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環境搭建00——Windows與Ubuntu雙系統安裝(非UEFI模式、UEFI模式)一. 準備工作(資源下載下傳)二. 磁盤分區三.非UEFI模式安裝四. UEFI模式安裝

目錄:

  • 一. 準備工作(資源下載下傳)
  • 二. 磁盤分區
  • 三.非UEFI模式安裝
    • 3.1 使用EasyBCD安裝Ubuntu16.04
    • 3.2 Ubuntu系統安裝時的硬碟分區
    • 3.3. 利用EasyBCD引導Ubuntu啟動
  • 四. UEFI模式安裝
    • 4.1 制作啟動U盤
    • 4.2 Bios設定
    • 4.3 U盤啟動安裝
    • 4.4 關于分區和挂載(重要!!!!)

一. 準備工作(資源下載下傳)

  1. 已經安裝好Windows系統的電腦(win7,win10都可以)

    ps: windows是32位還是64位和Ubuntu不沖突

  2. EasyBCD 2.3(百度下載下傳即可,連結)

    == 注意:EasyBCD引導安裝不适用于UEFI模式!!!==

    UltraIOS (到官方網站下載下傳(試用版足夠))

    這是一個用于将鏡像寫入U盤制作系統安裝盤的軟體。

  3. Ubuntu鏡像(這裡提供阿裡鏡像,版本自行選擇)

二. 磁盤分區

也就是說,你要騰出一個空的磁盤用來裝Ubuntu系統。

參考:在不删除磁盤資料的情況下給磁盤分區。

三.非UEFI模式安裝

3.1 使用EasyBCD安裝Ubuntu16.04

網上此類教程較多,貼出一篇靠譜且詳細的參考。

安裝步驟參考:Win10環境下安裝Ubuntu16.04

上面的教程已經十分詳細,這裡記錄一下自己踩的坑:

  1. 引導問題

    EasyBCD設定NeoGrub引導這裡可能遇到的的問題就是:設定NeoGrub引導完成後,重新開機電腦進入”NeoGrub引導加載器”失敗。原因基本上是配置檔案”NeoGrub”出錯。

配置檔案”NeoGrub”時,将以下内容拷貝到Neogrub檔案中的後面。除了需要注意****号裡的内容,還需要注意vmlinuz.efi、initrd.lz檔案名到底加不加字尾。這取決于兩個檔案在你目前window系統下顯示的名稱,注意:需要設定檔案名擴充名可見。代碼中兩個檔案的名稱需要和擴充名可見時的名稱完全一緻。

環境搭建00——Windows與Ubuntu雙系統安裝(非UEFI模式、UEFI模式)一. 準備工作(資源下載下傳)二. 磁盤分區三.非UEFI模式安裝四. UEFI模式安裝

3.2 Ubuntu系統安裝時的硬碟分區

這裡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對硬碟進行分區時,需要特别注意”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裝置”的選擇。

設定好分區之後,将”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裝置”改變為”/boot”所在的裝置,如圖,我的電腦中是sda8。并記錄好/boot的大小,後面還會用到。

環境搭建00——Windows與Ubuntu雙系統安裝(非UEFI模式、UEFI模式)一. 準備工作(資源下載下傳)二. 磁盤分區三.非UEFI模式安裝四. UEFI模式安裝

3.3. 利用EasyBCD引導Ubuntu啟動

安裝完成重新開機之後,我們會發現無法進入Ubuntu系統,因為開機選項中沒有這一條,是以我們必須回到windows系統中,利用EasyBCD再添加一個條目以啟動Ubuntu。(編輯引導菜單中的”NeoGrub引導加載器”選項可以删除)

此處需要注意的是——第3步中驅動器的選擇,要選擇安裝Ubuntu時/boot的那個分區(根據你安裝時配置設定的空間大小進行區分)。

環境搭建00——Windows與Ubuntu雙系統安裝(非UEFI模式、UEFI模式)一. 準備工作(資源下載下傳)二. 磁盤分區三.非UEFI模式安裝四. UEFI模式安裝

