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終于算是順利進入vue了,确實也隻有學了過後才知道,之前三過vue而不學,确實是對的,現在進來了一點都不後悔,ajax、node.js、promise、webpack、git等等确實是除了三大基礎外還需要額外學的。

終于能夠一窺vue的真容了,學了這麼久,說實話一直都忍着,不去觸碰這一條線,就想留着保持濃厚的興趣,來看看vue到底是個什麼神奇的東西,能讓代碼如此簡單,确實,至少到我現在學的階段,其他大的感觸沒有,唯一的感觸就是,很多功能的實作要簡便的多了,那比原生js不是簡單一星半點。

這中間筆記還丢過,感覺可能typora都要讓我來學兩編加深下記憶吧,總是有這個bug,明明占用的存儲大小還在那裡,打開就是一片空白,反正已經跟typora的制作團隊聯系過了,看能不能後續給解決掉這個bug。

這篇文章可謂是重量級,至少是我目前為止集格式、含金量、規模最大的!

一.Vue簡介

1. Vue是什麼

一套用于建構使用者界面的漸進式(漸進式:自頂向下逐層的應用,由一個小巧的核心庫,引入各式各樣的vue插件)JavaScript架構。

2. 特點

  • 采用元件化模式,提高代碼複用率,讓代碼更好維護:一個.vue字尾的檔案包含html、css、js全部包在一起完成一個活動版塊的内容這就是元件化;代碼複用率:你既然都封裝好了,我直接拿來用那就是代碼複用率;代碼更好維護:我直接在你的基礎上修改一些功能。
  • 聲明式編碼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在了解什麼是聲明式編碼之前先了解什麼是指令式編碼,我們以前要将一個資料對象渲染到頁面上都是通過原生js這樣一步一步往下做,像在一步一步完成别人指令一樣這就是指令式代碼,而我們聲明式代碼隻需要聲明一下即可。
  • 使用虛拟DOM+Diff算法,複用DOM節點

    原來我們用原生js,渲染資料通過模闆字元串亦或者是模闆引擎,如果這個時候又新增了幾條資料上來,又要從頭開始渲染然後生成一個完整的html,那除去我們新增的是不是又生成了一些以前就有的字元串(以前那些資料),是以vue的做法就是運動虛拟dom,再加上diff算法會去比較虛拟的dom如果有跟以前一樣的直接複用。

二.搭建vue開發環境

1.安裝

打開vue官網安裝開發版本,引入vue.js後log會有兩個提示:一個是叫你要下載下傳開發者工具,一個是提醒你在上線後不要引入這個vuejs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代碼提示插件:vue 3 Snippets

2.開發者工具

谷歌應用商店下載下傳vue-devtools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注意修改vue谷歌插件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3.productionTip

也就是我們第二個提示,參照vue官網api

這個是我們vue的全局配置下的屬性,也就是vue.config的屬性字面意思就是生産環境提示,修改為false。

自此所有提示消除。

三.vue基礎

1.hello小案例

進入這個案例前,先解決一個問題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首先要知道我們的vscode開啟live server後,他是将整個vscode檔案夾放在了這個伺服器下面去了,是以他回去伺服器的根目錄上找這個小圖示,在根目錄添加一個這樣的圖示即可

怎麼來使用vue,開端需要建立一個vue的對象執行個體,然後主要的是,執行個體裡面要傳入的參數:

el :‘’ ==el是固定寫法,後面的值通常為css的選擇器==

data :{} ==data也是固定寫法,後面暫時以對象進行書寫,作用是向上面el也就是哪個容器傳遞參數==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總結:==

  • 想讓vue工作必須配置一個vue執行個體,并且裡面的參數為一個對象
  • 容器(div盒子)也被稱為 <u>vue模闆</u> 的作用一個是插入vue文法,二個是當運作js的時候看到vue這個執行個體,那麼vue.js就回去掃描有沒有這個容器,掃到後還有一個vue文法,就去看資料有沒有這個鍵,進而完成一個轉換的過程。其實這個原理有點類似于前面說過的模闆引擎!

