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嵌入式qt

1 在自己的虛拟機裡面編譯配置打包好busybox檔案系統,然後放在開發闆的Linux中去

2 開發闆Linux燒錄打包好的檔案系統

3 為了能使QT在開發闆上運作,必須首先交叉編譯QT源碼,然後生成QT庫,再移植到我們的開發闆上。(在QT官網上下載下傳QT源碼) 這一步僅僅是為了測試用的

嵌入式qt

4 将編譯好的QT拷貝到根檔案目錄下

嵌入式qt

5 将打包好的根檔案系統燒寫到開發闆的Linux系統中

6 交叉編譯qt代碼,一般我們都Windows上開發qt代碼,但是我們最終還是要把我們的qt代碼放在開發闆上運作,這就必須用到開發編譯了。

7 要将qt界面移植到開發闆上,必須将qt代碼全部先拷貝到Ubuntu裡面,make好,拷貝開發闆上,運作

我之前不是特别懂嵌入式QT開發,今天算是懂了一點,一般流程是這樣,首先必須給開發闆的系統裝好QT的一些環境,然後在Windows下編寫程式,然後移植到Ubuntu上make好,再燒寫到開發闆的Linux系統裡面,之後就可以直接運作了。

我們一般用c來控制硬體,但是在qt裡面,我們可以進行c/C++混合程式設計,直接将控制硬體的代碼封裝成一個類。

其實我很想談論一件事,自學的過程十分艱難,有時候要了解清楚某個概念知識點可能花費一個多月,但是你很開心能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比如這個移植的流程,我以前百度很多都沒有講解的很清楚,隻找到一個arduion和qt的還要付費,但他的視訊幹貨不到5分鐘就要58,學生黨還是勸退了,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問過我專業的老師但是老師大多并不能解決,我問過企業的老師,因為校企合作,有一些課企業老師上,他還是間接的幫助我解決了困擾我很久的問題,我十分感謝,這篇隻是大緻将一個流程,具體配置我并沒有說,希望幫助到你,如有不對,望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