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作者:腎髒内科張宏濤

今年65歲的張大爺自從退休之後,每天就愛打打麻将散散步,保持着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那天張大爺在和老朋友散步時突然閑聊起來,對方說前段時間身體不太舒服,兒子就給他約了個體檢,其中包括血正常、尿正常以及一些癌症篩查等方面的檢查。

結果折騰了一天,最後查出了急性腦梗,現在每天去醫院打吊瓶化血栓。

張大爺一聽,其實心裡有點忐忑,心想人老了毛病都找上門來了。好巧不巧在吃晚飯的時候,張大爺的女兒說過幾天也給他約個體檢,那套餐裡包含的項目種類有很多,正好讓張大爺對身體有個全面的了解,如果有啥名額出現異常,也能盡早治療。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可張大爺一想起下午老朋友說的話,有點不太願意去:“我每天作息規律,生活習慣不比哪個年輕人好?而且身上不疼不癢的,我不去,不查就沒毛病,查了全是毛病。”

原來,張大爺在自己的健康方面一直都很“膽小”,這也就是他為什麼不願意去體檢的原因,在他看來,如果不去檢查,身體就一切正常,但凡去一次醫院,那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兒毛病,反而還給心裡添堵,萬一讓自己吃不好睡不好,身體真出了什麼大毛病就劃不來了。

那張大爺的這個想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身體不疼不癢不去體檢,就真的代表沒病嗎? 60歲之後需要做好哪些檢查呢?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一、不體檢就沒病?正常體檢到底有什麼用?

對于”體檢“,現在很多人的想法和張大爺是一緻的,認為我隻要不體檢,那我的身體就是健康的,或者說隻要身體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那就沒有必要體檢。

這2個想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從一些臨床經驗來看,我們人體中有一些器官在早期發生病變時是不會産生任何感覺的,比方說肝病中的脂肪肝。

脂肪肝是大陸的第二大肝病,直白來說這個病就是因為脂肪堆積太多,而損害了肝髒的正常功能。很多人看到脂肪肝的名字都會認為這種病是因為肥胖導緻的。确實,過多的脂肪是引發脂肪肝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過度飲酒和過度節食也是會誘發脂肪肝的。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我們人體内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而這兩種成分被身體消耗的時間、過程原本就很慢,如果體内的脂肪過多,會導緻還沒來的及消耗的脂肪會在肝髒上形成堆積,影響肝細胞的正常代謝,進而引發脂肪肝。

早期的脂肪肝通常是沒有明顯症狀的,此前有相關專家做過一次臨床統計,25%的脂肪肝病人在早期隻會出現疲憊的感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異常。

而且包括脂肪肝、高血壓等在内的這種早期無症狀疾病,隻有在體檢時通過相關名額的異常才能被發現,臨床中有許多自主就診的脂肪肝病人,就是在體檢中才得知患病的。是以不想去體檢是因為不敢去面對身體狀況的“未知性”,而不等于沒病。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正常檢查到底有什麼用?

《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他們在花了60年的時間進行了32項相關實驗,結果發現正常體檢對于群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① 患者能通過正常體檢發現自身所患的慢性病,并且在醫生的介入下能夠使病情得到控制,對于個體的血壓、膽固醇以及心血管存在的風險也能及時預防,防止産生嚴重的病變。
② 大衆在進行正常體檢之後,對于一些“診療服務”的接受度也會更高一點,比方說疫苗接種或者癌症篩查項目。很多人在進行正常體檢後能夠盡早發現體内是否有患病的風險,并且能及時和醫生讨論預防以及治療方案,確定病情不再惡化。

做完檢查比我們想的還要糟?

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群體對于體檢其實是有“畏懼感”的,他們不敢去體檢,情緒反而會處在一個沖突中。

但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很多人在體檢之後,心情反而比沒體檢之前要“放松”許多。

因為接受體檢不光對自己的身體有了詳細的了解,而且有的人發現真正的檢查結果,遠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糟糕。對于一些小問題他們會自主進行“調整”,比方說偏向更健康的飲食結構、每周會抽出一定時間進行運動等等。

簡單來說,一份明确的體檢報告,遠比醫生告訴他“少吃辛辣多運動“要有用得多。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總之,定期的正常體檢無論是對于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來說,好處肯定是非常明顯的,但許多體檢機構會對應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齡推出相關的體檢套餐,而相比之下老年人的體檢項目數量會有所增多,花費也會相對增加。

但通常來說,老年人的檢查隻需要側重于幾個方面就足夠了。

二、五六十歲後的體檢,做好以下幾項體檢就足夠

① 心血管檢查

這類檢查包括血壓血脂監測、心電圖以及心髒彩超的檢測。老年人随着年齡的增長,自身的免疫力是會面臨不同程度下降的,與此同時,身體便會更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

而這些感染是很有可能對老年人的心髒産生威脅的,比方說當上呼吸道被感染後,老年人體内沒有足夠的抵抗力,便會出現發熱症狀,如此一來會導緻心肌酶的數值升高,要知道這個心肌酶在心肌細胞代謝的過程中發揮着很大的作用,一旦偏高便會導緻心髒功能出現異常,引發心肌炎。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除此之外,心肌缺血和冠心病也是老年人常見的心髒病種類,是以,定期進行心髒檢查有助于老年人及早發現一些心髒潛在的風險。而老年人在年齡增長的同時,體内的新陳代謝能力是會面臨衰弱的,加之一些日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很多老年人在無形中就會造成血脂偏高。

