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作者:橙子話史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可以讓您下次繼續閱讀相關文章,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橙子話史

編輯:橙子話史

引言:

“有史以來世界上最龐大的百科全書”。

這一桂冠出自《大英百科全書》,卻被用來評價一部幾近失傳的中國古代巨著——《永樂大典》。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總和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全書共兩萬多卷,一萬多冊。

2020年,一位愛國人士從法國花費六千四百萬人民币購得了兩冊永樂大典,使得這一被塵封的文化巨著再次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然而,永樂大典的命運卻蘊含着西方打死也不會說的一大崛起奧秘。

其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一、永樂大典的誕生與命運

編撰一部包羅萬象的巨著,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便有了這一想法。

隻是随着後期朝堂動蕩,始終未能付諸行動。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朱棣上位之後,為了穩固靖難之後的動亂,也為了繼承父志,很快便着手編書。

在古代沒有列印機,隻有雕版印刷和少量的活字印刷,資訊的記載和傳承能力不可與今時同日而語。

更何況還有書籍的搜集和摘錄等費時費力的工作。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朱棣選擇大明第一才子解缙主持編撰,曆時兩年,初稿《文獻大成》成書。

但朱棣卻非常不滿意,認為“所纂尚多未備”。

一年後,朱棣改任命太子少傅姚廣孝主持,朝野上下兩千餘人參與編寫,參照了南京文淵閣的所有藏書和民間典籍。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又曆時三年,最終的《永樂大典》才橫空出世。

全書共22877卷,成書11095冊,成為古往今來第一大百科全書。

并且,與後續備受诟病的《四庫全書》相比,《永樂大典》的編撰過程并沒有毀書編史、也沒有試圖思想控制,而是将不同類别的各色文化盡數保留,以最廣闊的胸懷擁抱中國曆代的文化成果。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不過,自此《永樂大典》卻開始了它離奇的命運。

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北京,将永樂大典帶到了北京文樓,卻将編書參考的諸多原稿留在南京文淵閣。

正統十四年,文淵閣大火,原稿付之一炬,永樂大典再無參照。

嘉靖年間曾組織張居正、高拱等大臣對《永樂大典》進行重錄,這也是此書曆史上唯一一次抄錄。随後永樂大典便有了正本和副本。

然而,在嘉靖之後,永樂大典的正本在曆史記載中卻不翼而飛了。

有人說失于大火,有人說亡于戰亂,也有人說嘉靖将其帶到了陵寝之中,還言辭鑿鑿地舉證嘉靖去世後遲遲不下葬便是在等待大典的抄錄。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不管怎樣,到清代編寫《四庫全書》時,永樂大典便隻有8000冊副本流傳了。然而最大的厄運還沒有到來。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由于官吏腐敗,大量藏書被各級官員盜出販賣,大量珍貴典籍外流;外國侵略者、尤其是英法聯軍的入侵洗劫了中國大量的珍寶典藏,其中就包括數百卷永樂大典;随後的光緒年間,義和團運動興起,翰林院被燒毀,又有數百卷永樂大典損毀。

目前,國内外已知存世的《永樂大典》總計僅四百餘冊,八百餘卷,還不足最初編纂時的零頭。本就不多的典籍還分散在8個國家和地區。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中國國家圖書館目前收藏的《永樂大典》先後共224冊。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而歐洲共收藏了59冊《永樂大典》,其中英國51冊,其他國家手裡零零散散有一兩冊。

如今,中國學者希望研究永樂大典的内容,不得不前往其他國家,不得不說是一種屈辱。

二、西方崛起奧秘

與中國古代璀璨的文化星辰不同,歐洲度過了漫長而又黑暗的中世紀。

教會對思想文化嚴格控制,歐洲的文化發展在一千年裡停滞不前。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然而,在17-18世紀,歐洲各國卻突然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了大量的百科全書,并發生了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極大地推進了歐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西方人掠走了《永樂大典》後學習了中國的先進文化照貓畫虎所得的。不過,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時間對不上。

西方工業革命、文化大爆發的時間正是中國的明朝時期,此時永樂大典的正本盡管不知所蹤,但如此重要的東西不可能被外國人帶走而不自知。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傳教士利瑪窦

至于說明代時的傳教士利瑪窦通過在明朝做官而竊得永樂大典更是無稽之談,永樂大典抄錄時,負責主持的徐光啟都無法拿到任何記錄,利瑪窦一個外國人更是不可能了。

永樂大典的副本大量流落國外已經是清末,而此時的西方早已完成了工業化。

是以所謂西方“抄襲”永樂大典的知識完成工業革命的說法不攻自破。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盡管明代時永樂大典沒有流落到西方,但是大量的傳教士和鄭和的多次下西洋,讓中國和大明的威名響徹了世界。

是以,西方國家對于中國文化早有耳聞,并且早有“借鑒”之心。

西方國家對于得到的永樂大典不可能完全沒有利用的心思,書籍中儲存下來的衆多自然科學知識和佛、道等諸多宗教文化被西方吸收借鑒。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同時,西方也學到了編纂百科全書來成體制儲存文化成果的方法。

維也納大學的教授萊納在其作品中直接點出:“來自中國的知識是歐洲百科全書的中國源泉……這部書揭示了中國的知識是怎樣變成了歐洲總體知識的一部分”。

如今我們國家正不斷變強,不再像清末一樣任人宰割。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2002年,中國國家圖書館開始對殘存的永樂大典展開修複工作。

經過不懈的努力,《永樂大典》在2019年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眼前,盡管已經殘缺、盡管已過數百年,仍然能管中窺豹地探知永樂年間的盛世景象,了解到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

一冊3200萬,流落海外的永樂大典,藏着西方隻字不提的崛起奧秘

《永樂大典》作為世界性的文化巨著,是中國文化的寶庫,對此我們應當保留、傳承下去。我們應當樹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權,積極弘揚中華文化。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