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參考自《大象UML》

UML可視化是通過視圖來展示的。每一種視圖都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個軟體産品進行展示。描述軟體和描述現實世界一樣,一方面我們需要描述系統的結構性特征,結構決定了這個系統能做什麼;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描述系統的運作時行為,這些行為特征決定了系統怎麼做,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把系統描述清楚。

UML中,結構性特征是用靜态視圖來表達的,行為性特征使用動态視圖來表達的;

靜态視圖主要有業務用例圖、業務用例實作視圖、概念用例視圖、系統用例視圖、系統用例實作視圖、類圖、包圖;

靜态視圖就是表達靜态事物的,它隻描述事物的靜态結構而不描述其動态行為。

動态視圖主要有活動圖、狀态圖、時序圖、協作圖;

靜态視圖---用例圖

用例視圖是用來展示actor與用例的,是以前提條件是actor和用例已經擷取,但實際中,繪制用例視圖和發現用例都是并行,一邊發現一邊繪制,用例視圖的繪制是根據不同的角度來進行繪制的,一般來說有一下用例視圖

1、業務用例視圖

業務用例視圖使用業務主角和業務用例展示業務模組化的結果,多數情況下,業務用例視圖要從業務主角和業務子產品兩個視角進行展示。

業務主角視角下的業務用例視圖,例如bu_借閱人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借閱人視角下的業務用例

業務子產品視角下的業務用例視圖

這個視角有利于從業務的完整性角度出發,檢查完整某個業務的所有業務主角和業務用例是否已經齊全、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其他視角,在模組化的過程中,還可根據實際需要從更多的視角來繪制業務用例視圖,例如可以從部門的角度繪制一個部門所參與的全部業務用例視圖,或者從一個重要的業務實體生命周期角度繪制業務用例視圖。

總結,在模組化過程中,每當需要展現某個方面的視角時,都可以将擷取到的業務主角和業務用例利用用例視圖展示出來,不要拘泥于某幾個固定的形式。

業務用例實作視圖

業務用例實作視圖展示業務用例有那些實作途徑。業務用例是業務需求,而業務用例實作則是業務的實作途徑。

建議不論業務用例有一種還是多種實作途徑,都應該繪制業務用例實作視圖,因為用業務對象和業務過程來分析描述多個實作途徑,會發現其中有重疊的過程和複用的對象,這是是抽象概念用例的重要來源。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抽象概念用例視圖

抽象概念用例視圖用于展示從業務用例中經過分析分解出來的關鍵概念用例,并表示概念用例和業務用例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這些管理有擴充、包含、精化。

概念用例視圖不是必需的,如果業務用例視圖較為複雜,繪制概念用例視圖可以更準确的了解業務用例。

對于概念用例視圖來說,一般是以業務用例為單元展示的,即将視圖名稱為命名為業務用例名稱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系統用例視圖

系統用例視圖展示系統範圍,系統用例視圖就是系統的開發範圍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借閱圖書系統用例視圖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系統用例實作視圖

類圖:概念層類圖、說明層類圖、實作層類圖

概念層類圖用于業務模組化階段,通常這個階段類圖是以領域模型圖,即業務實體圖來表示的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說明層類圖位于概念模型階段,這個階段,類圖是以分析類和分析模型圖展示,這個層次的類圖考察的是類的接口而不是實作,不必關心代碼實作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實作層類圖位于設計階段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動态視圖:活動圖、時序圖、狀态圖

活動圖分為用例活動圖和對象活動圖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用例活動圖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帶有對象職責的用例活動圖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時序圖:業務模型時序圖、概念模型時序圖

繪制業務模型時序圖要注意,

第一,以達成業務目标為準則

第二,這個階段處于業務階段,使用的描述語言應當采用業務術語

第三,這個階段的時序圖表達的内容會對将來的分析設計帶來幫助,但相對于編碼還是很粗略

概念階段的時序圖采用分析類繪制,目标同樣是實作業務用例,但由于分析類本身代表了系統原型,是以這個階段的

時序圖已經帶有計算機了解。

概念用例時序圖通常是依據業務模型場景圖繪制的,它将業務模型場景用分析類重新繪制一遍,這樣既保留了實際業務需求,又得到了計算機實作的基本理念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網上購物業務模型時序圖

走上進階的路徑(三)----UML中的核心視圖

購物概念模型時序圖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