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CPU的時候我們通常隻看型号,畢竟隻要知道型号,那麼選CPU其實很簡單,相信不少人都是不看CPU參數的。如果你會去看CPU參數,應該有注意到CPU緩存這個東西,在CPU産品介紹上,通常也都可以看到,那麼你知道CPU緩存是幹嘛用的嗎?

記憶體條用來解決CPU和硬碟之間速度差距過大的問題。但是,即使有記憶體條,CPU的處理速度依然遠遠超過記憶體條,是以,CPU緩存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記憶體條,它內建在CPU中,也是作為一種媒介,用來解決CPU與記憶體條之間的速度差距問題。
CPU緩存也是一種臨時儲存設備,雖然容量特别小,通常隻有十幾MB,但是足以緩解CPU和記憶體條速度差距過大的情況,通過緩存,減少CPU讀寫資料的等待時間。
CPU緩存又分為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速度越來越低。
越低級的緩存,成本越低,是以,容量會變大,這就是為什麼三級緩存要比一級緩存更大。
當CPU要讀取資料的時候,他不是直接從記憶體中讀取的,而是先在一級緩存裡面搜尋,如果沒有需要的,那麼就從二級緩存中查找,以此類推,正常來說,CPU所需要的資料的80%都可以在一級緩存中搜尋到,是以,一級緩存是整個CPU緩存中最重要的部分。
但是我們知道,現在介紹CPU的時候,似乎很少提到一級緩存,而是三級緩存,明明最重要,卻又為什麼很少介紹?因為一級緩存的容量特别小,是以KB計算的,是以大多數CPU都一樣,沒什麼差別,自然沒有必要去對比,最重要,卻也最不值得介紹。
不管是電商的産品宣傳還是評測文章,我們見到的參數多以三級緩存為主,要想讓消費者知道我的CPU更好,那就得找個容易看出差别的地方,三級緩存就是這樣,有的12MB,有的16MB,大家一看,肯定覺得數值大的好,有些CPU甚至還有四級緩存。
CPU緩存雖然隻有十幾MB,但是緩存在CPU架構中,可是占據了至少50%的面積,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大家隻要清楚CPU其他參數相同,三級緩存越大肯定整體性能更好。如果你想知道緩存大到底在實際應用上有何優勢,那麼可以簡單的說,對于3D制圖、視訊渲染這種工作,有大緩存的CPU,其優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