添加完啟動項重新開機電腦後,一般就算成功了。

但是作者選擇添加的啟動項後,隻有左上角一個光标不停閃動,進入不了Ubuntu系統,參考此篇博文更改了“類型”選項,然後啟動成功。

四. UEFI模式安裝

4.1 制作啟動U盤

一個大于2G的空U盤,并且提前将U盤内容備份,U盤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後其中的所有東西将被删除。将U盤格式化:在插入的U盤上右鍵選擇“格式化” -> 檔案系統選擇FAT32(預設) -> 開始

推薦使用ultraiso軟碟通,簡單易使用,百度教程一大堆。參考

4.2 Bios設定

  1. 關閉Windows的快捷啟動 關閉快捷啟動很簡單,按鍵盤win+X→菜單中選擇電源選項→電源按鈕功能→更改目前不可用設定→點掉啟用快速啟動左邊的√。
  2. 關閉ScecurityBoot,設定USB啟動

    關閉Scecurity Boot這一步很關鍵,否則Ubuntu無法寫入引導程式,這個準備工作具體步驟針對自己的主機闆百度BIOS如何關閉以及如何設定USB啟動即可。(參考,關閉安全啟動項即可,不用開啟傳統模式)

4.3 U盤啟動安裝

關機,插入制作好的U盤,重新開機電腦,狂點F12(不同主機闆按鍵不同)進入Bootloader,找到自己 U盤 ,使用鍵盤上的方向鍵選中,按下 Enter ,即可進入 ubuntu 的安裝界面, 這裡可以選擇試用(在試用界面裡左邊工具欄有安裝圖示),當然也可選擇 直接安裝,至于選擇哪種安裝方式都是一樣的,具體過程參考:這篇

4.4 關于分區和挂載(重要!!!!)

參考:https://blog.csdn.net/DeMonliuhui/article/details/77483523

這一步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一步關系到 Ubuntu系統是否會覆寫掉自帶的win10系統 ,也關系到雙系統能否安裝成功。

4.4 關于分區和挂載(重要!!!!)

參考:https://blog.csdn.net/DeMonliuhui/article/details/77483523

這一步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一步關系到 Ubuntu系統是否會覆寫掉自帶的win10系統 ,也關系到雙系統能否安裝成功。

分區參考

  1. swap交換空間

    Linux系統的交換空間也即虛拟記憶體,如果給Linux留的空間足夠最好為其配置設定兩倍于電腦實體記憶體的2倍,或者等于電腦的實體記憶體。swap交換空間設定為邏輯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

  2. 建立EFI系統分區

    這個分區的作用和boot引導分區一樣,但是boot預設gurb引導,這裡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是UEFI引導。這個分區最好不要小于256MB,系統引導檔案都會在裡面,EFI系統分區設定為邏輯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

  3. /home分區

    這個分區相當于你的個人檔案夾,注意,使用者作為圖形使用者,隻對home分支有完全的讀寫執行權限,其餘分支例如usr你隻能在終端使用sudo來操作,是以這個分區需要預留大一點的位置。/home分區類型為EXT4日志檔案系統,設定為邏輯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

  4. /分區

    這個分區主要是放home和usr還有别的一些的目錄,大小不需要太大,也不能太小,由于這是最後一個分區,是以我把剩下的空間都給他了。分區類型為EXT4日志檔案系統,設定為主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

所有分區挂載好之後,千萬别直接點繼續,否則電腦無法對Ubuntu進行引導,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就是安裝引導啟動器的裝置,咱們要選擇剛剛EFI系統分區所在的分區,比如我的EFI分區是/dev/sda5,那就要選/dev/sda5這個,不然電腦無法引導Ubuntu啟動。

最後點選安裝,設定時區,鍵盤,結束之後就是漫長的等待了,安裝時間跟電腦組態有關,我大概等了10分鐘。系統提示安裝完成,需要重新開機電腦之後,開始重新開機電腦,拔掉U盤。最後,之前設定的Win10快速啟動和Security Boot也可以重新啟用了,不影響Ubuntu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