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作者:趙趙的期待

前言

在封建社會,男性優越地位淩駕于一切。達官顯貴們常常圍繞着妻妾成群,而作為真龍天子、九五之尊的皇帝,尤其是在封建王朝中,其後宮的嫔妃更是衆多,猶如星鬥閃爍。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中國曆史幾千年的皇帝中,乾隆皇帝無疑是登基年限最長、長壽的一位。他統治着國家長達六十年之久,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時代。然而,他的後宮妃嫔數量也是令人難以計數的衆多。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寵幸過衆多的妃子,他的後宮可謂是繁華璀璨,衆星拱月。然而,随着他的駕崩,一個新的皇帝——嘉慶帝,成為了乾隆繼任者,嘉慶帝是如何處理這些名義上的“小媽”的呢?

一、兩位貴妃的不同人生

1. 聰明美麗卻無子的穎貴妃

穎貴妃是蒙古人,她生得楚楚動人,聰明伶俐,深得乾隆帝寵愛,被譽為“才華出衆,妙于歌舞”。乾隆帝寵幸她多年,兩人感情深厚。為表彰她的美貌與才華,乾隆帝還親自為她取名“穎貴妃”,穎字寓意她聰明出衆。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然而命運弄人,穎貴妃與乾隆帝恩愛多年,卻未能為他誕下皇子。乾隆帝為安撫她的情緒,将其他妃子所生的第十七子永璘交給了她撫養。穎貴妃對這個幼子視如己出,傾注了全部的母愛。

任何感情都會随着時間淡漠,穎貴妃漸漸步入中年,容顔不再,乾隆帝的寵愛也随之減退。新晉的年輕妃子取而代之,成為乾隆的新歡。穎貴妃心中無限怅然,她始終記挂着永璘這個義子,度過了人生後半段平靜的歲月。

臨終前,乾隆帝似乎想起了舊情,追封她為貴妃,以慰藉這位昔日恩愛的妃子。

穎貴妃原是出生蒙古貴族世家的千金小姐,自小便聰慧過人,擅長文學舞蹈。她的才華與姿色很快被乾隆帝看中,被選入宮中供乾隆帝馳求。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一開始,年僅十五歲的穎貴妃對深宮生活還抱着少女心的期待和幻想,她相信自己定能憑借自身的聰明才智獲得皇帝的寵愛,過上富貴生活。

果然,穎貴妃很快就以她的聰明伶俐和多才多藝獲得了乾隆帝的喜愛,她能和乾隆帝談笑風生,讨論文學典籍,兩人傾心于彼此。

乾隆帝更是贊不絕口,稱她“美豔聰穎,天生麗質”,給予她“穎貴妃”的封号。年輕的穎貴妃沉浸在這旖旎的戀情中,自以為終成皇帝娘娘,榮華富貴久長久。

然而,好景不長。穎貴妃與乾隆帝雖然相親相愛,卻始終未能有孕生子。她明白,在皇宮裡,最重要的就是為皇帝誕下子嗣。女人若無子,就會失去皇帝的寵幸。穎貴妃焦慮不堪,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懷孕,卻始終一無所成。乾隆帝雖然喜愛她,卻也漸漸對她失望。

最終,乾隆帝将其他妃子所生的孩子永璘過繼給了穎貴妃撫養,以減輕她的失落情緒。穎貴妃把對皇子的愛轉移到這個義子身上,傾其所有去愛護這個孩子。她明白,永璘是自己在宮中的唯一依靠,是自己還能獲得皇帝寵愛的希望。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然而,女人的青春是非常脆弱的。穎貴妃自從過繼了永璘後,整個人都老了十歲。她再也不能陪皇帝歌舞,容顔不再。皇帝的寵愛之光也漸漸轉移到了新來的年輕嫔妃的身上。穎貴妃心如死灰,卻又要強打精神,撫養這個義子長大成人。

