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小科技創新實驗室

中國小科技創新實驗室

中國小科技創新實驗室是普通教育學校為開展中國小生科學素養培育而開設的實驗室。這類實驗室有别于傳統的教學實驗室,以開放性實驗為主,采取小班化的教學形式,是中國小生科技創新教育的主要場所。

建設中國小科技創新實驗室的意義

中國小科技教育以開設科學教育課程,開展課外科普活動為主要載體。通過向中國小生傳授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中國小生崇尚科學的精神,形成科學的思想方法,提高中國小生的科學素質,進而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充分認識到科技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積極開展科技教育,向學生傳播科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于促進中國小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必須将此項工作擺到重要位置,切實抓出成效。

建設中國小科技創新實驗室的指導思想和目标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中國小生的科學素質為根本宗旨,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講求實效,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内和課外相結合、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科技教育,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識,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态度,逐漸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了解國内外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為今後創造性地參與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打下基礎。

2、主要目标。以推動學校科技教育的發展,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動,提高中國小生科學素質為主要目标。具體目标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能力水準來确定。國小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對科學探究感興趣,初步形成科技意識,初步養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國中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形成科技實踐中的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能主動擷取與生活和周圍環境有關的現代科技基礎知識,并對一些科學現象進行描述,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一定的科技技能。高中階段重點是使學生形成較高的科學理想,培養實事求是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态度,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技素養,發展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和諧的發展和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

中國小科技創新實驗室

建設中國小科技創新實驗室的教學和管理

l、加強學校科普教育陣地和設施建設。學校要設定科普宣傳櫥窗、科技活動室等,有條件的學校可設科技成果展示室,為學生提供開展科技活動的場所,并購置必要的科技制作器材和裝置。學校的圖書館、實驗室、科技活動室、微機室等場所在課餘時間要對參加科技活動的學生開放。學校的廣播站、網站要定期開設科普節目,宣傳科普知識,積極營造濃厚的科技教育氛圍。

2、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學校要在學年初制定當年的科普活動計劃,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适合其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科普活動。每年要圍繞全國、全省重大科普活動主題(科技周、科普日等),至少組織一次以上的全校性科普活動。平時利用班級、團隊活動,在學生中廣泛開展保護生态環境、節約資源能源、心理健康、安全避險等科普活動。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科技傳播活動、小小科普志願者社群行動等普及性科技活動。

3、積極開展“小制作、小發明、小論文”活動。各中國小要成立科技興趣小組,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指導學生開展車模、航模等科技小制作和科技小發明活動,撰寫科技小論文,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支援鼓勵學生申報發明專利,要把學生參加科技活動的表現作為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内容。

4、組織開展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積極組織中國小生參加全國、全省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國小生電腦制作競賽”等活動,培養中國小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有興趣、學有餘力的高中學生參加數學、實體、化學、生物、資訊學五個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發現和培養一批學有專長的優秀學生。進一步加強對科技競賽活動的管理,確定競賽活動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