1.1.注意事項

  • 我們的容器(vue模闆)和執行個體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你寫兩個vue模闆都以同樣的class命名,執行個體寫一個,并不會兩個都渲染上,隻有第一個模闆有資料;你寫一個模闆,但是執行個體有兩個,都對應的這個模闆,分别傳入了兩條資料,也并不會都把資料渲染上來,隻有第一個執行個體有資料。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真實開發中隻會有一個容器和一個執行個體(資料這裡将會進行元件化開發)
  • 在我們容器中的vue文法{{}}裡的内容隻能是表達式

    表達式:就是帶有值的式子,如一個變量、函數、三元表達式、算術運算等

    js代碼:if、for循環這些

    要區分這兩個: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修改資料可在開發者工具中修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2.模闆文法

  • 插值文法,即上面所用的插入進去的值
  • 指令文法: ==v-bind:可簡寫為:==注意(它是專門給<u>标簽屬性</u>裡面的字元串讓他變為一個表示式的,就相當于有值了,是個變量了,要去執行個體裡面找值了)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是以我們一般用插值文法應用标簽體上面,而v-bind用于标簽屬性

3.資料綁定

資料綁定分為兩種:

  • 單向綁定 ==v-bind== 隻會讓屬性受資料影響,但是資料的修改影響不了屬性。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雙向綁定:==v-model== 值在變,同時資料data也在變

    ==v-model:value可以直接簡寫為:v-model沒有冒号,因為它本身就是用來收集value值的==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注意==:雙向綁定一般隻用在**<u>表單類元素</u>**上(input、單選、複選、文本域等)

4.el、data兩種寫法

首先要知道我們的vue執行個體對象上面有很多$開頭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給我們用的,但是非$開頭的就是vue自己用的了我們用不了,el的第二種寫法正是用到了執行個體對象的proto原型上的一個==$mount==的方法(了解性記憶,mount有挂載的意思,而我們vue本身就是把這個執行個體挂載到這個容器上),原來那種和這一種都可以,面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用法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data的簡寫方法就是值為一個函數,==但是函數的傳回值隻能為一個對象==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縮寫為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注意:vue所管理的函數(比如data函數),不能寫箭頭函數,不然this亂了不再是vue對象執行個體了==

5.MVVM模型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首先是M可以看成我們的資料,V看成我們的模闆,最後一個VM就是可以将我們的資料渲染到模闆,将模闆的value儲存到資料,在中間起到一個轉換的工作,這個就是VM,整個系統就為MVVM模型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是以我們一般把對象執行個體取名為vm,中間的一個轉換的過程,就需要我們去學習vue的各種文法了==

==總結==:回顧一下我們前面所說的{{}}vue方法這裡面都能寫些什麼的問題,前面是說的表達式吧,其實這裡面能寫的遠不止于此,我們vm是一個執行個體對象,{{}}裡面放的東西其實是我們vm執行個體對象裡面的任何東西,包括我們資料裡面寫的name、age等都是因為他有是以我們才能用到。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不僅如此,就連原型上的、非$開頭的都可以拿到,而且不用帶字首,以為都是vm裡面的,之是以要這麼說,隻是為了要記住,我們的模闆裡面的vue文法都是拿的vm執行個體裡面的屬性方法。

6.資料代理

  • 需要用到之前學過的一個es6文法Object.defineProperty(字面意思看得出定義屬性,那就是定義對象的屬性的),這個方法有三個參數,第一個為對象名,第二個為對象屬性名,第三個參數為一個配置對象,裡面有四個值可以對這個屬性做限制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枚舉表示是否可以被周遊

