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導讀:慣性成因至今是個謎題,沒有實驗可以驗證。

“伽利略變換”是一個被實體學家熟知的詞。該理論認為:一切彼此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慣性系,對于描寫機械運動的力學規律來說是完全等價的。或者說一個慣性系保持相對靜止或相對勻速直線運動狀态的參考系也是慣性系。且在一個慣性系内部所作的任何力學實驗都不能夠确定這一慣性系本身的運動狀态。舉一個例子,在一輛勻速行駛的火車上,人們看不到外面的情況,乘客能根據火車裡的情況分辨出這火車是靜止還是勻速直線運動的麼?相信我,是不能的!是以很明顯火車裡做的一切力學實驗,都跟在靜止的火車裡沒有任何差別。

也就是說,我們根本無法通過力學實驗區分這火車是靜止的還是勻速直線運動的,這就是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後面還會提到這個原理。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認為在宇宙中并不存在真實的慣性系。慣性系是我們基于客觀延伸的産物。在慣性系中,物體不受外力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态。試問,可以找到不受外力影響的物質或者參考系嗎?顯然由于萬有引力等因素,這樣的慣性系和物質是找不到的。是以說真實的慣性系是不存在的。

是以愛因斯坦曾指出牛頓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态為止。】有循環論證嫌疑。

後來朗道在《場論》給出了慣性系定義 :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參照系叫做慣性系。 這一定義使我相信,牛頓第一定律本身字面上沒有循環論證的問題,但是在尋找慣性系的時候,它會出現這個問題。論證循環出現在定義慣性系需要依賴不受外力這個概念,定義不受外力又要依賴慣性系,這就是典型的循環論證。

客觀來說,慣性成因至今是個謎題

事實上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非慣性參考系,可是為什麼會用慣性系來描述運動方程。原因是在這個系統裡描述運動方程更簡單,更友善。

具體解釋是在空間中,相對于任何參考點(靜止中或移動中),運動中的粒子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可以測量計算而求得。雖然如此,經典力學假定有一組特别的參考系。在這組特别的參考系内,大自然的力學定律呈現出比較簡潔的形式,稱這些特别的參考系為慣性參考系(慣性系)。

慣性系有個特性:兩個慣性系之間的相對速度必是常數;相對于一個慣性系,任何非慣性參考系(非慣性系)必定呈加速度運動。是以,一個淨外力是零的點粒子在任何慣性參考系内測量出的速度必定是常數;隻有在淨外力非零的狀況下,才會有點粒子加速度運動。因為萬有引力的存在,并無任何方法能夠保證找到淨外力為零的慣性系。

事實上,可以将慣性系看作是非慣性系的特殊情況。現實宇宙中非慣性系可以無限地接近慣性系,但是永遠不會成功。是以說慣性系是基于客觀的宇宙環境而推得的,基于此建立的實體大廈,也就不是空中樓閣。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談到這裡,我們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慣性【慣性即物體保持運動狀态不變的性質】。慣性和慣性系是兩個概念。慣性被認為是物質固有的屬性。無論是固體、液體或氣體,無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具有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且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品質有關。品質大的物體運動狀态相對難于改變,也就是慣性大;品質小的物體運動狀态相對容易改變,也就是慣性小。

艾薩克·牛頓在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定義慣性為:慣性是物質固有的力,是一種抵抗的現象,它存在于每一物體當中,大小與該物體相當,并盡量使其保持現有的狀态,不論是靜止狀态,或是勻速直線運動狀态。

而慣性系是一個描述運動的參考系統。【牛頓第一定律成立的參照系叫做慣性系】

還有慣性和慣性定律也不是一回事。慣性是物質本身的屬性,我在上面已經說了。而慣性定律描述的是運動和力的關系。即這種關系表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态的因素。

我們都知道了,慣性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慣性的大小隻于物體品質大小有關,與運動狀态無關。

