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作者:新智元

編輯:桃子 好困

【新智元導讀】ChatGPT再次更新了!這次更新了prompt推薦,快捷鍵等一系列新功能。

ChatGPT時不時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

今天,OpenAI宣布了ChatGPT面向Plus使用者推出一系列更新。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其中包括:

1. 提示示例:在開始新的對話時,你将看到一些示例,幫助你更容易開始聊天。

2. 推薦回複:ChatGPT現在會推薦一些相關的對話方式,友善繼續交流。

3. GPT-4成為預設選項:作為Plus使用者,當你開始新的對話時,ChatGPT将記住之前選擇的模型,不再預設回到GPT-3.5。

5. 上傳多個檔案:現在你可以要求ChatGPT分析多個檔案并生成觀點。這項功能适用于所有Plus使用者的Code Interpreter beta版本。

6. 保持登入狀态:不再需要每2周重新登入,并且将會有一個更加友好的頁面。

7. 快捷鍵:增加了一些快捷鍵,例如,按下⌘ (Ctrl) + Shift + ;可以複制最後一個代碼塊。通過⌘ (Ctrl) + /可以檢視快捷鍵的完整清單。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提示示例:「解釋超導」

現在,打開ChatGPT,就可以看到在聊天對話框上方,有4個提示模版。

其中一個prompt直接亮了,竟是「解釋超導」。

不得不說,超導這個熱點确實火爆,OpenAI也想蹭一波。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那我們就來試一下,讓ChatGPT「給一個5歲的孩子解釋下什麼是超導?」

ChatGPT用了一個形象比喻「滑滑梯」。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來個中文版的,ChatGPT的解釋如何?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推薦回複

推薦回複這一功能是,在每次讓ChatGPT回複後,就會在對話框上方給出推薦的prompt。

GPT-4成為預設

以後進入ChatGPT,就直接預設使用GPT-4模型了。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上傳多個檔案

這個功能隻限在Code Interpreter beta版本中使用。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快捷鍵

目前,OpenAI更新了8個快捷鍵,按下 ⌘ (Ctrl) + / 可檢視所有快捷鍵,未來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更新。

打開新聊天:⌘ (Ctrl) +shift+O

設定「custom instructions」:⌘ (Ctrl) +shift+I

聊天輸入:shift+Esc

隐藏曆史聊天邊欄:⌘ (Ctrl) + Shift + S

複制最後一個代碼塊:⌘ (Ctrl) + Shift + ;

删除聊天:⌘ (Ctrl) + Shift + ⌫

複制最後回複:⌘ (Ctrl) + Shift + C

檢視所有快捷鍵:⌘ (Ctrl) + /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複制代碼,快捷鍵友善多了。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網友熱議

為了改善體驗,一衆網友也是絞盡腦汁。

有人就給OpenAI提出了幾點對碼農們友好的更建立議:

- 代碼模闆:為常見程式設計提供定制模闆可能會有很大幫助。GPT用于回答的相同模闆也可用于使用者問題。

- 互動式調試:GPT可以提供互動性更強的調試體驗。它可以幫助使用者逐漸完成代碼,突出潛在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解釋問題發生的原因。

- 特定程式設計語言的最佳實踐提示:GPT可以提供有關正在使用的特定程式設計語言的最佳實踐的提示,包括文法、約定和編寫代碼的有效方法。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還有網友表示,現在有了鍵盤快捷鍵,OpenAI是否有計劃最終在ChatGPT本身啟用更全面的程式設計環境?比如,擴充自動完成、IDE功能、git內建等。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還有人認為上傳多個檔案就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這個功能最大好處就是提高了效率。

ChatGPT重大更新!prompt推薦瞬間解釋超導,GPT-4成預設模型

參考資料:

https://twitter.com/OpenAI/status/16871591140472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