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俗語展現了中國人對春節團圓的期待。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出門在外的遊子陸續踏上歸家的路途,彙入春運的浪潮之中。在這場号稱一年一度的“人類最大規模周期性遷徙”之中,你有沒有好奇過究竟是誰在路上、Ta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他們的行為有什麼規律?

下面,個推大資料帶你找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一線城市人口遷出持續上升 ,中心城市對周邊人力資源吸引力強

近年來,中國城市化程序加快,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周邊人口集聚于地區中心城市的情況出現。春節前,大量人口從城市遷出回到家鄉,熱門人口遷出城市集中在北上廣深及杭州等一線或準一線城市。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據個推大資料顯示,對比2月1日至2月8日春運期間城市每日人口的遷出數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深圳在此期間的遷出人口始終高于其他幾個城市,成為春運前期“瘦身”最多的城市;北京前期遷出人口數量相對較少,但在2月5日後超越廣州成為遷出人口數量第二多的城市;而杭州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比,人口遷出的趨勢類似,但總量相對較低。

杭州作為準一線城市,目前在人口基數和吸納外來人口上與一線城市還有差距,但近年來杭州的城市競争力持續提升,是國内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其在經濟發展、城市化和吸納外來人口等方面的未來表現值得期待。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那麼,從北上廣深杭等城市遷出的人口到了哪裡呢?

個推大資料顯示,2月1日至2月8日期間,北京的遷出人口主要流向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黑龍江等北方省份;上海的遷出人口主要流向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周邊省份;廣州的遷出人口主要流向廣東省内和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等周邊省份;深圳的遷出人口主要流向廣東省内和湖南、廣西、江西、湖北等周邊省份;杭州的遷出人口主要流向浙江省内和安徽、江西、江蘇等周邊省份。

整體來看,春運前期,各城市遷出人口主要由省内和周邊省份承接,這從側面也說明了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的人力資源具有吸引力,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周邊大區域的發展。

二、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旅客流量漸升

對比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幾個主要機場和火車站的人口熱力圖(截取各地每日人群聚集度均較高的16:00時刻畫面),反映出這些交通樞紐中的人群聚集情況。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北京南站人口熱力圖2.01-2.08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首都國際機場人口熱力圖2.01-2.08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上海虹橋機場及虹橋火車站人口熱力圖2.01-2.08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廣州火車站人口熱力圖2.01-2.08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廣州白雲機場人口熱力圖2.01-2.08

從以上人口熱力圖可以看出,從2月1日春運正式開始,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交通樞紐的旅客流量每天都在逐漸增加。特别是火車站的旅客流量上升明顯,通過鐵路出行的旅客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三、75%以上遷徙人口為80後、90後 ,大城市更吸引年輕人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個推大資料顯示,2月1日至2月8日期間從五大城市遷出的人口中,18-24歲和25-34歲這兩個年齡段的人口占據大多數。

北京遷出人口中,這兩個年齡段的占比之和達到76%;上海遷出人口中,這一比例為77%;廣州遷出人口中,這一比例為76%;深圳遷出人口中,這一比例為75%;杭州遷出人口中,這一比例為77%。

這一部分人群恰好對應我們經常提到的80後、90後等年輕人群。一線城市氛圍開放、機會多、收入高、生活方式多樣,對年輕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讓他們留下來成為城市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到了春節時,這些年輕人就成為春運返鄉的主力軍。

四、買票是春節回家頭等大事 1月訂票類App活躍

據交通部預計,從2月1日至3月12日的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将達到29.8億人次。面對“人類最大規模周期性遷徙”,你會不會擔心搶不到回家的車票、機票呢?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百度指數顯示,從1月1日開始,火車票、機票的搜尋熱度呈現上升趨勢,至1月15日達到關注高峰後逐漸下降,而汽車票的關注度則始終呈現緩慢上升趨勢。由此看來,買票仍是春節回家的頭等大事,為買票操心的小夥伴不止你一個人。

人口流向資料_個推大資料解讀春運:原來五大城市的人口流向這些地方!

據個推大資料顯示,12306、攜程、飛豬、藝龍、去哪兒旅行、同程旅遊等出行訂票類App的活躍情況與網民對“購票”的關注程度呈現正相關。

自1月1日開始,訂票類App的日活躍度開始上升,1月7日達到第一個高峰、1月11日達到第二個高峰後逐漸下降,但整體看來始終保持在較高水準。由此看來,整個1月到2月8日,訂票類App表現較為活躍,成為使用者在春運期間的常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