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rchitect Inside I - 五年後的軟體界

    業界趨勢分析及對應的技術戰略

        張大磊 Ray Zhang        十幾年前的某一天,當微軟釋出Windows3.1作業系統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它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軟體公司,但是現在微軟還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軟體公司嗎?很難這樣說,因為經過重組後所有傳統軟體部門全部加入Business Division,另外又成立了Platform and Online Service Division和Entertainment& Devices Division,後兩個部門去年賺了一半的利潤。時間能改變的東西很多,是以如果能有對未來更好地把握,不管是對創業者選擇方向、對成熟公司制定戰略,還是對從業人員職業規劃,都有裨益。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我思故我在,我在需交流,希望能把我對這個業界趨勢的思考和大家分享。

    再看看國内,個人以為國内的軟體業界有點畸形。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系統內建商SI比獨立軟體供應商ISV更強勢的國度,而且中國有很多做着SI的事還以為自己是ISV的公司。從大面上看來,SI靠關系出單,ISV靠技術打市場,是以随着産業鍊的完善和國外巨頭的不斷***,部分SI必須通過對自己項目或解決方案的總結慢慢轉向成為研發産品的ISV,最終SI會剩下屈指可數的幾家,精通領域知識或者有深厚的行業積累;而ISV必須苦練内功完成由江湖草莽向知識型高科技企業的轉變,會有專人去緊跟趨勢做新技術,專人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和摸索前所未有的業務模式;ISV也需要找到更好的商業模式,不能局限于單純的賣license或者做Trail-Shareware。是以如果現在要成立一個拉單子做項目的小軟體公司,長大的機會會更加小。不管是SI還是ISV,都将經曆一個痛苦的過程,體會适者生存的殘酷。唯有成功轉型者将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有機會走出本土市場,具備世界級的競争力。何者為适者?做有潛力的市場、雇有潛力的人、用有潛力的技術的公司。

    未來的市場、技術會有什麼變化呢?人員應該怎樣準備呢?

    第一,運算資源還是會繼續遵守摩爾定律,十幾個月運算性能翻一番。當然有人可能會提到坊間流傳的比爾定律(摩爾定律×Windows新版本=常數),這并不是說視窗惡貫滿盈,而是反映了微軟的一個基本原則:盡量利用摩爾定律帶來的便利。很多人抱怨新版本.NET類庫的臃腫與Vista的執行效率,但沒有想想放在應用程式生命周期(ALM)中這才是開始,也許5年後還有人在用Vista,正如現在還有人在用Windows98,如果Vista從設計開始就盯着剛上線就在目前硬體條件下跑的飛快,那之後若幹年的計算能力改進就會被浪費。同樣,ISV在研發軟體的時候一定要規劃好ALM,盡量利用摩爾便利,盡量使用新技術,免得應用還沒做出來就已經新人變老人,過一兩年就老的不行了需要馬上更新做新版本疲于奔命了。關于運算資源,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在這一代架構中單個CPU核的主頻增長已經基本到達極限,要增加運算性能隻能靠多核、多CPU。對ISV/SI來講,很多人沒有以上到這一點帶來的重要問題:現在很多應用不是基于多核的!微軟在VC++2008中最顯著的更新之一就是增加了一堆并行計算的API、并行編譯支援,在LINQ,函數計算等方面都在做并行的東西,因為未來的應用就是這個局面。目前的大多數開發人員都需要在多線程、并行計算方面補充基礎知識,因為盡管包括微軟在内的廠商都在努力,但在Compiler層面解決的問題并不是runtime的全部。現在高性能并行運算的擴充勢頭非常迅速,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第二,非PC裝置如智能手機等正在變得聰明、變得強大、變得普及。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能将中國大多數的PC計算遷移到移動聯通手機上來,必将成為下一個微軟。沒有人能預料比PC多幾十倍的計算裝置潛力有多大。随着PC軟體的發展進入一個巅峰,百尺竿頭再進一步難度加大,而非PC計算裝置行業的ISV面臨着更大的機會和更少的競争對手。目前已經有一些PC軟體商給自己的産品或解決方案中加入移動裝置支援,但還是屈指可數的幾家。除了智能裝置之外,嵌入式裝置也在屏蔽底層實作抽象通路依賴降低程式設計門檻,形成産業布局,在小到電子表大到智能機器人和衛星的各個場合攻城略地。這些都将是開公司找工作的好方向。

