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Ubuntu上建構MiniDLNA伺服器

以前寫了一篇博文: Ubuntu DLNA伺服器的建構。介紹了在Ubuntu上建構Mediatomb多媒體伺服器(嚴格地應該叫Media Server。下面簡單地稱多媒體伺服器)的簡單的方法。不過用了一段日子後,發現了下面兩個問題:

1,在Ubuntu DLNA伺服器的建構一文裡也指出了,Mediatomb不是DLNA伺服器,而是UPnP伺服器。同時也指出了有不符合DLNA就不能放像的電視機。偏偏我用的電視機是這樣的。也就是我的電視不能用我建構的多媒體伺服器。

2,按我在Ubuntu DLNA伺服器的建構一文裡介紹的方法建構的Mediatomb伺服器,看起來不支援Playlist功能(不要誤解為Mediatomb不支援這個功能)。這個問題更嚴重。這樣要聽自己喜歡的歌時就很麻煩。誇張點說,沒有這個Playlist功能,多媒體伺服器就沒有什麼意思了。這是我下決心建構其他多媒體伺服器的主要原因。

找來找去找到了MiniDLNA這個伺服器。選中這個原因是有“MiniDLNA is server software with the aim of being fully compliant with DLNA/UPnP-AV clients. ”這樣的介紹。至于有沒有Playlist的功能在找的過程中還不知道的(但我猜是有的)。

廢話少說。

MiniDLNA建構的方法有以下3個。

1,最簡單的友善的方法。打開Ubuntu的軟體中心(Ubuntu software center),以“MiniDLNA”檢索一下,就可以找到。點選“install”即可完成安裝安裝MiniDLNA(當然還要設定配置檔案。這個準備下次寫)。或者等價地在Terminal裡用像下面這樣的指令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dlna

來安裝(通過Ubuntu software center的安裝我試過,應該沒有問題。用指令的方法我沒有試過,說不定會有一些出入或需要其他的輔助指令)。

但這個方法有兩個缺陷:一是通常不能安裝最新的版本;二是default的安裝通常安裝在root(administrator)下面,在以後的運用管理上可能會有一些麻煩(需要額外的設定)。

2,下載下傳源檔案,自己編譯(Compile)後安裝。本來這個方法是“最好”了(如果Mediatomb也用這個方法的話,應該能夠支援Playlist功能的)。可是我試了一下後,覺得挺麻煩的,就放棄了。我碰到的麻煩是,在編譯中提示我要安裝一系列的library,當我安裝到最後的一個library時,系統提示我已經安裝了更新的版本,但MiniDLNA卻提示我還缺這個library,于是無法?進行下去。就放棄了。

3,介紹這個方法是寫這篇博文的動機。而且還能解決/避免上面所說的所有問題。下面具體介紹。

從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minidlna/files/minidlna/下載下傳自己喜歡的版本(比如最新版,或者自己喜歡的版本)的static檔案。比如現在2012年2月的最新版是1.0.23,就下載下傳minidlna_1.0.23_static.tar.gz這個檔案。順便說一下,我先試了上面的兩個方法後再用這第3個“最好的”方法是因為,我曾看到有某網頁介紹說這個static檔案是為NETGEAR的ReadyNAS産品用的(從常識上說也是。通常二進制的機器碼是為某個或某種特定的機器用的,是以開始沒有用這個方法。直到不滿意上面的兩個方法而沒有别的選擇時,抱着大不了失敗的想法試了一下這個方法。沒想到成功了。不過到現在我也不明白怎麼下載下傳的二進制機器碼(即minidlna_1.0.23_static.tar.gz)能在我的電腦,我的OS(Ubuntu)下動作)。

對Ubuntu(Desktop版)來說,通常會顯示下面的畫面:

在Ubuntu上建構MiniDLNA伺服器

應該沒有必要改變,點選OK就行。然後選擇你要安裝的地方。建議安裝在自己的使用者名裡的某個檔案夾裡(可以任意地選擇或建立檔案夾)。

至此,從純粹安裝的角度來說的話,已經完成安裝了。接着是設定運用的事了。不過今天沒有時間來寫了。等下次有時間的時候再介紹如何設定,啟動的事。不過,自己搗鼓一下,或者參考一下别的網頁的話,應該已經沒有問題了。

祝大家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