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 修改rcs 重新開機丢失_CentOS「linux」學習筆記1

linux 修改rcs 重新開機丢失_CentOS「linux」學習筆記1

圖檔中的linux寫成liunx了,不改了

linux基礎操作:主要介紹了, linux的目錄結構和一些基本的操作

一、linux目錄結構(linux下,一切皆檔案)

  1. /根目錄(linux隻有一個根目錄,沒有像WIN一樣的C,D,E盤符)
  2. /boot (linux的引導檔案存放目錄)
  3. /dev (管理裝置,CPU,硬碟等裝置,相當于Win下的裝置管理器)
  4. /media (設别挂載外設裝置,U盤或光驅等裝置,相當于win下的光驅,U盤盤符及其他儲存裝置盤符等)
  5. /mnt (臨時挂載檔案夾,比如挂載其他系統的共享檔案夾等)
  6. /bin (常用系統指令檔案,相當于Win下的windows目錄
  7. /opt (安裝程式目錄,主要用來存放程式的安裝包
  8. /lib (主要用來存放庫檔案)
  9. /root (root超級管理者目錄)
  10. /sbin (root權限或進階權限使用者可使用的指令工具檔案,如系統管理者)
  11. /selinux (安全相關的子系統檔案,它可以控制程式隻允許通路特定的檔案,類似于win下的安全軟體)
  12. /sys (系統核心,不要動)
  13. /srv (系統核心,不要動)
  14. /proc (系統核心檔案,不要動)
  15. /tmp (臨時檔案夾,使用記憶體模拟的斷電會丢失)
  16. /usr (使用者檔案夾,安裝程式時會安裝到此目錄下,相當于Win下的Program Files程式目錄)
  17. /usr/local (存放通過編譯源代碼方式安裝的程式)
  18. /var (變量檔案夾,主要用來存放日志資訊或經常修改的目錄或檔案)
  19. /home (存放普通使用者資訊,建立普通使用者後會以使用者名的檔案夾存放使用者資訊)
  20. /etc (所有的系統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檔案和子目錄)
  21. /lost+found (此目錄一般為空,隻有在非法關機時,會生成一些調試資訊)

二、CenOS 6開啟ssh服務:

  1. rpm -qa | grep ssh或rpm -qa | openssh [檢視是否安裝ssh包]
  1. yum install openssh-server [未安裝ssh包時,使用此指令安裝ssh服務包]
  1. /etc/init.d/sshd status或service sshd status [檢視ssh服務運作狀态]
  1. service sshd start [開啟 ssh服務]
  1. service sshd stop [停止ssh服務]
  1. service sshd restart [重新開機ssh服務]
  1. netstat -antp |grep sshd [檢視ssh端口狀态]
  1. chkconfig --list sshd 或chkconfig --level 2345 sshd on [檢查運作級别是否設定為開機]
  1. chkconfig sshd on [設定 ssh服務為開機啟動]
  1. chkconfig sshd off [禁止ssh 服務開機啟動]

三、關機,重新開機,登出,同步記憶體資料到磁盤指令:

  1. shutdown -h now 代表立即關機
  2. shutdown -h 1 代表一分鐘後關機[定時延遲關機]
  3. shutdown -r now 代表立即重新開機
  4. shutdown -r 1 代表一分鐘後重新開機[定時延遲重新開機]
  5. halt 代表立即關機
  6. reboot 代表立即重新開機
  7. sync 代表将記憶體資料儲存到磁盤[比較重要,一般建議在重新開機和關機前首先執行此操作。]

四、vi/vim常用操作:

  1. 以下指令隻能在非編輯模式操作:yy代表複制光标所在的整行資料。5yy代表複制光标所在向下的5行資料。p代表粘貼複制的資料。dd代表删除光标所在的整行資料。5dd代表删除光标所在向下的5行資料。u代表撤銷以往的操作。shift+g按鍵,代表切換光标到最後一行。[可以配合設定檔案行号後進行對行定位操作]gg代表切換光标到第一行。
  2. 可編輯模式操作:按任意鍵進入編輯模式[一般都按i鍵],編輯模式下可以任意輸入文本。
  3. .指令行模式操作:按:冒号表示進入指令行模式,指令行模式常用指令。w 回車代表儲存資料。q 回車代表未修改文本時退出。wq 回車代表儲存資料後退出檔案。q! 回車代表不儲存資料退出檔案。set nu 回車代表設定文本的行号。[設定行号後,直接輸入具體的行号數字,然後按shift+G可以定位光标到指定的行号位置]set nonu 回車代表取消文本的行号。按ESC代表退出指令模式。按/ 代表進入指令行的查找文本字元串的模式。使用方法按/ 然後輸入需要查找的關鍵字,輸入n代表查找下一個。

五、使用者管理操作指令:隻能在root權限使用者下操作。

  1. 添加操作:useradd 使用者名 [代表添加一個使用者賬号]useradd -d /home/zf 使用者名 [代表添加一個使用者賬号并指定一個目錄名稱]passwd 使用者名 [代表修改或添加指定使用者名的密碼]useradd -g 使用者組 使用者名 [代表添加一個使用者賬号并指定一個使用者組給這個賬号]usermod -g 使用者組 使用者名 [代表修改一個現有的使用者賬号到指定的使用者組中去]groupadd 使用者組 [添加一個新的使用者組]
  2. 删除操作:userdel 使用者名 [代表删除一個已有的使用者賬号并保留/home/使用者檔案夾]userdel -r 使用者名 [代表删除一個已有的使用者名并删除相關的/home/使用者檔案夾,一般不使用此操作]groupdel 使用者組 [代表删除一個已有的使用者組]
  3. 查詢操作:id 使用者 [代表查詢一個已有的使用者賬号的相關資訊]who [代表查詢目前登入的所有使用者賬号]whoami [代表查詢目前登入的使用者賬号]

六、使用者群組的相關配置檔案

  1. /etc/passwd 檔案 [使用者user的配置檔案,記錄使用者各種資訊]passwd 結構含義[ 使用者名:密碼:使用者辨別uid号:組辨別gid号:注釋描述:主目錄:對應的shell解釋器 ] 例子:使用id ts1指令查詢使用者ts1後顯示使用者資訊如下:uid=1003(ts1) gid=1003(test) 組=1003(test)在passwd檔案中儲存的ts1結構如下:ts1:x:1003:1003:注釋描述資訊:/home/ts1:/bin/bash
  2. /etc/shadow 檔案 [密碼配置檔案,儲存經過加密的使用者賬号密碼密碼資訊]shadow 結構含義 [登入名:加密密碼:最後一次修改時間:最小時間間隔:警告時間:不活動時間:失效時間:标志]
  3. /etc/group 檔案 [組配置檔案,記錄liunx包含組的相關資訊]//group 結構含義 [組名:密碼:組辨別gid号:組内使用者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