在這裡要引出另一個物質固有的屬性——萬有引力【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互相吸引。該引力大小與它們品質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媒體種類無關。】 它的公式是:F=(G×M1×M2)/R²。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萬有引力隻與物體品質和物體間的距離有關。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大家應該已經看出來了,品質對于慣性和引力是根本的。是以在這裡又要引出慣性品質和引力品質。

首先對于慣性認識的一個重要進展是慣性與能量的關系。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于1905年在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裡提出的狹義相對論,這是一個嶄新的實體理論,是建立于上面所說伽利略與牛頓研究出來的慣性與慣性參考系。它統一了力學理論和電磁學理論,帶來了時空觀的根本變革。

愛因斯坦随後證明質能關系:E=mc²,一定的品質對應于一定的能量,反之一定的能量對應一定的品質。

在這裡,能量包括了能量的各種形式,突破了上面把某一種形式的能量與慣性聯系起來的認識。這樣慣性是能量的屬性,能量具有慣性(品質),任何慣性品質都應歸因于能量。作為實體學基本概念和物質的量的品質概念退居次要的地位,如今在近代實體中能量、動量等概念要比品質、力等概念要重要得多。

盡管這劃時代的理論實際地改變了許多牛頓概念,像品質、能量,那時候,愛因斯坦的慣性概念與牛頓的原本概念沒有任何差異。實際而言,整個理論是建立于牛頓的慣性定義。但這也使得狹義相對論的相對性原理隻能應用于慣性參考系。在這種參考系裡,不受外力的物體,必定保持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态。

客觀來說,慣性成因至今是個謎題

為了處理這樣的局限,愛因斯坦于1916年發表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這理論能夠應用于非慣性參考系。但是,為了達到這目的,愛因斯坦發覺,他必須使用到彎曲時空的新概念,而不是傳統的牛頓力的概念,來重新定義幾個基礎概念(例如引力)。

狹義相對論的另一個深奧的結果是,能量與品質不是互不相幹的實體屬性,而是可互相轉換的。這嶄新關系也給予慣性概念新的内涵。狹義相對論的邏輯結果是,假若品質遵守慣性原理,則能量必也遵守慣性原理。對于很多狀況,這理論大大地拓寬了慣性的定義,能夠應用于物質與能量。

能量具有慣性拓寬了我們對于慣性的認識,也拓寬了我們對于能量的認識。它帶來的重大實用價值就是核能的釋放。在裂變反應中,裂變産物的靜品質小于裂變前物質的靜品質,品質虧損釋放出大量裂變能;在聚變反應中,聚變産物的淨品質小于聚變前物質的淨品質,品質虧損釋放出大量的聚變能。它也使得人們很好地認識許多實體現象,包括涉及物質的全部品質與能量轉化的正反粒子對的産生和湮沒過程。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我們知道,慣性品質是物體慣性的量度,反映物體對加速度的阻抗,而引力品質是物體引力屬性的量度,反映物體産生和承受引力的能力。它們似乎是物質的兩種完全不同的屬性,那麼描述物質兩種不同性質的量是否嚴格相等是一個問題。

可是為什麼在上面要提出能量呢?因為能量是品質的時空分布變化程度的度量,用來表征實體系統做功的本領。能量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存在;按照物質的不同運動形式分類,能量可分為機械能、化學能、熱能、電能、輻射能、核能、光能、潮汐能等。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通過實體效應或化學反應而互相轉化。而各種場也具有能量。它是對物質宇宙是普遍适用的一個詞。而慣性,引力也是普遍适用的。

現在我們知道慣性品質和引力品質相等是一條嚴格的定律。原來牛頓力學中無法說明的慣性品質與引力品質相等不再是遊離于實體學之外的一個普遍事實,而是成為廣義相對論的基石。愛因斯坦找到了這塊基石,并由此發展了廣義相對論,這是愛因斯坦獨具慧眼、超群絕倫的偉大貢獻。