終老的歲月,穎貴妃再也回不到自己年輕時的風姿。她陪伴在年幼的永璘身邊,看着他一天天成長壯大,心中五味雜陳。她已不再是那個輕狂的少女,取而代之的是滄桑和怅惘。

臨終前,乾隆帝終于惦念起年輕時這個曾經深愛的女子,追封她為貴妃,想要彌補些許虧欠。但一切都太遲了,青春逝去,再難追回。

2. 平凡無奇卻長壽的婉貴妃

婉貴妃不似穎貴妃那麼出衆,她出身平民,性格内斂淡泊。婉貴妃進宮後,乾隆帝并不看重她,隻是随意封了個“常在”的位份。婉貴妃安于這靜谧的生活,不争不搶,平淡度日。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當其他妃嫔你争我奪時,婉貴妃一個人靜靜地生活在宮裡,不參與任何鬥争。她的淡泊之心,既避開了宮廷的陰謀算計,也讓她熬過了後宮中的風風雨雨,最終成為乾隆帝晚年唯一還在世的妃子。

乾隆帝在臨終前追封她為妃,以感念這些年的陪伴。嘉慶帝登基後又進一步尊封她為貴妃,以示對這位無私奉獻的妃子的褒揚。婉貴妃平凡而長壽的人生,成為後世婦女學習的楷模。

婉貴妃原是一位出身寒門的少女,她生性堅韌内斂,有着過人的毅力。她本可以像普通女子一樣在家鄉嫁人生子,但一場天災讓她失去了全部家人。少不經事的婉貴妃咬緊牙關活了下來,獨自一人踏上了謀生的道路。

為了填飽肚子,婉貴妃學會了很多手工活計。她勤勞能幹,漸漸小有名氣。一日,有内廷太監路過她的村莊,注意到了這位漂亮勤勉的少女。不久,婉貴妃就被送入了皇宮,開始了新的生活。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婉貴妃本以為皇宮會是個風光無限的地方,沒想到剛入宮就受到冷落。乾隆帝并不欣賞她這般簡陋的出身。宮中許多妃嫔也看不起她,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衣服珠寶,刻意給她難堪。

婉貴妃并不在意這些,她唯一在乎的是三餐溫飽。平日裡,她一個人靜靜地呆在宮角,不參與妃嫔之間的争寵之戰。她記得家鄉的貧苦生活,也就更加知足現在的一切。

漸漸地,其他妃嫔都在皇帝寵愛和宮廷鬥争中消耗掉了青春與心血,紛紛凋零。婉貴妃卻靜如處子,淡泊以對,平和地生活在這深宮之中。她不再有野心,不奢求皇帝的寵幸,不參與任何勾心鬥角,任歲月悠悠地流逝。

乾隆帝漸漸老去,愈發看清人心險惡。他發現婉貴妃是深宮中為數不多真心對他的妃子。臨終時,乾隆帝不禁想起年輕時冷落她的無禮,追封她妃位,以表哪怕遲到的歉意。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嘉慶帝繼位後,也看重婉貴妃這份淡泊高潔的情懷。在新帝的關懷下,婉貴妃安詳地度過了晚年,終成為傳奇。她的一生證明,隻要内心堅韌,命運的風浪再大,也難以摧折人的意志。

二、年僅13歲的晉妃

1. 皇帝的新歡

晉妃原名瓜爾佳氏,是乾隆帝最寵愛的皇後富察皇後的侄孫女。她生得秀美動人,才華出衆,乾隆帝在外八旗選秀中,早早将她認定為宮廷的主位。

按照慣例,她本該侍奉年輕的嘉慶帝。但乾隆帝這個風流成性的老頭子,仍然對後宮美人興緻盎然。他将13歲的瓜爾佳氏納入自己的後宮,封為晉妃,成為乾隆晚年新的寵幸對象。

2.荒唐人生

一入宮深似海,晉妃的人生軌迹就此和乾隆帝緊密聯系在了一起。她初潛宮閨時才13歲,正值花骨朵年華,卻要侍奉已經垂暮之年的老皇帝。這本是極荒唐的一件事。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按照慣例,皇帝駕崩後,妃嫔要終身守寡,晉妃也不例外。她要為這位風流一代的老皇帝守活寡,直到殁日。這無異于讓一個少女白白葬送了自己的青春時光。

