濟興起,共享充電寶應運而生。8年時間,平均客單價從0.5元/時漲到了4元/時,有些人流量特别大的商業區,甚至出現了6元/時的天價,“用不起共享充電寶”是當下消費者共同的心聲。

争議

超1分鐘按1小時計費

對價格上漲的吐槽,網友也提到了不同場景下同一品牌共享充電寶的差別起步價,有網友反映稱在某景區租用時,價格為7元/小時,快超過普遍每小時4元價格的一倍。

8月9日,記者選擇怪獸充電小程式搜尋,注意到在合肥高鐵南站内的一快餐店,共享充電寶3元/0.5小時,也就是說一個小時6元,比望湖南路便利店内的同品牌高出2元。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除價格翻漲的争議外,網友還紛紛吐槽共享充電寶“充電超1分鐘也按1小時計費”的規則。在記者探訪的商家中,一家為租借3分鐘内免費,一家為前2分鐘内歸還免費,不足60分鐘按60分鐘計費,另一家則是以并不明顯的“迷你”灰色字提示,不足1小時按1小時收費,也就是說,哪怕用了1分鐘,也需按照1小時的标準來付費。

“漲價都算了,還是慢充,這不是妥妥的智商稅嗎?”與價格相對,讓網友們更加吐槽的是,共享充電寶的充電效率似乎并未有太大改善。合肥市民孫先生和記者分享,其出差時急用掃描了共享充電寶,彈出的第一個不能使用,第二個40分鐘充電僅有20%左右,“按這個速度,充滿手機要3個多小時,還要花十幾塊。”充電太慢讓習慣快充的他難以接受。他還發現,在有空調的商店内,手機是“滾燙”的,而那個不能用的共享充電寶,最後也扣費了4元。

此外,今年3月,廣東省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針對多種品牌共享充電寶進行相關調查,結果發現,歸還後仍在計費問題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

觀點

利潤擠壓或是價格上漲主要原因

共享充電寶以解決“電量焦慮”的便民共享“角色”進入市場 。艾瑞咨詢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共享充電寶消費者主要關注的因素呈現出層級化分布的特征,其首要關注點在于充電高效和歸還友善,其次是收費透明度及操作便捷性。

5年漲價超3倍!共享充電寶計費引争議,你會買單嗎?

何先生整理的行業盈利結構圖(點選看大圖)

目前共享充電寶因價格、服務、品質等備受争議,曾從事共享充電寶代理的何先生告訴記者,共享充電寶行業内卷嚴重,競争十分激烈,為了争取門店,品牌方或代理商營銷花費高昂,又不得不向門店讓渡更多的利潤,随之而來的利潤擠壓,或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比如你剛和門店談好,也放了代理的充電寶,第二天就有可能被擱到一邊,因為其他家可能給出的分成更高。” 何先生表示,據其經驗,有可能門店能拿到流水的五成甚至更高,“但也沒辦法,共享充電寶主要是一個資源市場,這就是市場的殘酷競争。” 他坦言,抱着對市場的盈利前景入行,最後發現“很複雜”,最終選擇退出。

對這一觀點,張明表示認同,“目前,因為移動用電需求市場門檻不高,衆多玩家入局共享充電寶賽道,行業飽和程度較高。而門店投放這塊成為多家品牌争奪線下客戶的主陣地,随之而來的便是大量利潤給到商家。”

央視網曾在報道中提到,充電寶的價格一般由代理商和店鋪共同商定,代理商負責充電寶的租用成本,店鋪隻需承擔充電站的電費,最後收入由代理商、店鋪和平台方三方參與分成,店鋪一般分成30%左右,人流量大的店鋪話語權也比較高,平台方抽成10%左右。

對于共享充電寶價格的問題,濟南市曆下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從業人員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共享充電寶價格還沒有具體的價格政策,它并不屬于國家控價範圍,依然是一個純市場化的商業行為。”

記者注意到,共享充電寶消費亂象已引起市場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協會的關注。四川巴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第二季度重點經營者消費投訴資訊公示顯示,經篩查核實全國12315平台巴中市2023年1-6月共享充電寶消費投訴資料,7月4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進行了行政約談,并督促經營者限期進行整改。

分析

對違法侵權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甚至處罰

張明向記者提到,2021年4月1日,怪獸充電在納斯達克正式挂牌上市,成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但需要關注的是,漲價的充電費仍養不起怪獸充電。兩年多來,怪獸充電連續虧損,市值從21億美元縮水至2.4億,蒸發了近9成多。資料顯示,2022年,怪獸充電的營收為28億,研發費用為9000萬元,僅占營收的3%,營銷費用高達27億元,占比95%,幾乎吃掉了所有的營收。“2019年-2022年,怪獸充電的營銷費用不斷上升,占比分别為67%、75%、82%、95%。"

他分析認為,共享充電企業正承受着巨大的競争壓力,為了維持營收的增長、漂亮的财報,除了擴大市場規模和搞各種營銷活動外,幾乎再無他法。另外,使用者粘性不高、逐漸流失也是重要因素。一個充電寶的成本百元左右,如此價格之下,租用頻繁者便可直接購買,非緊急情況下,“棄用大軍”逐漸擴充。

資料顯示,中國共享充電寶使用人數預計将由2017年的0.92億人提升至2025年的7.55億人,年均增速在16.93%。一方面是消費者對随時随地的充電需求愈發旺盛,一方面是共享充電寶行業目前的各種亂象。如何解決問題?

他建議,首先作為企業(涵蓋代理商、網點等)需積極履行主體責任,完善内部營運機制和管理制度,提高服務品質和消費體驗,同時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費規則,暢通售後服務管道。“其次,監管部門應當督促共享充電寶經營者落實相關義務和責任,引導企業合規經營,積極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對違法侵權行為要及時予以糾正甚至處罰。”

提醒

看清标準并歸還到位

綜合消費者在使用共享充電寶過程中的各類遭遇,浙江金華市場監管部門給出4點建議,提示消費者在使用前要看清收費标準,使用後確定歸還到位。

首先,在選用共享充電寶時,應盡量選擇市場規模較大、歸還點位多、售後服務有保障的共享充電寶品牌,避免出現因附近網點少、機櫃無空位、夜間關門等原因難以找到空餘機櫃,導緻無法及時歸還而被持續收費的情況。

同時看清收費标準,目前市場上不同品牌、不同地段的充電寶都有不同的扣費标準、押金規則。有的充電寶可以免除押金,有的則需支付數額不等的押金。此外,充電計費标準也不相同。在租借前應看清相關收費規則,避免扣費後帶來困擾。在使用時,要注意及時檢視APP或小程式中的即時資訊。

此外, 取出共享充電寶後,要仔細檢視共享充電寶産品外觀,檢視産品辨別标記是否明晰、充電接口觸點有無鏽蝕、外觀有無破損等。遇到辨別标記模糊、外觀破損開裂的共享充電寶,消費者應及時更換,避免出現共享充電寶充電慢或無法使用的情況。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消費者反映的充電寶歸還後仍在計費問題,可能是系統錯誤、充電寶未安插到位、需要二次點選确認終止充電等原因導緻。是以,在歸還充電寶後,應注意确認是否将充電寶安插到位,是否扣費成功且未繼續扣費,以及押金是否退還到本人賬戶等。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