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資料為創新帶來新動力。資料創造了新的産品和服務、産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帶來了新的創業機會。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副校長、著名創新領袖David Gann博士提出了“資料驅動創新的五種模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在演講中的主要觀點。
一、讓産品産生資料(Augmenting Products to Generate Data)

在傳統的産品裝上傳感器,産品不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還能産生資料。資料通過無線通訊技術傳輸到伺服器,便能産生巨大的價值,例如提高新産品設計、優化工藝、維保預測等等。勞斯萊斯公司采用這一模式,成功實作了利潤增長和商業模式變革。幾年前,勞斯萊斯公司受困于銷售航空發動機的利潤不高,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研發。為了擺脫困境,公司受到方興未艾的物聯網影響,與四五家企業合作,開始在發動機裡布設傳感器。目前,一台勞斯萊斯航空發動機裡的傳感器已多達800多個。通過這些傳感器采集的資料,勞斯萊斯可以知道每個發動機零部件的生命周期。當一個零部件快到了要更換的時候,它就可以通知飛機整機制造商和航空公司,提供更換和維修服務。
另一個案例就是世界上著名的軸承生産商SKF。通過在軸承上加載微小傳感器,實時監測軸承的使用工況,提前預判軸承的使用壽命,并及時進行維保。
在非工業領域,也有這樣的案例。例如,前進保險公司推出一個叫“快照”的服務。他們提供給客戶一個裝置安裝在汽車上,實時記錄客戶的駕駛情況,例如行駛裡程、夜間行車時長、緊急刹車等資料,依靠這些資料給客戶訂制個性化的保險方案。
針對模式一,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是:
①與我們的産品和使用相關的資料有哪些?
②哪些是我們已經有的資料?哪些是我們需要開始建立的資料?
③從這些資料中能分析出什麼結論?
④這些結論給我們的業務、客戶、供應商、競争者或其它行業帶來什麼新價值?
二、産品數字化(Digitizing Assets)
電子書、電子音樂和視訊等都屬于産品數字化。現在這種數字化趨勢越來越創新。比如國際女子網絡博物館(International Museum of Women),它采用非盈利性的運作模式,全世界的女性都可以在博物館展示她們的藝術作品。這個博物館的容量比實體博物館大得多,有來自200多個國家1萬多名藝術家在上面展示作品,每天訪客達到60萬人。
倫敦的地鐵票也從紙質票變成電子票。采用了電子票以後,地鐵公司營運成本從14%降到了8%。對乘客來說,也不需要排隊買票了。可謂一舉兩得。
在工業領域,可視化技術大大提高了制造業的設計水準。這幾年興起的3D列印技術更是一個把數字化産品轉變成有形實體的逆向過程。在生命健康領域,病人病曆已經能夠實作數字化管理,這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未來外科醫生完全可以通過病人身體的數字化模型來提高手術的準确率,降低手術風險。
針對模式二,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是:
①我們有哪些已經完全或基本實作數字化的産品?
②我們怎麼應用産品的數字化特性提高價值?
③我們的哪些産品可以全部或部分實作數字化?
三、跨行業資料的整合(Combining Data Within and Across Industries)
大資料科學和新的IT标準提高了資料的內建能力,也使得資料跨行業的互動成為可能。智能城市是進行跨行業資料整合的最佳案例。在倫敦,電動汽車的使用給城市帶來一系列新問題,大量電動車同時充電會使電網産生峰值,影響城市用電。目前電網和交通網沒有實作資料整合,如果這兩網資料能整合到一起,就可以根據交通網的資料預測當天城市電網的情況,對電力的調配是非常有幫助的。反之,也能給交通管理提供資訊咨詢,更好地管理城市交通。另一個情況是,奧運會之後倫敦交通堵塞情況比以前提高了8%,小型車數量日益攀升。研發發現,這與倫敦網上購物人數越來越多有關。人們在網上購物後,就使用小型車來運輸這些商品。倫敦目前正在将網上購物資料和交通擁堵資料進行整合,分析原因,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
在意大利北部一個叫博爾紮諾的小鎮,城市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退休人口占到全市總人口的1/4,給社會管理和醫療服務帶來很大壓力。在IBM的幫助下,政府在退休人員家裡安裝了監測器,除了監測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等環境資料,也監測老年人的生活資料,如做飯時間、打電話情況等,這些資料和社會服務組織、醫療系統等都進行了聯網,使這些組織在出現狀況時能快速做出反應。據預測,該計劃的實施能夠節約城市公共服務成本30%,也使得很多老人願意在家養老,減少了社會養老設施建設的開支。
針對模式三,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是:
①我們的資料怎樣和别人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創造出新的價值?
②我們能否扮演一個“催化劑”的角色,把别人的資料整合在一起創造新價值?
③誰能從資料整合中獲益?我們的合作者對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有興趣?
四、資料交易(Trading Data)
資料的交易和買賣是資料時代一個典型的業态。沃達豐(Vodafone)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訊網絡公司之一,它利用其手機用戶端能夠準确識别誰在開車、行駛在哪裡、速度怎樣?湯姆湯姆(TomTom)公司是一家提供衛星導航裝置和服務的企業,它從沃達豐手中買來這些蜂窩資料,實作了對交通擁堵的精确定位。實際上,蜂窩行動電話資料對很多行業都有價值,例如對客戶精準地投放附近餐館或商店的廣告、車輛資訊等。
英國氣象局、IBM、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商學院和格蘭瑟姆氣候變化研究院一起組建了一個“開放平台”,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交換全球天氣資料。很多保險公司關心由于自然天氣或災害而引發的疾病或身體傷害,也需要這樣的資料。但是,目前氣象資料标準尚未統一,資料交換和共享存在困難。該平台建立了網上線上系統,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資料整理、資料模型建立等工作中來。這一平台将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創新提供資料支撐。
針對模式四,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是:
①我們的資料怎樣通過格式化或分析以後産生新價值?
②資料在企業内部有什麼價值嗎?對我們現有的客戶、潛在新客戶或其它行業有什麼價值嗎?
五、資料服務産品化(Codifying a Distinctive Service Capability)
随着資訊技術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一些公司把内部運作良好的資訊系統進行标準化開發,形成一種可行業推廣應用的商品,這是一種資料服務産品化的新模式。
IBM在資料領域的耕耘始于它在公司内部實行的旅行預訂和費用報告的自動化流程系統,它使公司降低了60%-75%的行政成本,而員工遵守公司規章制度的比例提高了4%。幾年後,IBM意識到它的許多客戶也對這一系統感興趣,就着手對這一流程進行标準化處理,形成一種新的資料服務産品,銷往全球各大企業。
花旗銀行開發了一套資料交易的模型,用來分析金融系統各部門資金的流動狀态。這套模型發現了客戶無法進行高效支付的原因。後來,這套資料模型逐漸形成了産品,使用到各大銀行客戶服務的流程體系中,金融機構和客戶都能随時跟蹤支付的狀态。
針對模式五,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是:
①我們是否擁有對别人有價值的獨特的能力?
②有沒有辦法把這種獨特的能力形成标準,以便于推廣應用?
③我們行業内或行業外是否有人感興趣?
結束語
免費學習更多精品課程,登入樂搏學院官網http://h.learnbo.cn/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部落客「weixin_33717298」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定,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及本聲明。
原文連結:https://blog.csdn.net/weixin_33717298/article/details/9190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