​ 上面隻是這個方法的普通用法,真正要用的是配置對象的兩個方法

​ 如果我們是這樣定義的: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可以看到值并不會被更改,為什麼?因為我們都知道js代碼的一個執行順序加上我們時間循環的一個機制,當我們第一次定義玩number,同時跟着主棧道把data也一起定義完了,這個時候我再去修改number的值,那就隻是修改number的值,并不會重新再執行一次data的重新指派,他的修改也影響不了他。

是以這個時候在我們的defineProperty配置對象裡面就出現了兩種方法

==get函數(getter)當有人一通路age這個值時就會立馬去調用getter==

==set函數(setter)當有人一修改age這個值時我的value形參就會接收到這個值,進而可以拿來對我的裡面的資料修改值==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資料代理

    通過一個對象代理對另一個對象屬性的操作(讀寫)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vue中的資料代理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首先我們定義的data會被vue轉化成他下面的_data這個對象,其實vue做到這一步就已經夠了,我們傳資料的時候隻需要_ data.name即可,但是有沒有想過我們沒傳一個資料,前面都要加一個 _data是不是很麻煩,是以vue接着才做了一個資料代理的事情,在vm執行個體上新增了兩個屬性name和age,其實就是用defineproperty這個方法新增的,同時裡面getter傳回 data.name的值,setter又把值修改到他,這裡就存在了一個資料代理,用了vm執行個體對象代理了 _data這個對象

7.事件處理

7.1 事件基本使用

==事件的指令文法v-on:click(指令文法都是v-開頭)==

==vm執行個體對象屬性為methods== 它是時間處理函數的屬性名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我們事件怎麼來傳參?前面說過指令文法會把字元串變為表達式,是以這裡的字元串不再是看成字元串這麼簡單,是一個函數,是函數就可以給他實參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事件要使用event這個内置對象的話,也需要傳參進去==$event==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注意:==

  • v-on:xxx xxx為事件名這是vue的事件聲明方式,==可以簡寫為@xxx==
  • 我們的這幾個事件處理函數也會變成vm執行個體上的函數
  • 這些函數也是屬于<u>vue所管理的函數</u>是以不要使用箭頭函數
  • 如果指令文法沒有傳參,處理函數又有<u>一個</u>形參,這個參數預設為e内置對象

7.2 事件修飾符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就是無需通過e.~~來執行一些操作,直接可以在指令文法處使用,==看以下案例注意這個事件修飾符是加在哪裡得==

(前三個熟記)(可以像鍊式程式設計一樣連寫)

  • ==prevent:阻止預設行為==
  • ==stop:阻止冒泡==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once:事件隻觸發一次==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capture:使用捕獲模式==

    怎麼來了解,因為我們預設事件是要先經過捕獲才冒泡,但是事件處理是在冒泡進行的,也就是父子都有一個列印資訊,我點子,其實是先讀取了父再來讀取子的因為先經過捕獲事件,但是我們事件處理程式是在冒泡進行,是以冒泡回去的時候才會開始列印子再列印父,這個時候如果給父添加了一個capture,那就代表着從事件捕獲就開始處理程式,本身事件流就是先捕獲,我點子,事件流來了,由于是捕獲階段觸發事件,是以會先列印父再列印子

    正常邏輯我點div2會按照冒泡執行2 1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加了capture之後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self:隻有e.target是目前操作元素的時候才會觸發(可以拿來阻止冒泡)==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很明顯這個又會出發冒泡,但是我給父元素加了個.self事件修飾符,意思就是隻有e.target是自己的時候才會觸發他那個點選事件,我們知道e.target誰觸發就是誰,點選div4雖然觸發兩次,但是兩次都是div4這個元素
  • passive:

    ==兩個擴充的知識== :我們的滾動事件有兩種,一個是==scroll==在我們滾動滾動條的時候觸發的,一個是==wheel==當我們滾動滑鼠滾輪的時候觸發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這個時候會發現,當我們滑鼠滾輪一動,需要先把回調函數執行完了,才會去執行預設行為向下滾動的操作,這個時候passive就派上用場了。

