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代實體主義的基本問題與新發展

作者:光明網

作者:王曉陽(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

實體主義(physicalism)是當今國際哲學界主流的哲學基礎理論之一,也被視為人類思想長河中千百年綿延不絕的唯物主義傳統的當代延續,是與近現代科學相契合的世界觀。根據《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給出的解釋,實體主義可表述為:一切都是實體的,或者一切都是随附于(supervene on)實體的。目前關于實體主義有各式各樣的讨論,但總的說來均圍繞三大基本問題展開:表述問題、心—身問題、規範性問題。這三大基本問題彼此獨立又互相影響,幾乎涵蓋了當代實體主義的各個方面。

表述問題

表述問題指的是,能否以及如何恰當地定義“實體的”這一基本概念。這對于準确了解實體主義至關重要。亨普爾(Carl Gustav Hempel)最早借助一個兩難問題(即“亨普爾兩難”)指出,表述問題是實體主義者繞不開的。目前應對“亨普爾兩難”的實體主義方案主要有以下五種。方案一:借助實體學理論對“什麼是實體的”進行表述,進而對“亨普爾兩難”作出具體分析,以圖有所突破。方案二:不借助實體學理論,而是基于範型實體對象來刻畫“什麼是實體的”,以圖避開“亨普爾兩難”。方案三:采取循否法(Via Negativa)來規避“亨普爾兩難”。方案四:不再試圖把實體主義表述成一個具有真值的論題,而是把它當作某種不具有真假的态度或方法論指導原則,進而規避“亨普爾兩難”。上述四種方案目前均存在難以克服的困難:方案一事實上仍難以擺脫“亨普爾兩難”;方案二會為泛心論(panpsychism)所困擾;方案三過于粗疏,會使一些常見的實體主義觀點(如取消論、類型同一論)處境尴尬;對于表述實體主義而言,方案四其實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鑒于上述四個方案均存在明顯不足,最近有學者提出了一種新型改良方案(方案五)。方案五吸收了方案二關于範型實體對象的積極成果,又借助實體世界的因果封閉性原則來對實體主義進行重新表述。相較而言,方案五的主要特色有三點。其一,方案五不但能夠有效應對前四種方案各自面臨的質疑,而且能夠有效避開“亨普爾兩難”,還能夠擺脫泛心論的困擾。其二,方案五是一個中立于還原實體主義和非還原實體主義之間争論的方案,因而有望成為一個被實體主義者普遍接受的方案。其三,對方案五的探究,能夠進一步加深形而上學層面的思考,有助于實體主義者建構一個更加堅實的形而上學理論體系。

心—身問題

自笛卡爾時代以來,心—身問題(mind-body problem)一直是近代西方哲學中的基礎問題,也是當代心靈哲學和認知科學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心—身問題問的是,心靈(即心理現象)與身體(即實體現象)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形而上學關系。當代的有關争論,主要是在二進制論(dualism)與實體主義之間展開的。二進制論有兩種常見類型,即實體二進制論(substance dualism)和屬性二進制論(property dualism)。前者認為,心理現象和實體現象分屬兩類不同實體,各自可以獨立存在,且二者之間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聯系。後者則認為,心理現象和實體現象分屬兩類不同的屬性,雖然心理現象作為屬性不能獨立存在,但是心理現象與實體現象之間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聯系。

依據對心—身問題的不同解答,可區分出實體主義的三大類型:取消論(eliminativism)、還原實體主義(reductive physicalism)與非還原實體主義(non-reductive physicalism)。與二進制論不同,實體主義認為,要麼世間一切都是實體的;要麼即便存在心理現象或其他非實體的現象,終歸也是要以實體現象為基礎或随附于實體現象的。在心—身問題上,二進制論提供的是一幅心身二進制割裂的形而上學世界圖景,而實體主義則試圖提供一幅心身統一的形而上學世界圖景。在實體主義的這幅圖景中,目前存在三個有待處理的困難:意識問題(consciousness)、心理現象的因果效力難題(causal efficiency of the mental)、心理現象的位置難題(the placement of the mental)。

意識問題有兩個難點。第一個難點是:如何了解意識或心理現象所普遍具有的第一人稱視角特征(the character of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或主觀性特征(the subjective character)。第二個難點是:如何了解某些特殊心理現象所具有的現象特征(phenomenal character)。簡言之,主觀性特征幾乎是所有心理現象所特有的。現象性特征則是指,除了主觀性特征之外,某些心理現象往往還帶有鮮明的現象質(phenomenal quality)或現象特征。具有現象特征的意識經驗或心理感受,被統稱為感受質(qualia)。