慣性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困擾現代實體學者的難題,雖然擁有偉人牛頓經典理論。但在科技時代出現許許多多的現象用以前的理論是無法解釋的。這也是現代實體的創始者愛因斯坦留給我們後人的問題。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愛因斯坦無法解釋慣性,是以無奈地把相對論分成廣義的和狹義的。他本人也一直被這個問題困擾,并且緻力于尋找宇宙統一的“力。” 即将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這四種宇宙基本力,納入到“一個系統。”但是終其一生,也沒有成功。

但是他一生的追求,一生對于探索的事業的執着,令我們動容!我很喜歡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是以鬥膽想象世界和宇宙是什麼樣是好奇。那麼思考曾經困擾牛頓,愛因斯坦的慣性問題,即使在當下也是不過時的。而且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我們如果對“根基”了解不深,那麼如何能夠深刻揭示宇宙規律呢?

慣性和引力被我們認為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實體屬性,但是它們之間既然存在着普遍的、嚴格的正比關系,是否有可能它們不過是物體同一本質在不同方面的表現呢?這一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

這個結論成功地經受了十分精确的實驗檢驗。

這類實驗經曆了三百年的曆史,直到目前尚在進行中.從牛頓時代的精确度為10-3發展到1922年愛德維斯提高到3×10-9。到1964年狄克把精确度提高到(1.3±1.0)×10-11,1971年,勃萊根許和佩諾又将實驗的精确度提高到10-12數量級。所有這些實驗,統統均證明了等于常數。

是以,目前普遍認為物體的兩種不同屬性——慣性和引力,是它的同一本質的不同方面的表現。也就是說,物體的慣性和引力性質導源于物體的同一本質。

愛因斯坦就曾把這兩種品質的等同作為他建立廣義相對論的出發點。故從現代實體學看來,這兩者的等同絕非偶然,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實體意義。那就很顯然了,困擾衆多實體學家的問題是這兩者究竟有什麼深刻的實體意義?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答案是:引力是慣性的源泉!該如何解釋這句話呢?無論是哲學還是實體都必須“精确”地解釋。

上面我們讨論了慣性系。在現實宇宙中找不到慣性系,無論從全局宇宙還是局部空間來說都是。

而我以為問題本身恰恰就是答案。我們不能在宇宙中找到一個真實的慣性系。而引力品質又與慣性品質嚴格相等,這是公認的。但這絕不是巧合。是以解釋慣性系的答案還是引力,必須是引力。當然最根本的東西還是物質,物質時空。因為物質具有引力,因為物質時空産生引力。

也就是說時空的引力才使得物質具有慣性,這就是我的觀點。這樣為什麼在宇宙中找不到慣性系的問題就解決了,因為引力。牛頓第一定律也就沒有循環論證的嫌疑了,因為根找到了。

引力如何使得物質具有慣性?是我要接下來要分析的。這時候我要引出另一個大家熟悉的關鍵詞——引力場。

我們知道任一物體在空間任一點的引力影響用一個表示該點引力強度來代表。嚴格講,一個物體的引力場可以延伸到整個宇宙,但實際上它的影響隻在它的近鄰區域才是顯著的。這點通過萬有引力公式便可以看出。

也就是說一個物體,它受到四面八方的萬有引力的影響,處于密集的不均勻的引力場中。而這個引力場顯然是由宇宙中的四面八方的物質所産生的。正是這樣的引力場,使得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态的性質,即我們所說的慣性。而且物質品質越大,保持這樣的運動狀态的能力就越強。這與品質越大引力越大不謀而合。

而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态,必須克服慣性。準确的說是克服引力場慣性。而物體的運動狀态改變後,便會處于“新的”引力場中,“新的”引力場依然有保持它繼續處于目前運動狀态的性質。我們可以把這樣的情況稱之為:引力場均衡。

