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

作者:赫薰辭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

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大影響。

在曆史和現代時期,由于各種緻命的與氣候相關的災難,比如傳染病和饑荒,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地區,無數人類生命喪失。

頻繁的洪水和持久的幹旱不僅破壞自然生态系統,還導緻嚴重的農業和社會問題,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醫學科學中,都迫切需要在時空上确定這些災難發生背後的主要推動因素。

許多災難是由氣候變化驅動的,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全球變暖可能會導緻許多自然和生物災難,但就這一角色是否達成共識尚不确定。

關于流行病,短期研究表明,氣溫上升很可能增加傳染病的發生頻率,而使用長期曆史資料的最近研究揭示了流行病流行可能與尺度相關。

全球變暖在過去一個世紀内引發了洪澇和幹旱災害,根據覆寫了過去一個千年或更長時間的記錄,長期的氣候降溫與害蟲爆發和其他災害的頻率增加存在關聯。

災難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在大陸尺度上可能是均質的,因為在這一尺度上氣候變化對災難的影響往往本身是大陸尺度的。

由于氣候與土地和海洋特征的互相作用,不同地區的災難對氣候變化可能表現出不均質的響應。

很多證據表明,各種人類流行病的流行具有與宿主和環境特征相關的空間變異,比如人類瘟疫和瘧疾。

揭示了害蟲爆發在空間上的異質性,這是由于不同的環境因素和物種互相作用,IPCCAR5報告包括在合理氣候變暖情景下不同地區面臨的幹旱和洪水風險的預測。

雖然氣候變化與災害的關聯在全球範圍内已得到深入探讨,但關于災難對氣候變化的空間變化的均質性或不均質性響應的研究非常有限。

不同的災害可能在時間和空間上緊密相關,這對于推斷災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與風險管理至關重要,氣候變化可能引起複合或級聯的災害。

前者指的是多個事件同時或連續發生,而後者強調初始事件中有足夠的力量或能量來觸發後續事件,例如,洪水/幹旱可能導緻農業失敗,随後導緻饑荒和社會混亂,進而促進人類流行病的出現和傳播。

單一災害可能是風險增強因素,或直接引發另一個災害的發生,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災難之間可能互相關聯的空間模式似乎很少被研究。

災難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聯在依賴于現代短期曆史資料時無疑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例如,IPCCAR5報告預測了中國全境平均降水量的增加,暗示了溫度變暖與幹旱/洪澇風險之間的均質關聯。

對災難的長期時空曆史資料進行分析是揭示災難對氣候變化的區域特定響應的關鍵,但迄今為止這樣的分析還不夠充分。

中國有超過三千年的曆史記錄各種災難,為提供了研究災難對長期氣候變暖或降溫趨勢的均質或不均質響應的機會。

中國的氣候受到幾個季風系統和西風帶的控制,這可能改變氣候變化對災難的空間響應,尤其是在該國的幹旱帶和季風帶,那裡可能會引發不穩定的氣候。

曆史記錄具有幾個局限性,包括空間和時間分辨率粗糙、嚴重程度不明、潛在機制未知等。這使得很難全面詳細地解釋曆史事件與實際氣候變異之間的關聯。

例如,洪水事件可能是由高降水極端事件或寒冬降雪迅速融化引起的,這種類型的資料在揭示氣候變化的長期影響方面仍然具有優勢。

假設長期氣候變暖或降溫會對災難的發生産生不均質影響,原因是土地、海洋和季風系統之間的複雜互相作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重建了過去五個世紀的五類環境災害的時空發生情況,利用這些曆史資料,重點測試大尺度溫度變化與中國幹旱帶和季風帶災難之間是否存在明顯的關聯,還研究了洪水和幹旱對蝗蟲爆發、饑荒和人類流行病的影響證據。

災害的資料來源于《中國過去3000年氣象記錄彙編》一書,其中超過10萬條與天氣相關的記錄被認真辨識和編目。

每條記錄都經過與其他報道的一緻性交叉檢查,并按照日期和位置進行組織,大部分記錄來自明清時期的标準史書和地方志,這些标準史書是政府編纂的,而地方志包括曆史、地理、經濟、行政和自然事件,是地方官員編纂的。

關于人類流行病的記錄不具體,可能是鼠疫、瘧疾、霍亂和其他人類傳染病,關于資料提取和數字化的詳細資訊,僅使用了災害發生的頻率資料,沒有将災害事件配置設定到特定的嚴重程度級别,着重分析溫度變化與災害發生的時間序列之間的關聯,

結論

氣候變化可能對災害的時空發生造成影響,由于可用的代理資料的品質和數量有限,對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均一或異質性響應的長期研究受到了限制。

對這些時間序列的分析顯示,溫暖的氣溫降低了中東部受季風影響的地區災害的發生率,但在中國西南部和東北部幹濕條件交界處,增加了災害的頻率和強度,這可能是由于季風、西風帶、極渦和氣溫變化之間的互相作用。

還展示了幹旱和洪水事件對蝗蟲爆發、饑荒和人類疫情的發生産生了連鎖效應。

氣候可以影響災害的時空發生,進而可能有助于改善中國未來氣候和環境變化的區域到國家級風險管理。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
看氣溫的臉色:曆史災害對氣候變化的“敏感度”如何?災害,如流行病、疫蟲爆發、幹旱和洪澇事件,都對人類社會和生态系統産生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