    第三,帶寬在不斷增加。這個看似不大的改變也将帶來深刻的變革。帶寬變大将帶來網絡上的過路費降低車流增加,更豐富的應用如視訊會議等将湧現。但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比起由此引發的整體業界由C/S變B/S的趨勢來算不了什麼。我們并不是說應用程式由C/S變B/S,而是說計算資源正在集中。現在我們人手一台PC,有CPU有硬碟有記憶體,每天24小時多少在開機多少在高負荷運轉?多少人嫌慢多少人丢資料多少人買一條條的記憶體?因為原材料是有限的珍貴的,是以為了迎接以後更大規模的運算,運算資源應當盡可能集中盡可能高效運轉,正如家家水窖到水庫自來水管般完成C/S到B/S的轉變。這也就是微軟和Google各自買地買水庫修建自己多個足球場大小超級計算中心的初衷,随着資源的集中化,軟體的按訂閱租用将變得普遍,這一切都是以帶寬的增長為基礎的。軟體公司和架構師也需要考慮在自己下一代産品中如何利用到帶寬帶來的便利,傳統軟體公司也需要考慮象網際網路公司一樣重新設計自己的産品。

    第四,軟體與服務的結合将迫使ISV重新站隊。S+S并不象SOA,Web2.0那樣聽一下試一下炒一下也無傷大雅,而會決定軟體企業的生死,包括微軟在内。以後很多的軟體将不再直接定制後部署給使用者,随着整個軟體業界完成由作坊向流水線的轉變,會采取如下的流程:一些ISV做研發,研發後的可以on-premise部署也可以被host,研發完成後傳遞提供基礎軟硬體的Hosting公司提供服務,由專業服務計費、授權公司提供類似SLPS、使用者行為分析規劃的公司,由另一些hosting服務的系統內建商來composite五花八門的服務,供最終使用者使用,同時有咨詢與市場研究公司研究趨勢。整個軟體業界也會從此協作分工,正如傳統行業一樣,基本結束垂直領域競争,各司其職水準高度競争垂直高度合作,通過專業分工降低機關成本提高整體利潤。幾十年前醫療行業如果有人聽說這樣的場景肯定覺得不可思議:有研發藥品的廠家,有醫藥經銷公司賣給醫院和藥店,再通過個性化的診斷composite一張處方給最終使用者,但現在大家都覺得很正常,就應該這樣,已經基本沒有藥廠直接賣給患者,醫院也徹底和藥廠結束了無序競争。S+S的到來是軟體發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帶來站隊洗牌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機會。現在已經有很多公司在尋求能透徹了解S+S戰略并能從架構角度重新設計符合趨勢的軟體。到現在為止很多人,包括很多微軟内部天天宣講S+S的人,沒有透徹了解這個戰略的曆史重要性,僅以為是個空洞的口号。個人覺得近年來在SOA理念層面微軟由領跑者變成了落後于競争對手,但這隻是棋局中的一步,最終的目标就是在S+S中取勝,在這一點上微軟是領先的。在Architect Inside系列中我會專門寫一篇短文從實踐角度闡述一下對S+S的了解。

    第五,數字化與虛拟化加劇。随着機械工業化和電子化基本完成,數字化将全面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将會發生變化,同時帶來豐厚實惠的數字經濟。為了降低硬體和維護成本,虛拟化将承擔越來越多的任務。包括伺服器虛拟化、終端虛拟化、虛拟化叢集成雲、虛拟現實等多個層面。目前認識到數字化的公司和個人不少,但認識到虛拟化的卻不多,從投身新産業的角度來講這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方向。從Single Server到SoftGrid Virtulization到Grid Computing到Cloud到足球場,更高層級的計算能力将帶來更大範圍的服務提供控制權和實作更大野心的能力,也将成為S+S隊列中hosting廠商搭建基礎設施和研發ISV設計軟體架構經常考慮的問題。

    以上的五點是全球的趨勢,而且可以看出五個趨勢之間是互相密切關聯的。作為中國的軟體企業,面臨着更大的機遇和更強的挑戰。大家越來越清楚,基礎的制造業頂峰已隐約可見,服務業随着計劃生育帶來勞動力的減少已難與印度越南競争,中國複興必須要領銜有高度競争力的低能耗低機關成本高利潤産業,資訊産業将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政府支援和巨大的國内外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從業人員終将從數量和品質上超過發達國家,中國軟體企業終将開始建設符合自己國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論、更高層級的設計工具、行業規範、一體化的産學研,最重要的是從業人員終将摒棄自卑與浮躁建立世界一流的自信心和團隊創造精神。如今很多人抱怨新東西越多越快,也有很多人年紀輕輕知道一些就挂牌僞裝專家,很多人不願意好好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準備三十以後轉型轉行,這個現象會在近十年内得到改觀。在中國軟體企業深刻參與全球競争、走出國門的同時,将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有更多有膽有識的兄弟姐妹以持續的激情和熱愛投身于此,能不畏浮雲遮望眼付出更多的艱苦和努力,按照自己的需求細心深入鑽研需要用到的各種技術,去蕪存菁,吸收别人的長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自己的智慧創造這個星球上最優秀的軟體與服務,抛棄自視清高,積極開放合作,此時國内的高端咨詢等利潤優厚的市場也将成熟。

    弄潮兒向潮頭立,請擁抱未來吧!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zhangdalei/55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