而且我将同一個物體的相對靜止“引力場均衡”轉變為相對運動的“引力場均衡”的轉換速度定為光速。也就是說引力作用的速度是光速!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而且物體的運動不是絕對空間中的絕對運動,而是相對于宇宙中其他物質的相對運動,因而不僅速度是相對的,加速度也是相對的;在慣性系和非慣性系中物體所具有的慣性是一種宇宙物質引力場的表現,即是宇宙中其他物質對該物體的作用;是以物體的慣性不是物體自身的屬性,而是宇宙物質空間産生的引力場作用的結果。但與物體的品質有關,引力場是根據物體的品質“智能”作用物體的。這就是為什麼慣性品質與引力品質是嚴格相等的原因。

也可以這樣表述:慣性是物體自身的屬性【物質與時空是一體的】的延伸,與物體本身不可分。但是本質是物體引力的作用。假設引力消失,那麼慣性将不複存在!顯然這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馬赫是第一個批評牛頓的經典力學時空觀的人,而愛因斯坦正是吸取了馬赫原理的精辟理論,創立了廣義相對論。馬赫強調了宇宙物質的整體對于慣性的作用,卻忽略了物體本身,以及慣性與引力的關系,這将導緻慣性作用的超距情況。但他的觀點很先進。

事實上牛頓是将慣性看作物體的内禀屬性;而馬赫則認為慣性是宇宙物質整體作用于物質的結果。而愛因斯坦贊同了馬赫的關于慣性的認識。那麼應該是這樣的,馬赫批評了牛頓的絕對時空,那麼就應該想到了物質作用的傳遞速度是有限的,不該是牛頓認為的超距作用。

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叫殷業的大學生的論文《馬赫原理及其實體模型》中贊同馬赫的這種觀點。他寫道:如果慣性與近場宇宙物質有關,近場宇宙物質又是不停運動的,也就是分布是變化的,如太陽相對地球上的物體,一年四季太陽到地球的距離變化很大。在冥王星上,近日點和遠日點要差1.68倍,是以必然得出慣性是變化的,但我們一般認為如果物體相對慣性參照系靜止,則相對于該參照系的慣性是不變的,這就産生了沖突,是以慣性隻能與遙遠宇宙物質有關。

如何了解慣性問題,是實體學的大問題

如果慣性隻看作遠場宇宙物質的話,反而大錯了。遠距離傳遞的滞後性,于我們現在所觀測到慣性現象嚴重不符。這樣滞後性表現在相對于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态的改變,物體抵抗運動狀态的改變是立刻展現的,而遠場宇宙物質考慮到傳遞速度有限則不能。如果不考慮傳遞速度,那麼又回到了牛頓的超距作用,這與之前的馬赫批判沖突。那麼該大學生到底是支援牛頓呢,還是支援馬赫呢?

而作者在上面所說沖突,恰恰應該是支援了引力是慣性源泉的論點,也是慣性品質嚴格相等于引力品質的原因。

其實上面作者的問題,可以轉化為地球表面的情況。比如地球表面100KG的物體,在不同緯度,所受到的引力不同,重力加速度就會有小波動。也就是說考慮引力不僅要考慮它的品質和距離,而慣性目前隻認為與品質有關,與距離沒有關系。

是以引力是慣性的源泉,并不意味着慣性的大小也需要考慮距離。事實上我們可以這樣想,引力無論在地球哪個位置,有變化,都改變不了同樣品質的物體的引力品質與慣性品質嚴格相等的事實。而引力作為慣性的源泉,引力的變化,對于慣性品質是不變的。是以上面大學生關于慣性與近場和遠場宇宙物質是不同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一定要了解引力是物體與物體的作用,而慣性強調當物體引力延伸的性質。是以他受引力場影響,卻不遵從距離反比定律。其實涉及慣性的概念時候,可以不受任何力的概念影響。慣性力不是真實的力。牢牢記住一個觀點,慣性品質是不變的,慣性的産生與引力有關。這樣就可以解決馬赫問題了。此書在靈遁者淘寶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科普作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