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期待是沖突之源

      人處于社會之中,社會賦予了個人各種各樣的身份,于是你擁有了父母,你擁有了家人,你擁有了親戚,你擁有了朋友,你有了同學,你有了老婆,孩子以及家庭,随着參加了工作,你有了同僚,你有了你的人際圈子,每種人際圈子都有種不同身份的群體,如果你不屬于這個群體,你必定融入不了。而在各種各樣的關系中,有些關系能夠賦予你力量,但是有些關系卻帶給你負面的能量,例如童年受到的威脅導緻心靈産生的陰影,例如拼命比較的同學,争權奪位的同僚,關系總是在哪裡,看你如何利用,能帶來正面或者負面不在于他人,而在于自己,因為别人帶來得隻是一個動作,一種形式,最終産生影響傷害到自己的還是自己的内心,猶如将一滴墨水放入水杯,水杯都會變成黑色,但是滴入大海,根本不會對大海造成任何的影響,這就是給予者與接受者,由個體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影響。但是現實生活就是這樣,我們往往去拼命的建立關系,然後又拼命的從建立的關系中産生傷害,最後又拼命逃避這段關系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那麼我思考的就是,到底是因為什麼讓自己受到傷害,如何能讓自己成為大海而不是成為杯子?除了實體傷害以外的任何傷害如何給你造成了真正意義的傷害,我覺得那都是個人的問題,自己沒有辦法處理好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系。

        我個人認為期待是沖突的根源,你對他人有了期待,由于這種期待與實際的落差造成了這種痛苦。

         人總會對他人抱有期待,你對自己的父母,你要求你父母提供上學的花銷,你要求他們提供結婚的房子、金錢等等,你認為這是應該的,因為這個社會都是如此認為的,為什麼?如果父母提供不了你所要的需求那該怎麼辦?如何的父母說他們不願意提供你所需要的,需要你自己去努力擷取你該怎麼辦?你該如何思考?你對你的朋友也有期待,你認為朋友應該按照你要求的方式來對待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圈子,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你生命中的朋友,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沒有應該與不應該,你如果認為你給予一個朋友莫大的幫助,他們就應該要銘記于心,他們就應該要立即回報,這是不太現實的,這個社會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這點。你在工作中,你會對你的上司,你對你的下屬,你的同僚有各種的期待,你會認為他們要向你想象中的那樣去做好事情。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所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都是相反的。我還記得當初追求女孩在的那種撕心裂肺,我認為我已經無條件的對别人好了,把自己獻出給她,完全的不保留的,可是沒有得到回報,你改如何辦?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你會對現實生活中所有的關系都有所期待。

       期待回報取決于别人,而不是自己,你是無法掌控他人的回報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是按照法律,按照信仰就可以劃厘清楚的,你給了别人一個甜棗,别人可能給你一個拳頭,你付出一段真愛,你獲得的竟然會是看不起和貶低,你在工作中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身體健康來做好事情,獲得到的是漠不關心,上司們隻是關心于事情是否做完。你默默的付出,怕得罪 别人,最後得到的必定是因為你膽小,你沒用的看待。因為每個人處理事情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做事情的結果都是會往自己有利的一面去進行,而你的期待,也許往往是别人怕失去的,别人沒有的,别人也怕失去的,不敢給予的。你可以通過去觀察他人的性格去預測他人的結果,但是預測的結果也往往不會如你所料。人就是這樣的,很難預測。

       期待的事情往往是從自己出發,而不是你們的共識,不是共識就可能會存在差異,就必然會引起後面的沖突,是以,在有期待前,盡量有共同的共識。其次,當你的期待信号發送出去後,他人也往往不會去滿足你的欲望以及需求,這是因為人的内心,人都有比較之心,都有仇恨之心,而這種心态在中國文化中特别的明顯,即使别人能夠輕而易舉的幫你把事情做到你想要的結果,但是别人不會去做到,特别是你的敵人或者你的競争對手,哪怕是很好的朋友,也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也許你的朋友就會在你喜歡的女孩子面前說你壞話而導緻你追女孩子不成功,也許你升職的機會因為你一直敬重的上司搞鬼而失去機會,人心叵測,一般隻要是對别人的期待,特别是那種要求别人改變自己來迎合你的需求的期待,那往往是絕對會失敗的。

       期待失敗,則痛苦就會産生,當然這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能夠承受這種失敗的期待,有些人就會着急,就會上火,就會生氣,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整個人生就會被一個小小的期待而整的一團糟。特别是親人,你對親人的期待總會比普通朋友要多,親人往往會滿足你的欲望以及需求,但是很多時候沒有滿足,則會發生大的沖突,吵架,謾罵什麼的都會過啦。很可怕。期待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對待這種期待失敗的落差的态度可怕,你為什麼要生氣,你為什麼要覺得不舒服,你為什麼要将自己的情緒掌控在他人手上,你自己為何不能主要自己的情緒,将情緒遙控器掌握在自己手上,唯一的方法那就是面對失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