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avaSE從頭再來(三)

從頭再來第三彈,主要是集合,包括單列Collection、雙列Map,以及他們的子類List、Set、HashMap等

文章目錄

    • 五、Collection集合
        • case1 Collection集合
          • 1.1集合概述
          • 1.2集合架構
          • 1.3 Collection常用功能
        • case2 Iterator疊代器
          • 2.1 Iterator接口
          • 2.3 增強for
          • 練習1:周遊數組
          • 練習2:周遊集合
        • case3 泛型
          • 3.1 泛型概述
          • 3.2 使用泛型的好處
          • 3.3 泛型的定義與使用
          • 3.4 泛型通配符
          • case3 簡單洗牌案例
    • 六、List、Set集合
        • case1 List集合
          • 1.1 List接口介紹
          • 1.2 List接口中常用方法
        • case2 List的子類
          • 2.1 ArrayList集合
          • 2.2 LinkedList集合
        • case3 Set接口
          • 3.1 HashSet集合介紹
          • 2.2 HashSet集合存儲資料的結構(哈希表)
          • 2.3 HashSet存儲自定義類型元素
          • 2.4 LinkedHashSet
        • case5 可變參數
    • 七、Collections工具類
        • case1 常用功能
        • case2 Comparator比較器
        • case3 Comparable和Comparator兩個接口的差別
        • case4 練習
        • case5 擴充
    • 八、Map集合
        • case1 概述
        • case2 Map常用子類
        • case3 Map接口中的常用方法
        • case4 Map集合周遊鍵找值方式
        • case5 Entry鍵值對對象
        • case6 Map集合周遊鍵值對方式
        • case7 HashMap存儲自定義類型鍵值
        • case8 LinkedHashMap
        • case9 Map集合練習
        • case10 鬥地主(玩家排序版)

五、Collection集合

case1 Collection集合

1.1集合概述
  • 集合:集合是java中提供的一種容器,可以用來存儲多個資料。

集合和數組既然都是容器,他們的差別是

  • 數組的長度是固定的。集合的長度是可變的。
  • 數組中存儲的是同一類型的元素,可以存儲基本資料類型值。集合存儲的都是對象。而且對象的類型可以不一緻。在開發中一般當對象多的時候,使用集合進行存儲。
1.2集合架構

集合按照其存儲結構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别是單列集合

java.util.Collection

和雙列集合

java.util.Map

  • Collection:單列集合類的根接口,用于存儲一系列符合某種規則的元素,它有兩個重要的子接口,分别是

    java.util.List

    java.util.Set

    。其中,

    List

    的特點是元素有序、元素可重複。

    Set

    的特點是元素無序,而且不可重複。

    List

    接口的主要實作類有

    java.util.ArrayList

    java.util.LinkedList

    Set

    接口的主要實作類有

    java.util.HashSet

    java.util.TreeSet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JDK中提供了豐富的集合類庫,為了便于初學者進行系統地學習,接下來通過一張圖來描述整個集合類的繼承體系。

JavaSE從頭再來(三)

集合本身是一個工具,它存放在java.util包中。在

Collection

接口定義着單列集合架構中最最共性的内容。

1.3 Collection常用功能

Collection是所有單列集合的父接口,是以在Collection中定義了單列集合(List和Set)通用的一些方法,這些方法可用于操作所有的單列集合。方法如下: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把給定的對象添加到目前集合中 。
  • public void clear()

    :清空集合中所有的元素。
  • public boolean remove(E e)

    : 把給定的對象在目前集合中删除。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E e)

    : 判斷目前集合中是否包含給定的對象。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判斷目前集合是否為空。
  • public int size()

    : 傳回集合中元素的個數。
  • public Object[] toArray()

    : 把集合中的元素,存儲到數組中。

方法示範: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public class Demo1Collec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集合對象 
    	// 使用多态形式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String>();
    	// 使用方法
    	// 添加功能  boolean  add(String s)
    	coll.add("小李廣");
    	coll.add("掃地僧");
    	coll.add("石破天");
    	System.out.println(coll);

    	// boolean contains(E e) 判斷o是否在集合中存在
    	System.out.println("判斷  掃地僧 是否在集合中"+coll.contains("掃地僧"));

    	//boolean remove(E e) 删除在集合中的o元素
    	System.out.println("删除石破天:"+coll.remove("石破天"));
    	System.out.println("操作之後集合中元素:"+coll);
    	
    	// size() 集合中有幾個元素
		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有"+coll.size()+"個元素");

		// Object[] toArray()轉換成一個Object數組
    	Object[] objects = coll.toArray();
    	// 周遊數組
    	for (int i = 0; i < object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objects[i]);
		}

		// void  clear() 清空集合
		coll.clear();
		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内容為:"+coll);
		// boolean  isEmpty()  判斷是否為空
		System.out.println(coll.isEmpty());  	
	}
}
           

case2 Iterator疊代器

2.1 Iterator接口

在程式開發中,經常需要周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針對這種需求,JDK專門提供了一個接口

java.util.Iterator

Iterator

接口也是Java集合中的一員,但它與

Collection

Map

接口有所不同,

Collection

接口與

Map

接口主要用于存儲元素,而

Iterator

主要用于疊代通路(即周遊)

