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作者:環球網

來源:央視新聞用戶端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定,并在同年8月7日全面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如今5年過去,美國非但沒有減輕制裁,反而更加頻繁地揮舞制裁大棒。與此同時,伊朗也通過發展經濟、開展科技創新以及對友好國家積極交流等手段尋求破局之路。

總台記者 李健南:2018年8月7日,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并在短時間内将制裁的範圍覆寫到伊朗國家的各個領域。今年的8月7日是美國實施“極限施壓”政策的5年整。制裁給伊朗帶來了哪些影響,美國的制裁是否達成了其政治目的?我将從以下幾點展開觀察。

1 美國制裁打擊伊朗國計民生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首先,制裁影響了伊朗的國計民生。自2019年至今的官方統計資料顯示,伊朗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均高達50%左右,而在重新開機制裁前的2017年,這一資料為9.6%。許多伊朗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的制裁将伊朗排除在國際金融體系之外,導緻伊朗無法進行正常的國際支付,是以嚴重影響了伊朗進出口貿易活動。而伊朗連年通脹高企、物價飛漲,受到影響最深的就是普通群眾,很多人不得不節衣縮食,通過削減支出來應對高昂的物價。

2 美國制裁緻伊朗陷入人道主義災難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其次,美國制裁制造了伊朗的“人道主義災難”。除了普通群眾受到影響外,制裁更是引發了伊朗部分醫療器械、特殊藥品的短缺。過去四年多,我在伊朗工作的這一段時間,就目睹了很多人道主義災難,比如我們曾探訪過伊朗地中海貧血症患者群體,由于很多西方國家的藥企擔心受到美國的關聯制裁,是以患者們在今年年初,突然無法及時獲得維系身體機能的特效藥,導緻很多死亡病例出現,許多人的生命陷入危機。此外,伊朗的蝴蝶病患者、癌症患者等也都面臨着同樣的情況。

伊朗政府将美國的制裁形容為“經濟恐怖主義”,而伊朗的醫學界更是譴責美國的制裁是“醫療恐怖主義”。

3 伊朗多措并舉對抗美國制裁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盡管制裁給伊朗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但伊朗政府和人民并沒有屈服于美西方的壓力,而是通過對内發展自身經濟、開展科技創新、對外同友好國家積極交流等方式,積極應對和克服美國的制裁影響。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援引官方資料稱,2022年,伊朗非石油領域貿易額達到1128.21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11.2%。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胡什查什姆表示,這些經濟資料表明美國的制裁影響正在下降,伊朗已經逐漸尋找到應對制裁的方法,而美國最初希望通過制裁來迫使伊朗屈服的目的也未能得逞。分析指出,多年來,美國不斷用單邊制裁、挑起地區紛争、發動戰争等手段,企圖對包括伊朗在内的諸多國家施加影響,以達到其自身目的,國際社會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的霸權行徑進行譴責和抵制,而美國政府的這些“損人不利己”的做法,終将以失敗告終。

揮舞制裁大棒 美為自身利益對伊持續施壓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朗制裁的五年來,伊朗普通群眾時刻都能感受到制裁帶來的壓力,比如伊朗政府無法通過國際貿易管道進口商品,導緻部分食品、藥品短缺等,這些都加劇了伊朗的人道主義危機。

伊朗群眾 邁赫迪:美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之一是醫藥領域,例如在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伊朗在進口和供應藥品方面遇到很大問題。我記得當時所有的診所都面臨血清短缺情況。這就是美國,這個聲稱“關心人權”的國家做出來的事情。為了給伊朗政府施壓,美國将矛頭對準了群眾,剝奪了他們獲得藥品的機會,并且不允許伊朗同其他國家進行經貿往來,這是非常糟糕的行為。我們在自己的餐桌上,感受到了美國的制裁。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伊朗群眾 艾哈邁德·禮薩:誰來定義人權,當美國定義人權時,很明顯他們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當事情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時候,他就會按照自己的标準來重新定義。美國可以輕易地改變标準,用這種方式讓自己免于失敗。是以在人權領域,從來都看不到美國譴責自己的錯誤,即便他入侵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殺害那裡的兒童和婦女,以及建立關塔那摩監獄等等。

