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市盈率?什麼是動态和靜态市盈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199381.html

08-9-18

市盈率是一個反映股票收益與風險的重要名額,也叫市價盈利率。它是用目前每股市場價格除以該公司的每股稅後利潤,其計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股票每股市價/每股稅後利潤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每日行情表中,市盈率計算采用當日收盤價格,與上一年度每股稅後利潤的比值稱作市盈率Ⅰ,與當年每股稅後利潤預測值的比較稱作為市盈率Ⅱ。不過由于在香港上市公司不要求作盈利預測,故H股闆塊的A股(如青島啤酒)隻有市盈率Ⅰ這一項名額。是以說,一般意義上的市盈率是指市盈率Ⅰ。

一般來說,市盈率表示該公司需要累積多少年的盈利才能達到目前的市價水準,是以市盈率名額數值越低越小越好,越小說明投資回收期越短,風險越小,投資價值一般就越高;倍數大則意味着翻本期長,風險大。美國從1891年到1991年的一百年間,市盈率一般在10~20倍,日本常在60~70倍之間,我國股市曾有過成千上萬倍的個股,但目前多在20~30倍左右。必須說明的是,觀察市盈率不能絕對化,僅憑一個名額下結論。因為市盈率中的上年稅後利潤并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現在的經營情況;當年的預測值又缺乏可靠性,比如今年就有許多上市公司在公開場合就公司當年盈利預測值過高一事向廣大股東道歉;加之處在不同市場發展階段的各國有不同的評判标準。是以說,市盈率名額和股票行情表一樣提供的都隻是一手的真實資料,對于投資者而言,更需要的是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不斷研究創新分析方法,将基礎分析與技術分析相結合,才能做出正确的、及時的決策。

市場廣泛談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靜态市盈率,即以目前市場價格除以已知的最近公開的每股收益後的比值。但是,衆所周知,我國上市公司收益披露目前仍為半年報一次,而且年報集中公布在被披露經營時間期間結束的2至3個月後。這給投資人的決策帶來了許多盲點和誤區。

動态市盈率,其計算公式是以靜态市盈率為基數,乘以動态系數,該系數為1/(1+i)n,i為企業每股收益的增長性比率,n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存續期。比如說,上市公司目前股價為20元,每股收益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為0.28元,成長性為35%,即i=35%,該企業未來保持該增長速度的時間可持續5年,即n=5,則動态系數為1/(1+35%)5=22%。相應地,動态市盈率為11.6倍即:52(靜态市盈率:20元/0.38元=52)×22%。兩者相比,相差之大,相信普通投資人看了會大吃一驚,恍然大悟。動态市盈率理論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資股市一定要選擇有持續成長性的公司。于是,我們不難了解資産重組為什麼會成為市場永恒的主題,及有些業績不好的公司在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支撐下成為市場黑馬。

與當期市盈率作比較時,也有用這個公式:動态市盈率=股價/(當年中報每股淨利潤×去年年報淨利潤/去年中報淨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