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秉燭深談促消費丨北師大宋向清:促消費“二十條” 讓人們敢消費、願消費、能消費、善消費

作者: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作為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消費對經濟具有持久性的拉動力。

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複和擴大消費措施》,提出了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六方面共20條措施。這是繼《“十四五”擴大内需戰略實施方案》釋出後,近一年來又一個國家層面的穩增長、促消費重磅檔案。

促消費“二十條”對恢複和擴大消費有何重要影響?各項具體措施中,應如何了解其中重點?又會利好哪些消費行業?下半年如何鞏固消費回升向好勢頭?8月9日,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專訪。

秉燭深談促消費丨北師大宋向清:促消費“二十條” 讓人們敢消費、願消費、能消費、善消費

促消費的目的是惠企業、惠民生

更快提振信心,更好發展經濟

宋向清表示,促消費是指通過政府推出的惠企和惠民政策,促進消費規模擴大和消費品質提升,進而實作生産、消費、交換和配置設定在更高層級上良性循環,進而賦能企業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推進居民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不斷提高,實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協調、均衡、有序和提升。促消費的關鍵在于“促”。“促”的主體是政府,客體是企業和居民,目的是惠企業,惠民生,強動能,增效能,更快的提振信心,更好的發展經濟。促消費不是誘導老百姓消費,更不是要掏空老百姓的錢袋子,而是通過促消費政策,對老百姓現實的消費需求給以真金白銀的優惠,并将居民潛在的消費需求激發出來,借力現行對老百姓非常友好的消費政策,為消費者省錢,進而達到消費者得實惠、企業得市場、經濟得以複蘇回暖的多赢局面。

在宋向清看來,促消費“二十條”對目前消費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促消費可以帶動市場複蘇,帶動複工複産複市,促進增能增産增效,進而帶動就業創業創富,增加居民收入,增強老百姓的再消費信心和再消費能力。二是促消費可以促進居民家庭住房、家居、家電、交通工具等更新換代,進而增加生活品質,提高生活品質,提升人民更新消費的體驗感、獲得感、幸福感。三是促消費可以增強資本對實體企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信心,有效帶動國内外資本進入中國市場,進而提升人們對未來的消費預期,讓人們敢消費、願消費、能消費、善消費。

拓展新型消費是重中之重

可以實作四大消費目的

促消費“二十條”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六個方面齊發力,以紮實“組合拳”繼續夯實并擴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那麼,哪方面的措施最具有突破性呢?

“拓展新型消費是促消費的重中之重。”宋向清認為,促進新型消費可以實作四大消費目的,一是創新消費業态和模式。新型消費不僅有利于加快線上線下消費的有機融合,還可以加強商業、文化、旅遊、體育、健康、交通、養老等諸多消費領域的跨界融合,進而擴圍消費領域,擴大消費疆界,擴充消費時空。二是新型消費是實作生産消費和生活消費的疊代更新的最快捷通道。新型消費的本質是接入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以使新物品更安全、更節能、更便捷、更高效,這必然要求對生産和生活諸方面用品用具,利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進行全新打造,相應地會使消費者以新物品替換舊物件,實作新型消費、更新消費、環保消費。三是新型消費是智慧産業、數字經濟、和諧社會的關鍵支撐。發展新型消費必然促進智慧産品、智慧服務等更快的融入社會,推動智慧商業、智慧旅遊、智慧養老、智慧家政、智慧校園、智慧消防、智慧餐廳、智能體育等産業上規模上檔次,使基于網際網路的消費新品類層出不窮,進而節省勞動力,提高勞動效率,優化生活空間,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增進社會和諧。四是新型消費将有效改善消費場景,增強人們消費的視覺美感、舒适度,讓人們可以在美中消費,享受消費過程。新型消費通過聲光電的有效嫁接,和元宇宙、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技術和平台的植入,可以打造若幹具有強大視覺沖擊力、親情感染力、市場号召力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全方位提升社會消費水準。

下半年各城市消費曲線有望逐漸升高

走出一條U型發展軌迹

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均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複态勢。上半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元,同比增長8.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下半年欲保持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實作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提振消費也必是重中之重。

展望下半年,宋向清表示,“大陸促消費政策資源豐富,後續政策儲備充足,促消費系列政策和接續政策落地後,各城市消費曲線有望逐漸升高,走出一條U型發展軌迹。”

宋向清預計,下半年消費補貼、消費券、對企業讓利、消費信貸扶持、消費财稅減免等一系列政策将繼續加碼。在此基礎上,生産者、經營者将進一步提高供給水準、供給效率、供給品質,向社會提供價廉物美的産品和服務,進而使供需适配結構更加合理,供需關系更加協調,供需平衡效率更高。同時,在政策激勵和支援下,消費市場需求狀況将得到改善,消費環境有望得到進一步優化,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将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經營狀況,特别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将可以優化,新企業有望大量誕生,進而給居民就業、創業、創收、創富帶來更大空間,居民收入增長也會随之加快、随之增多,居民就能更有錢消費,更有信心消費,進而形成新的消費市場的良性循環,促消費政策将有效推動消費市場有序複蘇回暖,確定消費市場更加積極穩健的發展。

挖掘居民增收通道

增強居民敢消費信心

消費興則經濟興,消費活則經濟活。促進消費增長,應從哪些方面進一步發力,推動經濟運作持續好轉呢?

宋向清認為,首先,政策給消費者和企業的“真金白銀”一定要全部的、均衡的、公平的進行配置設定,不得分流,不得截留,讓消費者對國家惠民惠企政策有感非常重要。其次,研究可以突破現有與促消費關聯的政策阻礙,并加速推廣實施。比如多層建築加裝電梯問題,許多居民樓受困于三分之二居民同意才能安裝的條款,無法加裝,這不僅嚴重制約高層老人上下樓問題,而且潛在的影響居民出行購物消費,另外全部多層樓房加裝電梯也是一筆巨大的消費,建議隻要是多層居民樓,取消三分之二居民同意的限制,應裝盡裝。類似可以普惠的利民消費通道還有很多,可以一攬子實施。第三,對小微企業在一年内取消一切稅費,對所有大學生創業取消三年所有稅費,對高新技術類企業給以引進人才、購買先進裝置等補貼,為企業減負,企業産品和服務成本就會降低,價格就可以降低,就有望為消費者省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挖掘居民增收通道,增強居民敢消費信心,一定要促進房地産市場複蘇,確定房地産市場走出一條微幅上漲的軌迹,讓老百姓認識到财産在增值,然後老百姓才敢消費。房地産市場持續走低,不符合全局利益最大化追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