伊朗政府和人民将繼續抵抗美國制裁

在采訪中,還有伊朗群眾表示,盡管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是為了迫使伊朗屈服,但事實證明,制裁并沒有将伊朗擊垮,伊朗政府和人民将繼續對美國的非法行為進行抵抗。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伊朗群眾 大流士:美國的制裁确實很殘酷,但伊朗人民有信心依靠自己,已經并且将持續抵制美國的制裁。在這種情況下,伊朗人民将克服制裁帶來的困難。美國對伊朗一直很殘酷,但我們可以通過反抗其暴力政策來打敗美國。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總台記者 李健南:在采訪中,大部分伊朗群眾都對美國的制裁政策以及霸淩行徑表達出憤怒和譴責。群眾表示,來自美西方國家的壓力不會讓伊朗低頭,他們将繼續發展本國經濟,增強國家實力。同時他們也希望,美國政府能夠盡早更正其錯誤的對伊政策,解除針對伊朗的非法單邊制裁。

伊朗尋求多邊合作 擺脫美國制裁影響

為了擺脫美國制裁的影響,伊朗逐漸開始了外交政策調整,加大同周邊國家、友好國家的政治經濟往來。

在中東地區,伊朗正在修複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今年3月,沙特和伊朗在中國斡旋下同意複交。4月6日,伊朗與沙特簽署聯合聲明,宣布即日起恢複外交關系。6月6日,伊朗重開駐沙特大使館。複交後,兩國在能源、交通等領域有望展開更多合作。而沙特與伊朗和解後,輿論預期,伊朗将同其他阿拉伯國家全面恢複外交關系。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除此之外,伊朗還積極拓展與更多國家的合作。今年6月,伊朗總統萊希應邀通路拉美地區三個同樣遭受美國制裁的國家——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在委内瑞拉,兩國簽署了一份為期20年的“合作路線圖”,涉及能源、科技、農業和旅遊等多領域。尼加拉瓜和古巴也都與伊朗簽署了多份擴大雙邊合作的檔案。盡管在這三國的通路各有聚焦,但深化經濟、特别是能源等領域合作,可以說是共同心願。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澳洲反霸權研究中心主任 蒂姆·安德森:目前,尼加拉瓜、古巴和委内瑞拉,都正處在美國的制裁下,我們更願意稱之為邪惡的舉措,而不隻是制裁。追求國家獨立和抵抗霸權的需求,推動伊朗與拉美不同文化的國家加深合作,我們目前正在見證一些實實在在的成果,如汽車、能源、金融、國防及其他重工業領域。是以我認為伴随雙邊關系的加深,未來還将看到雙方進一步的合作成果。

7月,萊希又通路了非洲國家肯亞、烏幹達和辛巴維(威),成為11年來首位通路非洲的伊朗總統。在肯亞,伊朗與肯亞簽署了5項諒解備忘錄,涉及資訊和通信技術、漁業、畜牧業以及招商引資領域。肯亞總統魯托将伊朗稱作“關鍵戰略夥伴”,有意向伊朗出口更多農産品,伊朗則打算在肯亞港口城市蒙巴薩建設一家汽車制造廠。而在同樣遭受美國制裁的辛巴維(威),雙方簽署了12項合作協定,涵蓋農業、科技、能源、資訊通信技術和醫藥等領域。

伊朗外交部表示,萊希的非洲之行意在“推行經濟外交,加強與友好國家的政治關系,以及謀求出口目的地多樣化”。這一系列舉措都是伊朗希望加強同其他國家深化經貿合作的展現。

美國重新開機對伊制裁已五年 伊朗尋求多種破局之路

伊朗政治分析人士 阿裡·阿克巴爾·達雷尼:長期以來伊朗一直深受制裁之苦,萊希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擊敗西方的制裁,而方法之一就是改善與他國的關系。對于非西方世界,萊希的非洲之行就代表了伊朗外交政策的重要轉變。這一轉變又是由兩大關鍵全球因素導緻的,一是美國退出伊核協定,重新開機對伊朗的制裁,另一個因素就是全球力量的轉變。全球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轉變,單級體系已經消失,美國已經不能在全球肆意支配、推行其政策,而這也為開發中國家帶來了更多的空間、更多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