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作者:王新喜

空間最近幾年,你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隔段時間就會引發一陣讨論。

在這背後相伴而生的是,今年的朋友圈徹底安靜了,過去年年都有的刷屏熱點,今年徹底沒有了,安靜的可怕。

在過去,很多熱點事件發生總能被朋友圈全網刷屏,然後在全網引爆,形成巨大的話題熱度。但在今年,朋友圈也幾乎錯失了大部分全網熱議的公共話題,這意味着朋友圈可能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時刻。

微信崛起的背後,媒體屬性是它的重要底層價值所在

在微信崛起後的幾年,人們曾經一直在讨論微信到底什麼,它與QQ有什麼差別,從它的發展曆程來看,從朋友圈、微信公衆号、微信支付、微信小程式、視訊号等功能擴充路徑來看,它也從來沒有僅僅把自己局限在社交軟體領域。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但可以明顯的看到,随着微信的發展,它的新媒體屬性越來越濃。有一次在探讨的時候,筆者的一個朋友指出:微信其實是國内最大的新媒體。

這其實就一語道出了微信的媒體屬性,它是一個熱點事件的發酵地,通過微信朋友圈的病毒式傳播規律,很多重大事件都會在微信公衆号+朋友圈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并快速傳播出去。

朋友圈刷屏,過去也一度成為判斷公衆号爆款文章的一個重要标準。在過去有很多爆款文章曾經在朋友圈刷屏過,并引發了公衆熱議并且推動了事件的走向。

但最近幾年,這類爆款也越來越少,筆者比較有印象的朋友圈刷屏文章還是停留在2020年的《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

這篇文章講述了外賣平台算法系統和騎手實際工作的諸多沖突,展現了騎手為準時送餐要經曆的諸多不易,這篇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并引發了輿論,美團外賣效率低問題而受到了很多使用者的負面評價,也推動了美團在此後優化了算法機制,以此有效提升騎手運送效率。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每年都有大量的朋友圈刷屏事件火爆出圈,成為全網熱議話題,或者說其他話題在朋友圈被進一步引爆,推向高潮,在去年,這種情況并未完全消失,比如2022年現象級的微信刷屏傳播案例有很多,比如新東方董宇輝直播帶貨,劉畊宏跳操,奧迪《人生小滿》、羊了個羊等等。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朋友圈裡無刷屏熱點:是朋友圈滑坡的真正轉折點

但今年的一個反常是,朋友圈裡幾乎再無群體參與的熱點話題,但今年的熱點事件其實是非常多的。從近期來看,河北水災、室溫超導,雲南導遊威脅乘客事件、近期《封神》等熱門電影、預制菜引發熱議等。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從遠的來看,成都高鐵掌掴門、挖呀挖黃老師事件火爆出圈、五一排隊女子平移事件、chatgpt、深圳統租房、川大張薇事件等引發了全網熱議,在各大網際網路平台持續發酵。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微信公衆号雖然有很多文章在撰寫這些熱門話題,但朋友圈幾乎沒有多少人讨論,朋友圈已經很少有過去那種能夠引爆熱門事件的群體狂歡了。

筆者在5月份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挖呀挖黃老師的走紅與争議:一場取悅中年男人的流量狂歡》,在微信公衆号評論裡,有讀者說:幸好挖呀挖是從公衆号看到的,朋友圈沒人談,說明了朋友圈品質過關。我回複她說:這不是說明朋友圈品質過關,而是看朋友圈刷朋友圈的人少了,朋友圈的活躍度在下降。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這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即朋友圈不再承擔社會熱門話題發酵的第一陣地。

當朋友圈裡無熱點,可能才是朋友圈滑坡的真正轉折點。

為什麼沒有人在朋友圈聊社會熱點事件了?