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主觀性特征對于實體主義而言并不一定構成實質威脅,有可能構成實質威脅的是感受質所具有的現象特征。三種類型的實體主義目前均難以令人滿意地解釋清楚現象特征。有兩個實體主義方案近年來備受學界關注:現象概念政策(phenomenal concepts strategy)和實體主義版本的泛心論。前者目前面臨的一個主要質疑是,如何說清楚現象概念的認知機制。而後者目前遭遇到的一個主要質疑則是,難以解決“組合問題”(combination problem)。簡言之,現象概念政策的關鍵在于,指出了現象特征是人們在使用特定的現象概念時産生的某種認識論現象,并不一定具有任何形而上學上的實質地位。

由于現象概念政策并沒有涉及形而上學層面的具體情況,因而在實體主義與其反對者的争論中,它其實并不偏袒任何一方。一方面,對于實體主義者來說,堅持現象概念政策的好處在于,有望從認識論層面阻止其反對者(如二進制論者)對現象特征做出某種形而上學的“過度解讀”。困難之處則在于,要成功做到這一點,實體主義者就需要交代清楚現象概念何以如此特殊,在人們使用現象概念的認知過程中,究竟是如何産生現象特征的。也就是說,實體主義者有責任為現象概念的認知機制提供一種令人滿意的實體主義式說明。另一方面,對于其反對者而言,若想表明現象特征的确具有某種形而上學地位,即現象特征乃是某種形而上學層面有别于實體屬性的心理屬性,則需要論證現象概念政策是有缺陷的甚至是錯誤的。目前來說,無論是實體主義一方還是其反對者一方,都未能提供充足的理由,以表明自己的有關立場是完全合理的。對于實體主義一方而言,目前值得關注的一個方向是,如何深入形而上學層面嘗試做些具體工作,為搞清楚現象概念政策的認知機制做出必要鋪墊。

與現象概念政策不同,實體主義版本的泛心論通常認為,現象特征是某種宏觀心理現象或意識狀态,歸根結底是由一些微觀的基礎心理特征組合而成的。是以,在形而上學層面,這些微觀心理特征不僅具有基礎地位,而且與某些微觀實體特征一樣(如電子),也是普遍存在的。此外,這些微觀心理特征盡管是基礎的,但絕不可能孤立存在,總歸要随附于某些基礎的實體特征才能存在。由于這種觀點承認(宏觀)現象特征具有基礎層面的(微觀)心理根源,是以可以說是(當代)泛心論的一種類型。又由于這種觀點同時還承認,(無論是微觀的還是宏觀的)心理現象總是要随附于實體現象,是以它仍未脫離實體主義的陣營。這種觀點兼具了實體主義和泛心論二者的理論特點,因而被稱為“實體主義版本的泛心論”。不過,能否以及究竟該如何對宏觀現象特征的生成機制作出合了解釋,是一直困擾着實體主義版本的泛心論者的“組合問題”。

目前針對組合問題的處理方案多種多樣,大緻能歸入以下兩類。第一類方案直面組合問題,嘗試回應微觀心理特征組合成宏觀現象特征的具體機制。不難了解,這一方案沿襲了還原論的老思路。第二類方案則試圖避開甚至消解掉組合問題。其關鍵在于,一方面試圖揭示,組合問題的前提預設存在某種不合理性。比如,預設了解釋宏觀實體現象的認知模式同樣适用于解釋現象特征。另一方面則嘗試論證,在非還原實體主義的理論架構中,仍有望為現象特征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實體主義說明。可見,與第一種方案不同,第二種方案試圖提供的是一個非還原論的新思路。這兩類方案孰優孰劣、孰是孰非,目前未有定論,有待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下面,我們來看看心理現象的因果效力難題。該難題說的是,直覺上,大多數人不僅相信心理現象真切存在,而且還相信(某些)心理現象具有因果效力。如果實體主義者認為,隻有實體現象才具有真實的因果效力,且不打算忽視上述直覺,那麼似乎就不得不面臨如下麻煩:如果隻有實體現象才具有因果效力,又由于心理現象不是實體現象,那麼就能推出,心理現象不可能具有因果效力。是以,實體主義似乎難以做到,在堅持實體現象才具有真實因果效力的同時,還能保留住(某些)心理現象的因果效力。這就是擺在實體主義者面前的心理現象的因果效力難題。

關于因果效力難題,從根本上看可能還是出于這樣的原因:對心—身問題的考察終究要觸及形而上學領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屬性、因果性等),而現有的實體主義形而上學架構并不能為相關的深入讨論提供足夠的理論空間。是以,要最終令人滿意地解決心—身問題,就需要對心—身問題所涉及的形而上學基本概念作出進一步澄清,突破現有理論架構的局限,搭建一個更加堅實且足以容納相關讨論的新型實體主義形而上學。

