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送速率(傳輸速率)和傳播速率

在通信領域術語上,較為規範的說法,發送速率和傳輸速率是同一個含義。

1.發送速率(傳輸速率)是指主機或路由器往(向)數字信道上發送資料的速度,也稱為資料率或比特,機關是比特每秒,b/s。

2.傳播速率是指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的速度,機關是“米每秒”,即m/s,更常用的是千米每秒(km/s)。電磁波在光線中的傳播速率約為:2*10^8m/s。

3.傳輸時延(Transmission Delay)又叫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資料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資料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資料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要的時間。計算公式:發送時延=資料幀長度/信道帶寬

4.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所花費的時間。計算公式:傳播時延=信道長度/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

發送時延發生在機器的内部的發送器中(一般就是發生在網絡擴充卡中,即網卡),而傳播則發生在機器外部的傳輸停産媒體上。

假定有10輛車的車隊從公路收費站入口出發到相距50公裡的目的地。再假定每一輛車過收費站要花費6秒鐘,而車速是每小時間100公裡。

則整個車隊從收費站到目的地總共要花費的時間:發車時間共需60秒(發送時延),行車時間需要30分鐘(傳播時延),共花費31分鐘。

通常是用帶寬來描述發送速率的。所謂帶寬,你可以了解成信号頻率的變化的範圍;

光纖是傳輸光信号的,而可見光的頻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大約在10e8MHz數量級上,遠遠大于電磁頻率,進而大大提高了發送速率;而即使是做工極好的銅線,也至多隻能達到近1GHz的帶寬。兩者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是以我們所說的光纖速度快于電纜,是從發送速率的角度講的。而并非很多人所誤解的是傳播速率快,而認為“光在光纜上跑得比電在電纜上快”。

我們都知道,真空媒體中,電磁波的速度與光速度是一樣的,是30萬公裡/秒,而事實上,根據光學原理,光在光纖中是通過全反射來傳播的,而這樣,勢必增加了光在光纜中傳播的路徑(走折線路徑比走直線路徑要長),進而在傳播速度上反而不如銅線傳播的快。但是,這一點的速率減緩的劣勢,和之前的發送速率的大大提高的優勢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driftsand/archive/2013/03/19/297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