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美鐵路”畫卷中的溫情一筆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中國青年網吉首8月5日電 (記者 梁文豔)近日,“發現最美鐵路·走進大美張吉懷”網絡宣傳活動發現團從懷化鐵路樞紐出發,深入鳳凰古城、吉首東站,了解職工服務旅客,護航高鐵的幕後故事。最美鐵路美在哪?美在鐵路人的責任擔當裡,美在一抹笑容裡,美在一句真誠的問候裡……

用責任诠釋“最美”含義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鳳凰古城站候車大廳裡歌聲悠揚,吸引了候車旅客們的圍觀。站長汪吟蔚彈奏着古筝,帶領一群職工,為旅客表演“文藝快閃”。

“最美鐵路”畫卷中的溫情一筆

鳳凰古城站站長汪吟蔚帶領職工給旅客表演“文藝快閃”。中國青年網記者梁文豔 攝

汪吟蔚告訴記者,鳳凰古城站經常會演一場“文藝快閃”,讓身在旅途的旅客感受濃濃的文化氛圍,“文藝快閃”節目目前已經成為站裡的一道常态化鐵路服務風景。

“最美鐵路”畫卷中的溫情一筆

鳳凰古城站站長汪吟蔚(右一)接受發現團采訪。中國青年網記者梁文豔 攝

汪吟蔚是一位90後,是從軍營中走出來的女兵,她被評為2022年度全路“火車頭獎章”。自2011年退伍後,汪吟蔚從客運員、售票員、客運值班員一步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站長。退伍不褪色,她一言一行都帶着軍人的雷厲風行,有着軍人的那股獨特“勁兒”。 在一次當班時,一名5歲的小朋友不慎被糖果卡住喉嚨,呼吸困難。職業素質過硬的汪吟蔚當機立斷,一把抱起孩子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法施救。經過3分鐘的急救,小朋友終于将糖果吐出。

一名職工告訴記者, “今年春運期間,進站口一名孕婦即将臨産。我們站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沖向進站口,組織人員取來被褥鋪墊在地上,使用屏風、被單等物品圍起了臨時 ‘産房’,孕婦最終順利生産,站長接過新生兒抱至救護車護士手中時,我看到她哭了。”

為提升車站客運服務整體品質,汪吟蔚牽頭成立了志願者突擊隊,推行發放“重點旅客服務卡”服務措施,為“老弱病殘孕”等特殊重點旅客提供購票、進站引導、優先進站、輪椅接送、搬運作李、重點幫扶等溫馨服務。

近一年來,鳳凰古城站共組織突擊活動15次,發放服務卡500餘張次,幫扶重點旅客300餘人次,收到錦旗20面,接到旅客表揚電話130餘次,收到旅客感謝信30餘封。

見證鐵路服務溫情

吉首東站是張吉懷高鐵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的一座車站 ,車站站房建築立面造型由4個巨型結構“玉樹”撐起整體,猶如四棵枝葉繁盛的大樹,樹冠連成蔭,給人安全溫暖之感,襯托出“四平八穩、福蔭湘西”的站房設計主題。

“最美鐵路”畫卷中的溫情一筆

吉首東站職工在車站進站口外擺起攔門酒,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中國青年網記者梁文豔 攝

記者随發現團走到二樓大廳正中間,隻見一群身着苗族服飾的姑娘們正表演着苗鼓。吉首東站的一名職工告訴記者:“表演苗鼓的姑娘是吉首東站的職工,每逢重大節日,旅客都會欣賞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攔門酒和苗鼓表演,為候車的旅客營造氛圍,讓旅客體驗苗族人民的熱情好客,也拉近與旅客的距離,提升綜合服務水準。吉首東站自開通以來,一直緻力将吉首東站打造成出行便捷、服務優質的現代化高鐵站。”

“最美鐵路”畫卷中的溫情一筆

吉首東站職工正在表演苗鼓。中國青年網記者梁文豔 攝

記者采訪得知,吉首東站另外一大特色服務就是“三語”服務,即漢語、苗語和英語。吉首東站所處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州總人口達28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96萬人。苗族等少數民族仍然保留和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首東站立足對本地少數民族旅客重點服務,開設苗語小課堂,精準提供苗語服務,組織黨員服務隊、團員青年志願者加強對未乘坐過高鐵的苗族旅客購票指導。目前,吉首東站苗語小課堂已上課100餘課時,接受苗語學習人次超過500人次,苗語服務旅客1000多人次。

“最美鐵路”畫卷中的溫情一筆

吉首東站職工吳晗正在用苗語和旅客溝通。中國青年網記者梁文豔 攝

吉首東站黨總支書記王建偉告訴記者:“‘三語’服務是我們職工們自發組織的一個活動。湘西州少數民族占比達80.5%,苗族等少數民族仍然保留和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特點,站裡的職工大多是本地的,有苗族、土家族,他們之間互相溝通學習一些當地的語言,也利用業餘時間學習英語,将特色服務與少數民族特色相融合,為有需求的外籍遊客以及少數民族旅客提供‘三語’服務,讓更多旅客感受到特色服務的溫度,這樣交流沒有障礙,就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每一位旅客。”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