從近兩年來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了已經成為一個時不時被提起的話題。而朋友圈活躍度下降,其實是很多人對于發朋友圈有了太多的顧慮。

在最初的時候,微信朋友圈是一個新鮮事物,大家都是無所顧忌的發自己的生活動态以及所思所想,活躍度非常高。以至于馬化騰當年做出判斷:微信與微網誌的競争已經結束了。2020年,騰訊最終關掉了騰訊微網誌。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但到後來,朋友圈的好友多了,人們開始有了人設上的包袱,要考慮親戚、朋友、同僚、同學還有因各種原因而加上的半生不熟的陌生人看了朋友圈之後,會有什麼想法,每次發朋友圈都會斟酌再三。

是以,很多人發朋友圈都有很多分組,但分來分去,會發現有時候一條朋友圈會再三考慮是否不該讓哪些人看到,這種糾結猶豫一多,就開始反思,我發朋友圈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還是取悅别人?

漸漸的,朋友圈成了一種心理負擔的時候,它的社交屬性、體驗也不再友好了。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當然,歸根結底,源于人本身的複雜性,人的複雜性需要網際網路産品與時俱進,做出改變的,但說到底,如何适應人的複雜性,放到朋友圈這個産品場域來看,是很難的。

而朋友圈為何會變得這樣,首先是我們其實隻是想向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與狀态以及幸福時刻,但有時候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的想法是不在一條平行線上,你的分享,在他人看來是一種炫與秀,因為人本身是愛攀比的,一旦攀比,就會喪失生活的幸福感。這讓許多人是以而不再關注朋友圈,或者減少刷朋友圈的頻率。

其次是,在過去,一般被刷屏的文章,都是品質過硬的優質好文,但如今,很多因營銷屬性轉發在朋友圈的文章,内容品質參差不齊,這導緻很多使用者對于一瞬間被分享出來的文章,都喪失了點選與閱讀的欲望。

如果從好内容的标準來看,朋友圈的弱點是缺乏算法篩選機制,去篩選出真正的優質内容,把低質的内容過濾掉,才能形成更加優質的閱讀體驗,提升朋友圈的内容品質。

但從目前來看,朋友圈依然是去中心化的模式,沒有管理,沒有篩選機制,沒有優質内容的推薦機制,導緻朋友圈成為營銷的陣地,漸漸地,劣币驅逐良币,生态漸漸失序,朋友圈活躍度逐漸下滑。

朋友圈的大危機:人們不再在朋友圈參與社會公共熱點讨論

當然,這背後的原因依然與人性有關。我們發現,近年來的朋友圈已經逐漸小圈子化,單一化,有的是修飾過的溫情脈脈的自我展示,沒有真實的自我展現。

而朋友圈也不再适合讨論那些具備很大争議、尖銳性、情緒化的話題。比如像今年的很多熱點,比如厭童症等,每一個都是有争議的,你支援什麼,反對什麼,都可能與自己的朋友意見與觀點相左,可能是以而與朋友發生激烈争論與争吵,導緻關系受到影響。

徹底安靜了,朋友圈的真正危機,正在到來

是以,對于那些非常有争議性的話題,人們漸漸減少了朋友圈分享的頻次,也不再參與讨論,這導緻朋友圈不再成為熱門話題發酵地,它所承擔的輿論引導以及對重大社會問題走向良性解決方面的作用漸漸不再。

如前所述,媒體屬性其實是微信的一個重要的屬性,這個重要的屬性缺失的時候,它可能就不再能激活人們的參與感了。

而人們通過朋友圈這種社交平台參與社會公共事件,曾經是朋友圈的一個重要功能與使用者需求,這個需求的降低,說明朋友圈非常重要的一個社會價值已經缺失了。

朋友圈的真正價值在于,通過對熱點事件的群體參與,去推動社會的改變與進步,而朋友圈在很多熱點事件的失語與沉默,意味着社交平台的一大重要媒體屬性與公共價值功能正在喪失。

如今朋友圈的這種安靜,其實有點過去QQ空間衰落的前兆之感了,曾經非常熱鬧的QQ空間,在于它的真實與真誠,它的衰落,在于人們的分享陣地轉移到朋友圈,如今朋友圈這種安靜的氛圍,才是朋友圈真正的大危機所在。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