7.3 鍵盤事件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注意用在哪裡,怎麼個用法

  • 特殊按鍵
    • tab:必須配合keydown使用,因為一按下就會切換,keyup等你擡起按鍵時,已經切走了,就無法實作按這個鍵要實作的功能
    • 系統修飾鍵如上圖第三點,擴充:@keyup.ctrl.y = xxx表示隻能ctrl + y才觸發
  • 如果想要用的按鍵在定義之外,可以先通過e.key去檢視這個鍵叫什麼名字,一般就是叫鍵盤上的名字有些不一樣,如ctrl=control,得到名字後 ==如果是兩個單詞及以上也就是駝峰命名的(CapsLock)==,需要将大寫轉為小寫,同時單詞之間用-分割,如:caps-lock即可正确使用該鍵

8. 計算屬性

姓名案例:

輸入姓,輸入名,展示出來并且是動态展示。

  • 插值文法實作: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methods方法實作

    我們的vue文法是可以為一個函數的,而且隻要是函數都要寫在methods裡面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這方法實作關鍵點在于,首先我們事件處理函數确實可以省略括号,但是vue文法裡面不可省略,然後要知道我們的data是在vm執行個體裡面的,而我們的vue管理的函數this又是vm執行個體,是以就可以拿了
  • ==計算屬性==

    将==已經寫好的屬性==去加工計算形成全新的屬性,需要寫在==computed==屬性裡面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firstname、lastname都是我們vm的屬性,而fullname也是vm的屬性(是以用也是直接vue文法來用),但是他是計算屬性,需要将已有屬性用來操作的屬性

    計算屬性裡面的每一個屬性跟obj定義屬性的方法一樣需要一個getter和setter,當有人一通路到這個屬性(fullname)就會調用getter,且它的傳回值就是fullname的值

    <u>get什麼時候調用?</u>

    computed裡面的getter有緩存機制,也就是說一個vue模闆裡面如果多處用到了fullname那麼,getter隻會被調用一次。

    什麼時候被調用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初次讀取這個計算屬性的時候,二是這個計算屬性依賴資料發生變化的時候(依賴資料也就是裡面的this.xxx的資料)

    是以他跟上面的methods最本質的差別就是他有緩存機制,多次使用這個值隻要依賴資料沒發生變化那麼隻會調用一次,而methods裡面的函數方法,用一次調一次

    <u>同時這裡要注意一下不要把它看的太複雜了,就是一個屬性而已,vue文法調用的時候也是正常按照屬性來調用,裡面的函數隻是對這個屬性修飾,可以了解為模闆引擎裡面的fileterName</u>

    <u>setter</u>

    他同樣也有setter,如果這個屬性隻是算來給别人讀取的就不用寫這個setter,如果這個計算屬性還會被修改的話,就需要setter

    ==簡寫==:前提隻讀不寫(沒有setter)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這裡還是個屬性,隻是簡寫了,不要在vue文法裡面去像函數一樣調用

9.監視屬性

監視是用來監測屬性(一般屬性、計算屬性)是否發生變化

天氣案例

首先==如果事件的代碼很簡單一句話可以直接指令文法處==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監視方法一:通過一個全新的配置 ==watch==裡面寫上你要監視的屬性也是一個對象,再在裡面寫上配置項==handler==函數他有兩個參數,一個是改變後最新的值,一個是變化前的值;第二個配置項==immediate==為布爾值,表示讓hanlder一開始就執行還是發生變化在執行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監視方法二:通過vm執行個體裡面的提供的方法==$watch==

    ==注意對象裡面的屬性名其本質是字元串是以這裡需要傳字元串==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深度監視

    Vue的watch預設不檢測對象裡面的值,需要配置==deep==在watch裡面才可檢測到對象是否改變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
  • ==監視簡寫==

    跟計算屬性類似,沒有其他配置項,隻有handler時可簡寫

    vue - vue基礎/vue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