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切片 go 去除第一個_手把手教你學Go語言:10 分鐘學複合資料類型

文章每周持續更新,你的「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可以微信搜公衆号「 後端技術學堂 」第一時間閱讀(一般比部落格早更新一到兩篇)
切片 go 去除第一個_手把手教你學Go語言:10 分鐘學複合資料類型

對于一般的語言使用者來說 ,20% 的語言特性就能夠滿足 80% 的使用需求,剩下在使用中掌握。基于這一理論,Go 基礎系列的文章不會刻意追求面面俱到,但該有知識點都會覆寫,目的是帶你快跑趕上 Golang 這趟新車。

Hurry up , Let's go !

Golang 基礎系列前序章節我們學習了 Golang 中基礎資料類型,比如内置類型 int string bool 等,還有一些複雜一點點,但很好用的複合類型,類似 C 中的數組和 struct、C++ 中的 map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Go 中的複合類型。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将掌握以下知識:

  • 結構體
  • 指針類型
  • 數組和切片
  • 映射類型
  • 周遊切片和映射

結構體

結構體是一種聚合的資料類型,與 C 中的結構體類似,是由零個或多個任意類型的值聚合成的實體。每個值稱為結構體的成員,看例子:

type Test struct {  a int  b int }
           

文法上的不同看到了嗎?每個結構體字段之後沒有分号(還記得前面文章說過 Go 會自動加分号吧)沒有分号寫起來還是很舒服的。

初始化

可以在定義的時候初始化

test := Test{1, 2}  // 定義結構體變量并初始化
           

初始化部分結構體字段

t2  = Test{a: 3}   //指定指派Test.a為3  Test.b隐式指派0
           

隐式初始化

t3  = Test{}       // .a .b都隐式指派0
           

多個變量可以分組一起指派

var (    t1  = Test{8, 6}    t2  = Test{a: 3}  //指定指派Test.a  Test.b隐式指派0    t3  = Test{}      // .a .b都隐式指派0)
           

通路成員

通過 . 運算來通路結構體成員,「不區分結構體類型或是結構體指針類型」都可以用 . 号來通路。

fmt.Println("struct", st0.a, st0.b) // 通過 . 運算來通路結構體成員
           

對于隻聲明沒指派的結構體,其内部變量被賦予零值。下面我們聲明了 st0 但沒有對其指派,成員 a 和 b 自動賦零值。

var st0 Test  fmt.Println("struct", st0.a, st0.b) //輸出:struct 0 0
           

指針

指針不儲存實際資料的内容,而是儲存了指向值的記憶體位址 。用 & 對變量取記憶體位址,用 * 來通路指向的記憶體,這點和 C 中的指針是一樣,唯一不同的是 Go 中的指針不能運算。

 a := 3 pa := &a // 用 `&` 對變量取記憶體位址 fmt.Println("point", a, *pa) // 用 `*` 來通路指向的記憶體
           

隻聲明沒指派的指針值是 nil ,代表空指針。

 var a0 *int // 隻聲明沒指派的指針是nil if a0 == nil {  fmt.Println("point", "it is nil point") }
           

數組

數組是一個由固定長度的特定類型元素組成的序列,一個數組可以由零個或多個元素組成。數組可以用下标通路元素,下标從 0 開始。

數組聲明後指派

 var strarr [2]string // 數組聲明文法 strarr[0] = "ready" strarr[1] = "go"
           

聲明指派同時完成

 intarr := [5]int{6, 8, 9, 10, 7} // 聲明指派同時完成
           

對于确定初始值個數的數組,可以省略數組長度用 ... 代替。

 intarr := [...]int{6, 8, 9, 10, 7} // 聲明指派同時完成
           

Slice 切片

切片是變長的序列,序列中每個元素都有相同的類型。slice 文法和數組很像,隻是沒有固定長度而已,「切片底層引用一個數組對象」修改切片會修改原數組。

通過切片可以通路數組的部分或全部元素,正因為切片長度不是固定的,是以切片比數組更加的常用。

聲明與初始化

正常初始化

簡短聲明并初始化切片

s0 := []int{1, 2, 3, 4, 5, 6} // 簡短聲明加指派
           

聲明後再初始化

var s []int        // 聲明切片ss = s0     // 用切片s0初始化切片s
           

聲明并初始化切片

var s00 []int = s0 // 用切片s0初始化切片s
           

切片的零值是 nil

// 切片的零值是nil 空切片長度和容量都是0var nilslice []intif nilslice == nil {    fmt.Println("slice", "nilslice is nil ", len(nilslice), cap(nilslice))}
           

make初始化

除了上述的正常初始化方法,還可以用 make 内置函數來建立切片

// 内建函數make建立切片,指定切片長度和容量// make 函數會配置設定一個元素為零值的數組并傳回一個引用了它的切片s2 := make([]int, 4, 6) //建立元素都是0的切片s2, 長度為4,容量為6 第三個參數可以省略fmt.Println("slice", len(s2), cap(s2), s2)
           

切片長度和容量

切片長度表示切片中元素的數目,可用内置函數 len 函數得到。

容量表示切片中第一個元素到引用的底層數組結尾所包含元素個數,可用内置函數 cap 求得。

s0 := []int{1, 2, 3, 4, 5, 6} // 簡短聲明加指派len1, cap1 := len(s0), cap(s0)len2, cap2 := len(s0[:4]), cap(s0[:4])len3, cap3 := len(s0[2:]), cap(s0[2:])fmt.Println("slice", len1, cap1, len2, cap2, len3, cap3) // 6 6 4 6 4 4
           