最後,我們來看看位置難題。它說的是,如果實體主義是對的,那麼将要如何把心理現象安置在實體世界中。換句話說,位置難題的要點在于,對于實體主義而言,心理現象與實體現象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形而上學關系。不難了解,對于取消論和類型同一論(還原實體主義的一種)而言,位置難題并不構成實質威脅,因為二者都不承認心理現象是形而上學層面的真實存在。對于強随附實體主義(還原實體主義的另一種)和非還原實體主義而言,位置難題則是繞不開的。

關于位置難題,受康德的啟發,戴維森(Donald Herbert Davidson)最早提出了心物關系是一種殊型同一關系(token identity relation),并指出這與心物關系是(弱)随附關系并不沖突。沿着戴維森的思路,并借助當代形而上學中關于屬性的特普理論(tropes theory),海爾(John Heil)與泰勒(Henry Taylor)等人近年來構造了一個改進版的殊型同一論(token identity theory),即“有效力的質理論”(powerful quality view)。該理論目前備受關注,不但有望在非還原實體主義的架構内保留心理現象的因果效力,為位置難題找到一種令人滿意的可能解答,而且對于實體主義最終解決感受質問題也帶來了重要啟示。

規範性問題

這裡的規範性,是指倫理規範性。規範性問題說的是,實體主義原則上隻提供關于事物的描述性知識,而倫理知識則具有規範性的本質特征,然而僅由描述性知識推不出規範性的知識,是以實體主義似乎無法解釋倫理規範性的來源。該問題由來已久,可追溯到休谟對“是與應當”的二進制知識區分。休谟認為,描述層面的“是”與規範層面的“應當”之間存在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目前常見的回應可分為兩類:還原論方案和非還原論方案。

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做法是,從演化生物學或神經科學的角度,對倫理規範性的生物學根源加以解釋,又或者綜合當代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再加上改造某些宗教哲學資源,嘗試建構一種還原實體主義的倫理價值觀。這類還原方案統稱為“倫理學的自然化”,是将倫理主體和倫理事實看作純粹自然現象或實體現象,認為原則上可以采取某種還原的處理手段,把規範性的倫理知識還原成描述性的實體知識,因而本質上屬于還原實體主義進路。此外,近年來也有人嘗試從量子實體學的角度,來說明人類自由意志的微觀根源,即嘗試将宏觀的道德屬性或道德主體還原成微觀層面的非實體事實,因而這一方案也是還原論的。然而,與前述還原實體主義進路不同,由于承諾了某些非實體事實(如心理屬性或道德屬性)在微觀基礎層面普遍存在,是以後者本質上是某種微觀泛心論(micro-panpsychism)。

上述還原論方案目前面臨兩個主要困難。第一個困難是,倫理學自然化進路不但有違多數人的道德直覺,而且現階段也沒有得到足夠的經驗科學證據支撐。第二個困難是,上述微觀泛心論雖然不一定與實體主義相沖突,但是将是以面臨“組合問題”。

應對規範性問題的非還原論常見方案也有兩種。第一種方案是随附實體主義方案:一方面承認世界的基礎特征是實體的,另一方面又承認倫理事實和倫理主體的非實體特征。随附實體主義借助形而上學上的弱随附關系或其他關系(如實作、奠基)将二者相聯系,認為倫理規範性的來源是倫理事實,倫理事實總是随附于實體事實,但不能還原成實體事實,倫理學知識也不能還原成實體知識。這樣既守住了實體主義的底線,又為倫理規範性保留了一定的自治空間。第二種方案是殊型同一論方案:這一方案借鑒了當代心靈哲學中的有益資源,一方面認為倫理事實與實體事實并非不同,另一方面又認為關于同一個事實可以有兩套不同的詞彙(實體學詞彙和倫理學詞彙)。盡管特定的倫理學詞彙與特定的實體學詞彙之間具有共指稱(co-reference)關系,但二者之間原則上并不存在任何無例外的或嚴格的橋接律(bridge law),因而無法把倫理學詞彙還原成實體學詞彙。

非還原論方案目前面臨三個主要困難。第一個困難是,采取随附實體主義方案,需要具體說明道德事實與行動之間是否存在真實的關聯。第二個困難是,采取殊型同一論方案,需要為“一個事實/兩套詞彙”這一理論模型提供更多的認知機制說明,否則難免有特設性的嫌疑。第三個困難是,采取殊型同一論方案,還需要對道德事實的本質特征給予進一步解釋,并考慮如何避免陷入惡性的循環論證。

本文簡要梳理了當代實體主義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指出了值得關注的新發展方向。針對當代實體主義這一主流哲學基礎理論展開深入系統研究,有助于進一步夯實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地基,推進學科交叉的高品質發展。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人工認知對自然認知挑戰的哲學研究”(21&ZD061)階段性成果)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