乾隆帝駕崩後,晉妃被嘉慶帝尊為皇祖晉妃,生活優渥,但内心的寂寞卻無人能懂。她此生再無法觸碰愛情,隻能在深宮裡等待final的那一天。

晉妃出生于旗人家庭,自小便聰慧過人,擅長書畫詩詞,深受家人寵愛。她本應像普通少女一樣,等待着自己的紅婚喜事。

然而,皇權專制的時代,再普通的人也難逃命運的安排。13歲那年,晉妃的家族受到皇帝的召見,要從族中選拔妃嫔進宮。晉妃的才華出衆,很快就被乾隆帝相中,成為了外八旗選秀的主位。

本該侍奉年輕的嘉慶帝,但乾隆帝這個風流老頭子還對兒媳婦們趨之若鹜。他強行将晉妃收入自己後宮,給了一個妃嫔的封号。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晉妃還是個剛滿13歲的青春少女,她對皇宮裡發生的種種還一無所知。她哭鬧着不願入宮,卻被家人強行送了進去。一入宮深似海,她這才明白,自己此生再難掌握自由。

晉妃隻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青春被乾隆帝這個老不正經摧殘掠奪。她整日唯唯諾諾侍奉乾隆起居,生怕稍有差池招緻懲罰。她美麗的容顔也漸漸被宮廷的重壓損毀。

乾隆帝駕崩後,年僅20出頭的晉妃已然蹉跎了青春。她注定要守寡度過餘生,再無機會觸碰愛情。人生的希望在她還是個少女時就被硬生生剝奪。

三、其他妃嫔的不同命運

1. 驕縱任性的惇妃

惇妃汪氏生得标緻,深受乾隆帝寵愛。她還為乾隆帝生下了一個女兒,母女兩人都受到乾隆的關愛。但惇妃個性驕縱,曾打死宮女,被降級為貴人。直到乾隆駕崩,她也沒有恢複原位。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惇妃貴為妃嫔,受寵愛于乾隆帝,本該端莊優雅,藏嬌斂态。誰知她生性驕縱,日常作風強橫跋扈,經常無故毆打宮女。一次,她甚至打死了一個宮女,終于激起了公憤。乾隆帝不得不為民請命,将她的位份降為貴人,她也失去了皇帝的寵幸。

這件事成了惇妃心中永久的痛。她自恃身份尊榮,從不把宮女當人看。沒想到一次沖動之舉,竟毀了自己在宮中的前程。深宮從此對她避如蛇蠍,再無人與她說話。惇妃日夜歎息自己的無辜和倒黴,直到駕崩也未能翻身。

2. 聰慧博學的鄂貴人

鄂貴人才華橫溢,是少數能與乾隆帝談古論今的妃子。但因為家族勢力遭到打壓,她在宮中備受冷落。鄂貴人性情高傲,與另一位無寵的婉貴妃成為知心朋友,兩人相依為命。婉貴妃去世後,鄂貴人終于撐不住孤獨,很快也離世而去。

鄂貴人出身名門,博學多才,她不僅會寫詩作畫,還學習了醫術,以便日後侍奉皇帝。她本以為自己定能憑借這些才華受寵,沒想到皇帝對她卻無動于衷。原來她出身的家族在朝堂上勢力過大,乾隆帝有意打壓削弱,是以冷落了鄂貴人。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鄂貴人傲氣難消,她堅信自己的才華與修養遠超其他妃嫔。即使被冷落,她也沒有低三下四讨好皇帝。她獨自一人在宮中讀書作畫自娛,并結識了同樣無寵的婉貴妃。兩個性情高傲的女子成了知心朋友,相依為命。

婉貴妃去世後,鄂貴人失去了唯一的知音。她的傲氣也持續不住了,整日郁郁寡歡。終于,她也重病而終,孤獨一生。她與婉貴妃的友誼成為後世詩文贊頌的對象,但在她生前,卻沒能給她帶來一點溫暖。

