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府放大招!地方 債務安全了

原創 慧淨 葉檀财經

政府放大招!地方 債務安全了

文/慧淨

2023年8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彙管理局召開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時提到“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時,其中首要提到的就是“統籌協調金融支援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

而在早前7月24日政治局會議上,高層對地方債務的表述也從“嚴控新增隐性債務”轉變為了“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

短期内多次高規格會議。

顯然,高層十分重視地方債務!為什麼?

答案是,地方債務的絕大部分都是在銀行等金融系統的資産負債表裡,而且債務不僅僅關乎地方财政、民生、基建等,也關乎着整個中國金融的系統性風險。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序,本質上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債務發展曆史。

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是哪個國家?

是美國。2021年全年GDP超過23萬億美元,比排在第二位的中國加上第三位的日本還要多。

世界上負債總額最高的是哪個國家?

還是美國。2022年美債餘額正式超過了30萬億美元,負債率高達130%,按照美國3億人口計算,人均負債高達10萬美元。

是以,溫和的債務有利于經濟發展,溫和的通脹有利于社會進步。

是以請注意,我們應該正視債務,而不是害怕債務;我們應該優化債務結構,而不是消滅債務本身!

政府放大招!地方 債務安全了

地方債務不會暴雷,隻會持續有效地化解。

有人會問,地方沒錢怎麼辦?

不用過分擔心!從兩個角度解釋下邏輯,分别是地方的債務角度、地方的資産角度。

先從地方的債務角度進行解釋。

地方财政沒錢的,上級政府将會統籌協調化解,高層可以對地方進行轉移支付。

舉個例子。

今年早些時候,财政部相關負責人提到地方債務時說:

“目前,地方政府債務主要是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債務風險較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我們已督促有關地方切實承擔主體責任,抓實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大方向是什麼?

這位财政部負責人提到,“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正按規定抓緊下達,確定符合下達條件的資金‘應下盡下’,為地方配置設定使用資金留出更寬裕時間”。

此外,财政部有過規定,“結存限額按約70%比例由各省(區、市)留用,按約30%比例由中央收回用于各省(區、市)之間統籌調配”。

這意思是,地方債限額可以中央收回再進行配置設定,如此,貴州、甘肅等财政實力相對較弱的省市就有機會獲得國家的幫助。

比如,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表示,2019年,我市成功争取國家财政部10個建制縣隐性債務風險化解試點縣,獲批試點建制縣置換債券30億元,有效緩釋債務風險。

比如,甘肅省慶陽市表示,積極争取财政部建制縣隐性債務化解資金22億元,減輕華池、慶城、合水3個縣的債務負擔。

是以可以看出,地方債務是政府口的,往往會走财政轉移支付。

政府放大招!地方 債務安全了

圖:債務優先等級 資料來源:葉檀财經

此外,地方财政緊張的,上級政府将會統籌協調化解,可以對地方債務進行重組、置換,優化期限結構,降低利率負擔。

同樣舉個例子。

2022年12月,貴州省遵義市最大的城投公司,遵義道橋釋出公告稱:

“本公司156億元的銀行貸款展期20年,其中利息從原來的7.5%降低到了3.0%~4.5%,并且前10年僅付息不還本,後10年分期還本。”

需要注意的是,遵義路橋的公告中還強調:本方案不涉及公開市場債券,将嚴格按照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做好公開市場債券的償付工作。

2023年4月27日,遵義道橋公開債(15遵義道橋債)如期完成兌付,并進行摘牌。

這也就說明了,地方債務在具體的處理方案上也是嚴謹且靈活的,也是有優先等級的。

比如:标債>銀行貸款>信托貸款>金融租賃、定融等。(見上圖)

地方債務的債權人是銀行系統的,多以低息長期債務置換當期高息債務;而債權人是公開市場的(如15遵義道橋标準債券),則堅決如期兌付。

是以,這對于當事的三方而言,無疑都是最好的結果。

客戶順利拿回本金和一筆可觀的利息;銀行不用計提壞賬,每年還有利息收;遵義保住了信用,評級也沒有降級,且牢牢守住了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總結一下,從地方的債務角度來看,政府是統籌協調、轉移支付、嚴謹靈活的,債務本身的優化工具足夠多,空間足夠大。

政府放大招!地方 債務安全了

接下來,從地方的資産角度解釋下,大可不必擔心地方債務的暴雷。

我們知道,地方上有許多優質資産,比如高速公路、瓦斯公司、地方國企等,這些其實都可以通過REITs盤活、股權變現等。

據中證網6月15日報道,發改委表示,要發揮好中央預算内投資引導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品質,着力促進民間投資,穩妥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工作。

其實,我們這些年一直有個大大的疑惑,天量的錢都去哪了?

