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外額溫槍方案介紹

  如何選用額溫槍方案的傳感器、顯示屏和晶片,以下是詳細介紹。

  

  人體紅外溫度傳感器:

  

  一切溫度高于零度(-273.15℃)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射紅外能量。其輻射特性、輻射能量的大小、波長分布等都與物體表面溫度密切相關。反過來,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确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的機理。

  

  人體與其他生物體一樣,自身也在向四周輻射釋放紅外能量,其波長一般為9-13μm,是處在0.76-100μm 的近紅外波段。由于該波長範圍内的光線不被空氣所吸收,也就是說,人體向外輻射的紅外大小與環境影響無關,隻是與人體含存與釋放能量大小有關,是以,隻要通過對人體自身輻射紅外能量的測量就能準确地測定人體表面溫度。人體紅外溫度傳感器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設計制作而成的。

  

  目前紅外溫度傳感器根據能量轉換所用材料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熱釋電型:硫酸三甘肽、钽酸锂等

  

  (2)熱電堆型:N型和P型的多晶矽

  

  (3)二極管型:單晶或多晶PN結

  

  (4)熱電容型:雙材料薄膜

  

  (5)熱敏電阻型:氧化釩、非晶矽等 其實,這些類型都隻是在接收紅外能量後,轉換方式和材料能效比不同而已。

  

  目前耳、額溫槍采用的紅外傳感器均為熱電堆式,基本實體原理是塞貝克效應。

  

  熱電堆式溫度傳感器參數名額:

  

  測量範圍:-50℃-100℃;

  

  測量精度:0.1℃以内,±0.1%以内;

  

  工作溫度:-20℃-+85℃;

  

  最大測量距離:≦0-50mm(加透鏡300-500mm)

  

  輸出電壓:0-10mV;

  

  熱電堆溫度傳感器最大量程範圍可以做到-60℃到+1200℃範圍

  

  紅外熱電堆傳感器成品圖主要封裝形式有兩種:TO46(TO18)/TO39(TO5);

  

  熱電堆溫度傳感器還分為模拟傳感器和數字傳感器

  

  處理紅外熱電堆模拟傳感器的采集信号,經過運放處理後輸出給MCU處理,該方案引入器件較少,成本有一定優勢,适用于測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應用,考慮價格目前市場大都采用。

  

  将模拟的紅外熱電堆傳感器換成數字的紅外溫度傳感器,優勢是采集精度提高,簡化了硬體設計和軟體處理,劣勢是數字紅外溫度傳感器相比較模拟傳感器價格昂貴。

  

  紅外測溫槍額溫槍方案晶片ZHW3548:

  

  紅外溫槍核心晶片主要由ADC晶片和控制晶片設計組成,可實作按鍵控制、LCD顯示、電量檢測等功能。

  

  紅外測溫儀的工作過程 :紅外測溫儀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光學系統彙集其視場内的目标紅外輻射能量,視場的大小由測溫儀的光學零件以及位置決定。被測物體輻射的紅外首先進入測溫儀的光學系統,再由光學系統彙聚射入的紅外線,使能量更加集中;聚集後的紅外線輸入到光電探測器中,探測器的關鍵部件是紅外線傳感器,它的任務是把光信号轉化為電信号;從光電探測器輸出的電信号經過放大器和信号處理電路按照儀器内部的算法和目标發射率校正後轉變為被測目标的溫度值。

  

  LCD液晶屏選型介紹:

  

  主要取決于外殼和功能,一般不要選腳太多,否則對屏驅動晶片的IO要求較多,建議選則4X13的段碼屏

  

  紅外測溫槍額溫槍方案參數:

  

  技術參數名額與産品特征 ,人體測溫儀最佳紅外波長為9-13微米(μm),最大值溫度測量區間為35-45℃之間。通過對耳、額表面溫度與實際體溫的偏內插補點修正、校準,便能顯示準确的體溫值。

  

  具體參數名額如下:

  

  精确測量:測量偏差≤±0.2℃。

  

  快速測溫:測量時間<1秒鐘。

  

  測量距離:在1-10CM之内都可以适應,無需固定測量距離。

  

  螢幕顯示:螢幕液晶顯示測量溫度。

  

  機關轉換:使用攝氏度、華氏度互相轉換。

  

  溫度報警:自由設定報警溫度

  

  存儲資料:存儲測量資料,便于分析參考對比

  

  非接觸性:對人體耳腔、額頭測量,不接觸人體皮膚

  

  設定修改:可修改、設定參數,适應白、黑、黃、棕色不同膚色人種等

  

  易于使用:多鍵測量,操作友善

  

  人體額溫槍的校準分為環境溫度與黑體溫度校準

  

  環境溫度:把傳感器置于25.00 +/-0.02 度水槽中,等穩定後按下某個鍵确認,一般耗時30秒。

  

  黑體溫度:先把黑體爐調到37.00 +/-0.02度,再把傳感器塞入到黑體爐裡,等穩定後按下某個鍵确認。一般耗時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