3. 平庸的白貴人

白貴人是乾隆寵妃怡嫔的妹妹,沾了姐姐的光才得以入宮。但乾隆帝對她不感冒,她的待遇一直平平。直到嘉慶時期才被尊為白太貴人,稍微升遷了身份。

白貴人生性懦弱無能,如果不是她姐姐得寵,她根本不可能入選皇宮。她平日裡谄媚讨好更受寵的姐姐,驕縱刁難下人,一副奴才做派。乾隆帝自然瞧不上她。

即使沒能獲得皇帝的寵愛,白貴人也仗着姐姐的餘蔭在後宮橫行霸道。她動辄打罵宮女侍從,整日無所事事。宮裡的人都憎恨她,但礙于她的姐姐,也隻能忍氣吞聲。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直到乾隆駕崩,白貴人才恐懼起來。她不再有姐姐撐腰,隻能小心翼翼侍奉新帝,才得以保住性命。她的一生最終平平庸庸,既沒有衣錦還鄉,也沒有成為傳奇。

4. 孝順的慶貴妃

慶貴妃不敢與其他妃子搶奪寵幸,而是侍奉乾隆的生母孝誠皇太後。她以孝順聞名,乾隆帝也将幼年的嘉慶托付給她撫養。嘉慶登基後,慶貴妃被尊為皇貴妃,以報答她的養育之恩。

慶貴妃深谙後宮生存之道,她明白皇帝的寵幸虛無飄渺,唯有太後的恩寵才是立身之本。是以她謹小慎微侍奉太後起居,對其他妃嫔都溫和以待,從不參與明争暗鬥。

太後看中她的孝順,将乾隆帝的幾位兒子都托付給她撫養。慶貴妃日夜妥帖照看這些皇子,尤其是對幼小的嘉慶照顧備至。她知道,這些皇子中的天之驕子,必當有一日登上大寶。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果然,嘉慶帝即位後,沒有忘記慶貴妃的養育之恩。他尊她為皇貴妃,讓她享受頂級的榮寵。慶貴妃謙虛謹慎如初,甘心隐居在宮中,平和地度過了餘生。

四、嘉慶帝的關懷

乾隆帝留下的這些妃子,在他駕崩後都受到嘉慶帝的優待。

兩位貴妃居住在富麗堂皇的壽康宮,享有最高規格的照料。其他妃嫔也有專人服侍,沒有後顧之憂。

嘉慶帝時常看望她們,關心她們的衣食起居。這些妃嫔們安度晚年,過上了優渥舒适的生活。

嘉慶帝是一個非常孝順的皇帝,他認為這是自己對先朝遺孀應盡的孝道。在他的用心照料下,這些妃嫔們終老都很知足。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嘉慶帝即位之初,便關切父皇留下的這些妃嫔們的待遇。他派人将她們從各自寝宮遷移到于和園中的壽康宮居住。壽康宮規模宏大,環境清幽,是乾隆帝晚年的居所。

按照妃嫔們的不同級别,嘉慶帝安排她們居住在壽康宮的不同院落。地位最高的兩位皇太貴妃,住在後苑中的甯壽宮;其次是皇太妃和皇貴妃,她們居住在偏院;其他妃嫔則居住在壽康宮的左右護院。每人都有專門的宮女太監侍奉,生活舒适優越。

嘉慶帝本人也經常駕臨壽康宮看望這些妃嫔,關心她們的起居和身體狀況。他體恤她們失去皇帝的痛苦,盡可能使她們恢複些許生活的樂趣。這些妃嫔平日裡可以在壽康宮園林散步,還可以學習繪畫、詩詞等才藝自娛。

乾隆死後留下40多個妃子,最小的13歲,嘉慶是怎麼對待她們的?

在嘉慶帝的用心照料下,這些先朝遺孀度過了平靜的晚年,也感激嘉慶帝給予她們的關懷。他确實做到了一個孝順之子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