答案是地方債務,也可以說是地方的資産。

地方債務壓力劇增,根本原因是城投公司大量資金進入到了城市基建項目,比如城市的自來水、道路、公園、防洪等等。

城市的現代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然而,地方政府借錢是有國家紅線限制,不能夠借太多,是以這件事就通過城投公司這個馬甲,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來進行借錢。

問題是,城投公司憑什麼就能借到錢呢?

雖然城投公司本身沒有錢,地方政府也沒有錢,但是,地方政府有大量的土地,給了城投公司做抵押使用。

過去20年,中國房地産不斷走牛,土地也不斷升值,城投可以借的錢也就越來越多。

于是,城投過去的發展就形成了閉環:土地抵押借錢幹基建,城市越來越現代化進一步促進房價上漲,房價上漲又促進土地上漲。

這個閉環在房地産牛市沒啥大問題,但是房子不好賣的時候,土地就會貶值,城投公司就很難再借到錢。

這個時候,城投公司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城投公司容易出現短期流動緊張的問題,因為借的錢都拿去做公路橋梁、保障房、租賃房建設,城市新區建設等了,還沒有收回來,是以短期内無法償還,上文的遵義城投就是這樣的問題。

房地産走弱周期,城投項目回報周期長、沉澱資金多,和融資資金的期限并不比對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城投公司稍不留,就容易造成短債長用。

這裡一定要注意的是,城投并不是沒有資産,而是資産收回本金和收益的周期長,一般都是10年、20年,但是,債務一般都是需要3年、5年就要償還。

并且,城投大多都是由土地作為抵押。

當下,地方資産和債務形成了期限錯配,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這兩年,部分城投已經在公募REITs上取得了較好的試點,公募REITs和城投公司的優質資産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能夠有效的盤活基礎設施領域優質資産,創新投融資機制,拉動社會資本投資。

比如,首批上市的9隻公募REITs中,有2隻産品的發行人(原始權益人)為城投公司,分别是浙江交投和廣州交投。

又比如,2023年1月4日,上海城投開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公募REITs項目申報發行工作,公司拟選取上海市楊浦區新江灣社群A3-05地塊租賃住宅項目、上海市楊浦區新江灣社群E2-02B地塊租賃住房項目作為本次項目的首次發行資産。

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王五向葉大美借了10個億,約定3年償還。王五拿着10個億蓋了租賃房,但是每年收租金,得收到猴年馬月才能收回這10個億?

于是,王五把租賃房打包成REITs賣給投資者,很快就收回10個億,還給葉大美了。投資者每年則可以獲得租賃房的租金分紅,也就是坐着收租。

總結一下就是,地方的資産可以通過REITs方式使得資産快速變現,收回成本和投資收益,而不用等到10年,甚至20年後才能收回投資收益,這樣大大減輕了城投公司再融資的壓力。

政府放大招!地方 債務安全了

圖:政府杠杆率 資料來源:wind

最後我個人想說的是,地方政府也在積極轉型,探索一條不過分依賴土地财政的新發展路徑,從單純的融資方轉型為多元化的投資方。

比如,合肥國資委前後大手筆投資京東方面闆、合肥長鑫、蔚來汽車等,帶動了合肥、安徽的産業發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被稱為中國最牛風投機構。

又比如,深圳國資委在2020年華為危機時刻,再次牽頭接收華為剝離出來的榮耀,這些在企業危難之際伸出援手的投資,才是真正的雙赢。

地方政府轉型,以投資帶動招商引資,以投資帶動經濟發展,不僅可以優化資産負債的結構,而且響應了國家直接投資的号召,也增厚了地方的财政實力。

另外我想說的是,試想一下,假如地方債務都發生風險了,那麼我們的房子、股票等就沒有什麼是安全的了。

是以,我們應該在别人悲觀的時候,積極樂觀一些;在别人恐慌的時候,大膽貪婪一些,對中國經濟抱有堅定的信仰。

随着更多資金認識到政府債券的底層運作邏輯,開始持續地湧入債券市場,持續幾年的債券牛市就是最好的展現,可參考《中國債券 超級大牛市》。

悲觀的人正确,而樂觀的人往往賺錢。

(免責聲明:本文為葉檀财經據公開資料做出的客觀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請勿以此作為投資依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