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射頻前端晶片定義及分類
射頻前端晶片負責頻率合成、功率放大、信号在不同頻率下的收發,包括射頻功率放大器(PA)、射頻低噪聲放大器(LNA)、射頻開關、濾波器、雙工器等。目前射頻前端晶片主要應用于手機和通訊子產品市場、WiFi路由器市場和通訊基站市場等。
射頻前端晶片組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射頻晶片工藝節點趨勢為0.13um及65nm,通常一個頻段(或包括鄰近頻段)對應一個晶片單元(1個晶片單元可內建百個半導體),多個頻段需要多個晶片單元。随着手機通信的頻段、模式增多,以及帶寬不斷增加,如今的射頻晶片需要支援十幾個通道,并滿足高帶寬、抗幹擾能力強等性能要求,是以設計難度很高。射頻晶片主要壁壘技術為寄生參數、版圖寄生參數、電磁耦合幹擾、子產品後的難度加劇、外部電路結構的反向影響。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射頻前端晶片發展現狀
使用者對于網絡視訊通信、微網誌社交、新聞資訊、生活服務等需求上升,帶動移動智能終端需求上升,進而帶動對射頻前端晶片的需求。2011-2019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從63億美元增長到17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3.21%,受到5G網絡商業化建設的影響,全球射頻未來市場規模将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0年全球射頻市場規模為202億美元。由于射頻電路難度較高,全球射頻前端晶片市場目前仍主要被美日廠商壟斷。射頻前端領域設計及制造技術複雜、門檻極高,主要由歐、美、日等傳統大廠壟斷,而我國射頻晶片廠商依然在起步階段,市場話語權有限,各家企業在某些産品或有亮點,但是整體與國際巨頭相差甚大,但是也反映出國産射頻晶片有巨大成長空間。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晶片國産化程度需急劇提升,射頻晶片領域的國産替代前景廣闊。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按産品分來看,在射頻前端晶片中射頻濾波器、射頻功率放大器、射頻開關、射頻低噪聲放大器等2019年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分别為59.01%、18.68%、11.23%和8.78%。市場中射頻濾波器産品份額占比最大。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産業研究院釋出的《2021-2026年中國射頻前端晶片行業全景評估及投資規劃建議報告》
三、我國重點射頻前端晶片生産公司分析
江蘇卓勝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建立成立,專注于射頻領域內建電路的研發和銷售,發展成為在射頻器件及無線連接配接專業方向上具有頂尖的技術實力和強大市場競争力的晶片設計公司。卓勝微營業收入快速增長,從2014年的0.4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5.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3.09%。2018年營收下滑主要系三星2017年對新産品導入嚴格控制,2018、年又減少了對CMOSLTELNA的采購,導緻卓勝微對三星的銷售下降。2019年随着三星恢複對新産品的導入,對三星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已經消除,同時卓勝微不斷滲透下遊客戶,實作新客戶的開發,卓勝微營收大幅增長,得益于2020年5G網絡的商業化,2020年1-9月卓勝微營業收入為19.7億元,同比增長100.27%。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經産業研究院整理
卓勝微的主要産品為射頻開關和低噪聲放大器,且營業收入主要來自于大陸以外地區。公司2019年新推出射頻模組産品,但大規模量産進入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是以2019年營收還是主要來自于射頻開關和低噪聲放大器,分别占比79.9%和16.9%。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華經産業研究院整理
四、我國射頻晶片未來發展趨勢
随着移動智能終端功能更加豐富與便攜,消費者對移動智能終端需求大幅上升,同時移動資料的資料傳輸量和速度大幅提升,提升對于射頻前端的要求。據資料統計,2016年全球每月流量為960億GB,其中智能手機流量占比為13%,預計到2021年,全球每月流量将達到2780億GB,其中智能手機流量占比亦大幅提高到33%。從2G到4G,移動資料傳輸量和傳輸速度的不斷提高主要依賴于移動通訊技術的變革,及其配套的射頻前端晶片的性能的不斷提高,對手機通信制式相容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能手機射頻前端晶片元件将有明顯的提升,從2G到5G射頻開關的用量預計提升14個,射頻LNA的用量預計提升9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華經情報網隸屬于華經産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産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産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制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