切片區間

切片區間遵循「左閉右開」原則,

s0 := [5]int{6, 8, 9, 10, 7} // 數組定義var slice []int = intarr[1:4]    //  建立切片slice 包含數組子序列
           

預設上下界。切片下界的預設值為 0,上界預設是該切片的長度。

fmt.Println("slice", s0[:], s0[0:], s0[:5], s0[0:5]) // 這四個切片相同
           
切片 go 去除第一個_手把手教你學Go語言:10 分鐘學複合資料類型

切片append操作

append 函數用于在切片末尾追加新元素。

添加元素也分兩種情況。

添加之後長度還在原切片容量範圍内

s2 := make([]int, 4, 6) // 建立元素都是0的切片s2, 長度為4,容量為6 第三個參數可以省略s21 := append(s2, 1)s22 := append(s2, 2)    // append每次都是在最後添加,此時,s21 s22指向同一個底層數組;但s2不改變!fmt.Println(s2, s21, s22)   //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2]
           

添加元素之後長度超出原切片容量

此時會配置設定新的數組空間,并傳回指向這個新配置設定的數組的切片。

下面例子中 s24 切片已經指向新配置設定的數組,s22 依然指向的是原來的數組空間,而 s24 已經指向了新的底層數組。

 s24 := append(s2, 1, 2, 3) fmt.Println(s24, s22) // s24 [0 0 0 0 1 2 3] [0 0 0 0 2]
           

二維切片

可以定義切片的切片,類似其他語言中的二維數組用法。參考代碼:

 s3 := [][]int{  {1, 1, 1},  {2, 2, 2}, } fmt.Println(s3, s3[0], len(s3), cap(s3)) // 輸出: [[1 1 1] [2 2 2]] [1 1 1] 2 2
           

map 映射類型

在 Go 中 map 是鍵值對類型,代表 key 和value 的映射關系,一個 map 就是一個哈希表的引用 。

定義和初始化

下面這樣定義并初始化一個 map 變量

 m0 := map[int]string{  0: "0",  1: "1", }
           

也可以用内置 make 函數來初始化一個 map 變量,後續再向其中添加鍵值對。像下面這樣:

 m1 := make(map[int]string) // make 函數會傳回給定類型的映射,并将其初始化備用 if m1 != nil {  fmt.Println("map", "m1 is not nil", m1) // m1 不是nil } m1[0] = "1" m1[1] = "2"
           

注意:隻聲明不初始化的map變量是 nil 映射,不能直接拿來用!

 var m map[int]string // 未初始化的m零值是nil映射 if m == nil {  fmt.Println("map", "m is nil", m) } //m[0] = "1" // 這句引發panic異常, 映射的零值為 nil 。nil映射既沒有鍵,也不能添加鍵。
           

元素讀取

使用文法:vaule= m[key] 擷取鍵 key 對應的元素 vaule 。

上面我們隻用了一個變量來擷取元素,其實這個操作會傳回兩個值,第一個傳回值代表讀書的元素,第二個傳回值是代表鍵是否存在的 bool 類型,舉例說明:

 v, st := m1[0]  // v是元素值,下标對應的元素存在st=true 否則st=false _, st1 := m1[0] // _ 符号表示忽略第一個元素 v1, _ := m1[0]  // _ 符号表示忽略第二個元素  fmt.Println(v, st, v1, st1, m1[2]) // m1[2]不存在,傳回元素string的零值「空字元」
           

删除元素

内置函數 delete 可以删除 map 元素,舉例:

delete(m1, 1)  // 删除鍵是 1 的元素
           

range 周遊

range 用于周遊 切片 或 映射。

數組或切片周遊

當使用for 循環和 range 周遊數組或切片時,每次疊代都會傳回兩個值。第一個值為目前元素的下标,第二個值為該下标所對應元素的一份副本。

s1 := []int{1, 2, 3, 4, 5, 6}  for key, vaule := range s1 {    fmt.Println("range", key, vaule)}for key := range s1 { // 隻需要索引,忽略第二個變量即可    fmt.Println("range", key)}for _, vaule := range s1 { // 隻需要元素值,用'_'忽略索引    fmt.Println("range", vaule)}
           

map 周遊

當使用for 循環和 range 周遊map 時,每次疊代都會傳回兩個值。第一個值為目前元素 key , 第二個值是 value。

m0 := map[int]string{    0: "0",    1: "1",}fmt.Println("map", m0)for k, v := range m0 { // range周遊映射,傳回key 和 vaule    fmt.Println("map", "m0 key:", k, "vaule:", v)}
           

總結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掌握了 Golang 中複合類型的學習,這些複合類型代表的資料結構都比較常見,比如切片和數組可以用于模仿隊列或堆棧,map 的底層實作是 hash 表,當然初學者可以不必在意這些底層實作,先用起來已經領先大部分觀望者。

感謝各位的閱讀,文章的目的是分享對知識的了解,技術類文章我都會反複求證以求最大程度保證準确性,若文中出現明顯纰漏也歡迎指出,我們一起在探讨中學習.

今天的技術分享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原創不易,不想被白票,如果在我這有收獲,動動手指點贊或給轉發,是對我持續創作的最大支援。

文章每周持續更新,可以微信搜尋公衆号「 後端技術學堂 」提前看我們下期見!
切片 go 去除第一個_手把手教你學Go語言:10 分鐘學複合資料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