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USE sles11安裝配置

安裝SUSE sles11的過程記錄,分享給有類似需要的朋友,同時備忘。

    安裝過程比較簡單,值得一提的是,sles11有兩張dvd,如果隻是安裝,dvd1(2.7g左右)就足夠了。另外,安裝過程中我選擇了直接禁止防火牆,個人開發使用,沒有必要同時可以省卻很多配置麻煩。

    安裝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基本沒有出現意外,一路順風的完成并進入桌面,開始以下配置:

(1) 開啟網絡服務

    suse 預設使用ssh做telnet登入,同時沒有開啟ftp,是以需要修改一下。

    直接yast2 -> xinetd, 預設是禁止,修改為啟動。

    然後選需要的服務,有些需要安裝,好在都是安裝盤的源裡面帶有的。

    至少ftp要安裝一個吧?順便把telnet也開啟了,自己用不比考慮安全性的問題,簡單的telnet還是有滿足需要的。

(2) 裝載windows分區

    安裝時設定了裝載windows分區,ntfs格式,結果安裝完成後發現/windows/c(d,e,f)都是空的。

    打開yast2,找到分區管理器,發現配置沒有問題啊。随便改點東西,然後儲存,報錯:unknow filesystem type "ntfs-3g". 暈,預設配置是使用ntfs-3g來裝載nfts的windows分區,結果suse居然預設不安裝ntfs-3g!這個邏輯頗為奇怪!

    打開ntfs-3g的官網,下載下傳最新的版本的ntfs-3g, 标準的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指令進行安裝。

    完成後,重新修改分區設定,然後儲存,順利裝載成功。進入/windows/c(d,e,f)發現檔案都裝載成功了。

    期間configure時,更是有驚喜發現: error, no c compiler found in $path !超級暈,既然c的編譯器都不帶一個!yast2 -> 軟體管理 -> 搜尋 gcc,将搜尋到的gcc選上安裝,順便将gcc++也搞定。這裡頗有點不明白suse是怎麼想的,企業版怎麼可能連個c編譯器都不帶? 這個畢竟是2.7g的dvd安裝版本,不是just enough版啊!

(3) 修改語言為英文

    使用中發現語言設定為中文,telnet上來後總是顯示亂碼,懶的去折騰,重新修改語言為英文。

    修改方式,直接使用yast2 -> 系統 -> 語言, 選擇英文,确認之後重新開機生效,yast2還是比較友善的。

(4) 啟動直接進入文本界面

    考慮是作為伺服器,基本很少有桌面需求,除非是使用yast2之類的配置工作。是以考慮啟動後直接進去文本界面,可以加快一點啟動速度,同時節約一點點可憐的資源。

    設定方法很簡單,打開/etc/inittab 檔案,找到

# The default runlevel is defined here

id:5:initdefault:

    将這裡的5 修改為 3 即可。

    這樣開機就直接進入文本登入界面,如果有進入桌面的需求,可以先文本登入後,執行init 5或者startx就可以了。

(5) 設定windows分區的寫權限

    發現裝載的windows分區,預設umask和dmask都是133,是以非root使用者就隻能有4的權限,即隻能rx,不能w。痛苦的是,在windows分區上,即使su到root賬号,用chmod和chown指令也無法修改,指令可以執行不報錯,但是無法生效。是以非root使用者根本沒有辦法拿到windows分區的寫權限,太不友善了。

    隻好修改mount時的umask和dmask為000,修改方式:yast2 -> 系統 -> 分區,找到要修改的分區,點fstab,修改裡面的umask和dmask,預設133修改為000.

    上述修改後,非root使用者在windows分區下可以有些權限,但是發現即使是非root使用者建立立的檔案或者目錄,user都是root。算了,找不到方法,将就用吧。

(6) 設定windows分區的執行權限

    上面剛解決了寫權限的問題,而且從檔案權限上看,執行權限也是有的。

    但是随後安裝好jdk後,執行java -version檢查是否安全正确時,發現問題了:報錯說沒有權限!換成root使用者,還是報沒有權限。root都沒有權限,那問題肯定不是出在使用者權限上。

    試了一下将jdk暗轉到非windows分區,可以正常使用。

    是以猜測是mount windows分區的問題,再次檢視mount fstab的選項,發現有exec的選項,應該就是這個了。用和上面同樣的方法,加入"exec",重新mount。之後這個問題解決了。

(7) AMD 顯示卡驅動安裝問題

    這個是安裝中最令人吐血的問題,主機闆是amd的785g內建主機闆,帶有amd 4200系列的內建顯示卡,按說這個主機闆和顯示卡是目前amd的市場主力,當紅小生,我在之前的ubuntu9.10中也非常輕松的安裝好了驅動,還炫耀了一下ubuntu的3d桌面特效。結果換成suse sles11就遭遇噩夢了!

    從amd官網下載下傳到最新的10.3驅動,for linux的x86 (和x86-64是同一個安裝檔案)版本,安裝過程倒是順利。安裝後重新開機,進入桌面後感覺好像是生效了,因為分辨率正确設定了。但是非常驚訝的發現,滑鼠沒了!稍後發現,不是滑鼠沒有了,而是滑鼠光标不見了,滑鼠的功能還是正常的。開發頁面google解決方法時發現,頁面非常的慢,卡,比安裝驅動前還差!後來發現驅動應該是沒有安裝成功,ccc不能使用。顯示卡屬性裡面也不能識别amd 4200顯示卡。

    折騰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搞定,最後将/etc/X11/xorg.conf替換為自動備份的安裝驅動前的版本,終于回複到原來的狀态,至少滑鼠可以用了。考慮做伺服器用,設定為直接進入文本界面,先不理會這個問題,稍後有時間再來解決它。

    順便鄙視一下amd和suse,這個問題不清楚是誰造成的,不過考慮到無論amd 4200顯示卡還是suse作業系統,都算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東東,居然安裝個驅動都搞不定,linux努力這麼多年了,在易用性上,和windows比較還是望塵莫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