如果不及時進行控制,會增大誘發冠心病、胰腺炎等疾病的機率。是以說,心血管檢查是老年人定期體檢時必須要做的一項檢查。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② CT

CT就是通過放射出的X線對人體的内部進行掃描,形成一個平面影像,輔助醫生進行判斷。

通過高分辨率的CT能看出體内器官是否有病變,以及精準定位到人體相關器官病變的位置與具體程度,進而更精準的預防和治療。

通常老年人在體檢時建議做頭部和胸部CT。我們都知道老年人的抵抗力是比較差的,而這種身體條件是很容易導緻肺部感染的,加之一些老年人還有慢性病或基礎病,相對來說患肺氣腫和肺結核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同時一些愛吸煙或煙齡較長的老年人也會有患肺癌的風險,是以在體檢時有必要進行肺部CT檢測。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此外,腦部疾病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大因素,比方說腦梗、腦惡性良性腫瘤等等,一旦嚴重是會危及生命的。是以,定期進行腦部CT檢查對于老年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CT掃描的射線是有一定輻射的,會對人體細胞産生一定的殺傷力,是以不建議老年人尤其是白細胞較低的老年人常做CT,頻繁做此類檢查的話反而會對身體産生一定的危害,兩次CT檢查之間的時間盡量間隔在半年以上。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③ 眼部檢查

60歲以後的老年人眼球壁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變薄,引起前房角狹窄,這個前房角就是位于眼球中角膜和虹膜之間的一個夾角,也是眼睛排房水的通道。

如果它變窄,是會嚴重妨礙房水流出的。這個房水就是眼球内流動的液體,正常排出對眼睛起到了很好的代謝作用,如果被堵塞會引起眼壓過高,進而導緻老年人患青光眼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白内障也是老年人眼部疾病的主要類型之一,況且現在很多老年人也比較愛玩手機,會加劇眼部問題的發生。老年人要定期做好眼部檢查,有利于早期發現相關問題。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④ 尿正常

老年人的腎小管是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擴張或萎縮的,進而導緻濃縮尿液的功能會面臨一定的衰退,這就是很多老年人會有“起夜”習慣的原因。

但當長期夜晚出現尿頻症狀時,就要警惕是否會有尿路感染、腎髒病變,男性老年人還需要警惕是否有前列腺方面的疾病。建議老年人每年做一次尿正常檢查,確定了解腎髒以及前列腺的情況,降低患病風險。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很多老年人在做心血管檢查中的血脂檢測時,會發現相關項目中有一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是要高于标準值的,這直白來講就是醫生口中常說的“膽固醇偏高”了。

那老年人遇到這種情況時,除了服藥之外,在生活中還應注意哪些方面呢?

三、體檢發現膽固醇偏高怎麼辦?一個習慣應該改變了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這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到底是什麼。

我們人體中的所有膽固醇當中,是包含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高密度的直白來說就是“好的膽固醇”,低密度的則為“壞膽固醇”。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這個好膽固醇對于人體的血管壁,是能起到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的,而壞膽固醇則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直白來說就是如果人體内的壞膽固醇數值升高,它對血管是會起到一定程度損傷的,同時壞膽固醇顆粒也會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中,形成脂質斑塊。

要知道,脂質斑塊就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主要原因,當它形成後是會面臨兩種變化的,一來就是直接增大,導緻血管變的更加狹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增大引發冠心病的可能。二來就是會脫落,脂質斑塊脫落後是會堵塞血管的,身體會面臨急性心梗和急性腦梗的風險。

是以,膽固醇偏高是一定要引起患者注意的,如果你有這種情況,有個習慣可能該改了。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歐洲心髒雜志》在40年的時間裡做了大約30項實驗,他們把參與者分成兩組:

① 将飲食結構和主要攝入的食物都換成“素食”(并不隻是植物性食物,還包括魚禽蛋奶這4類)

② 所有飲食均不改變,按照之前繼續進行。

結果發現以素食為主的實驗人員,他們的3項名額分别下降了7%、10%以及14%,其中載脂蛋白B的下降數值已經達到了服用藥物降低膽固醇效果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我們人體除了自身合成的膽固醇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來源于攝入食物的膽固醇吸收。而很多肉類尤其是肥肉中,膽固醇含量則會更多。

是以說,飲食結構偏向素食對于降低膽固醇是有明顯效果的,并且美國飲食協會曾公開表示人類吃素是完全可以滿足體内所需的蛋白質、氨基酸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相比于肉類來說,偏向素食會使人體更加健康。

五六十歲的人去醫院體檢,最應該檢查哪些項目?做對不花冤枉錢

醫生總結:

總之,各個年齡段的人群要正确認識“體檢”,這是一個了解自身情況的有效手段,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很多潛在或“隐形疾病”,保證身體健康。

尤其是當下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其實都亞健康的,在無形之中就會增加身體的負擔,體檢就顯得更加重要了。但要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學會“選擇體檢項目”,減少盲目體檢。

參考文獻

[1] 糖尿病合并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準與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 [J] . 劉高華 ,潘曙峰,孫文英 . 基層醫學論壇 . 2021,第034期

[2] 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積指數及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評估代謝綜合征的價值研究 [J] . 鄭卉,程陽,尹冬華 . 中國全科醫學 . 2021,第0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