Collection

中的元素,是以

Iterator

對象也被稱為疊代器。

想要周遊Collection集合,那麼就要擷取該集合疊代器完成疊代操作,下面介紹一下擷取疊代器的方法:

  •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 擷取集合對應的疊代器,用來周遊集合中的元素的。

下面介紹一下疊代的概念:

  • 疊代:即Collection集合元素的通用擷取方式。在取元素之前先要判斷集合中有沒有元素,如果有,就把這個元素取出來,繼續在判斷,如果還有就再取出出來。一直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全部取出。這種取出方式專業術語稱為疊代。

Iterator接口的常用方法如下:

  • public E next()

    :傳回疊代的下一個元素。
  • public boolean hasNext()

    :如果仍有元素可以疊代,則傳回 true。
public class Iterato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多态方式 建立對象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String>();

        // 添加元素到集合
        coll.add("串串星人");
        coll.add("吐槽星人");
        coll.add("汪星人");
        //周遊
        //使用疊代器 周遊   每個集合對象都有自己的疊代器
        Iterator<String> it = coll.iterator();
        //  泛型指的是 疊代出 元素的資料類型
        while(it.hasNext()){ //判斷是否有疊代元素
            String s = it.next();//擷取疊代出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s);
        }
  	}
}
           
tips::在進行集合元素取出時,如果集合中已經沒有元素了,還繼續使用疊代器的next方法,将會發生java.util.NoSuchElementException沒有集合元素的錯誤。
2.3 增強for

增強for循環(也稱for each循環)是JDK1.5以後出來的一個進階for循環,專門用來周遊數組和集合的。它的内部原理其實是個Iterator疊代器,是以在周遊的過程中,不能對集合中的元素進行增删操作。

格式:

for(元素的資料類型  變量 : Collection集合or數組){ 
  	//寫操作代碼
}
           

它用于周遊Collection和數組。通常隻進行周遊元素,不要在周遊的過程中對集合元素進行增删操作。

練習1:周遊數組
public class NBFor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3,5,6,87};
       	//使用增強for周遊數組
		for(int a : arr){//a代表數組中的每個元素
			System.out.println(a);
		}
	}
}
           
練習2:周遊集合
public class NBF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String>();
    	coll.add("小河神");
    	coll.add("老河神");
    	coll.add("神婆");
    	//使用增強for周遊
    	for(String s :coll){//接收變量s代表 代表被周遊到的集合元素
    		System.out.println(s);
    	}
	}
}
           
tips: 新for循環必須有被周遊的目标。目标隻能是Collection或者是數組。新式for僅僅作為周遊操作出現。

case3 泛型

3.1 泛型概述

在前面學習集合時,我們都知道集合中是可以存放任意對象的,隻要把對象存儲集合後,那麼這時他們都會被提升成Object類型。當我們在取出每一個對象,并且進行相應的操作,這時必須采用類型轉換。

大家觀察下面代碼:

public class Generic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abc");
		coll.add("itcast");
		coll.add(5);//由于集合沒有做任何限定,任何類型都可以給其中存放
		Iterator it = coll.iterator();
		while(it.hasNext()){
			//需要列印每個字元串的長度,就要把疊代出來的對象轉成String類型
			String str = (String) it.next();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
}
           

程式在運作時發生了問題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為什麼會發生類型轉換異常呢? 我們來分析下:由于集合中什麼類型的元素都可以存儲。導緻取出時強轉引發運作時 ClassCastException。 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Collection雖然可以存儲各種對象,但實際上通常Collection隻存儲同一類型對象。例如都是存儲字元串對象。是以在JDK5之後,新增了泛型(Generic)文法,讓你在設計API時可以指定類或方法支援泛型,這樣我們使用API的時候也變得更為簡潔,并得到了編譯時期的文法檢查。

  • 泛型:可以在類或方法中預支地使用未知的類型。
tips:一般在建立對象時,将未知的類型确定具體的類型。當沒有指定泛型時,預設類型為Object類型。
3.2 使用泛型的好處

上一節隻是講解了泛型的引入,那麼泛型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 将運作時期的ClassCastException,轉移到了編譯時期變成了編譯失敗。
  • 避免了類型強轉的麻煩。

通過我們如下代碼體驗一下:

public class Generic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abc");
        list.add("itcast");
        // list.add(5);//當集合明确類型後,存放類型不一緻就會編譯報錯
        // 集合已經明确具體存放的元素類型,那麼在使用疊代器的時候,疊代器也同樣會知道具體周遊元素類型
        Iterator<String> it = 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String str = it.next();
            //當使用Iterator<String>控制元素類型後,就不需要強轉了。擷取到的元素直接就是String類型
            System.out.println(str.length());
        }
	}
}
           
tips:泛型是資料類型的一部分,我們将類名與泛型合并一起看做資料類型。
3.3 泛型的定義與使用

我們在集合中會大量使用到泛型,這裡來完整地學習泛型知識。

泛型,用來靈活地将資料類型應用到不同的類、方法、接口當中。将資料類型作為參數進行傳遞。

定義和使用含有泛型的類

定義格式:

修飾符 class 類名<代表泛型的變量> {  }
           

例如,API中的ArrayList集合:

class ArrayList<E>{ 
    public boolean add(E e){ }

    public E get(int index){ }
   	....
}
           

使用泛型: 即什麼時候确定泛型。

在建立對象的時候确定泛型

例如,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此時,變量E的值就是String類型,那麼我們的類型就可以了解為:

class ArrayList<String>{ 
     public boolean add(String e){ }

     public String get(int index){  }
     ...
}
           

再例如,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此時,變量E的值就是Integer類型,那麼我們的類型就可以了解為:

class ArrayList<Integer> { 
     public boolean add(Integer e) { }

     public Integer get(int index) {  }
     ...
}
           

舉例自定義泛型類

public class MyGenericClass<MVP> {
	//沒有MVP類型,在這裡代表 未知的一種資料類型 未來傳遞什麼就是什麼類型
	private MVP mvp;
     
    public void setMVP(MVP mvp) {
        this.mvp = mvp;
    }
     
    public MVP getMVP() {
        return mvp;
    }
}
           

使用:

public class GenericClas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一個泛型為String的類
         MyGenericClass<String> my = new MyGenericClass<String>();    	
         // 調用setMVP
         my.setMVP("大胡子登登");
         // 調用getMVP
         String mvp = my.getMVP();
         System.out.println(mvp);
         //建立一個泛型為Integer的類
         MyGenericClass<Integer> my2 = new MyGenericClass<Integer>(); 
         my2.setMVP(123);   	  
         Integer mvp2 = my2.getMVP();
    }
}
           

含有泛型的方法

定義格式:

修飾符 <代表泛型的變量> 傳回值類型 方法名(參數){  }
           

例如,

public class MyGenericMethod {	  
    public <MVP> void show(MVP mvp) {
    	System.out.println(mvp.getClass());
    }
    
    public <MVP> MVP show2(MVP mvp) {	
    	return mvp;
    }
}
           

使用格式:調用方法時,确定泛型的類型

public class GenericMethod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對象
        MyGenericMethod mm = new MyGenericMethod();
        // 示範看方法提示
        mm.show("aaa");
        mm.show(123);
        mm.show(12.45);
    }
}
           

含有泛型的接口

定義格式:

修飾符 interface接口名<代表泛型的變量> {  }
           

例如,

public interface MyGenericInterface<E>{
	public abstract void add(E e);
	
	public abstract E getE();  
}
           

使用格式:

1、定義類時确定泛型的類型

例如

public class MyImp1 implements MyGenericInterfac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String e) {
        // 省略...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E() {
		return null;
	}
}
           

此時,泛型E的值就是String類型。

2、始終不确定泛型的類型,直到建立對象時,确定泛型的類型

例如

public class MyImp2<E> implements MyGenericInterfac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E e) {
       	 // 省略...
	}

	@Override
	public E getE() {
		return null;
	}
}
           

确定泛型:

/*
 * 使用
 */
public class GenericInterfa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Imp2<String>  my = new MyImp2<String>();  
        my.add("aa");
    }
}
           
3.4 泛型通配符

當使用泛型類或者接口時,傳遞的資料中,泛型類型不确定,可以通過通配符<?>表示。但是一旦使用泛型的通配符後,隻能使用Object類中的共性方法,集合中元素自身方法無法使用。

通配符基本使用

泛型的通配符:不知道使用什麼類型來接收的時候,此時可以使用?,?表示未知通配符。

此時隻能接受資料,不能往該集合中存儲資料。

舉個例子大家了解使用即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Intger> list1 = new ArrayList<Integer>();
    getElement(list1);
    Collection<String> list2 = new ArrayList<String>();
    getElement(list2);
}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Collection<?> coll){}
//?代表可以接收任意類型
           
tips:泛型不存在繼承關系 Collection list = new ArrayList();這種是錯誤的。

通配符進階使用----受限泛型

之前設定泛型的時候,實際上是可以任意設定的,隻要是類就可以設定。但是在JAVA的泛型中可以指定一個泛型的上限和下限。

泛型的上限:

  • 格式:

    類型名稱 <? extends 類 > 對象名稱

  • 意義:

    隻能接收該類型及其子類

泛型的下限:

  • 格式:

    類型名稱 <? super 類 > 對象名稱

  • 意義:

    隻能接收該類型及其父類型

比如:現已知Object類,String 類,Number類,Integer類,其中Number是Integer的父類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llection<Integer> list1 = new ArrayList<Integer>();
    Collection<String> list2 = new ArrayList<String>();
    Collection<Number> list3 = new ArrayList<Number>();
    Collection<Object> list4 = new ArrayList<Object>();
    
    getElement(list1);
    getElement(list2);//報錯
    getElement(list3);
    getElement(list4);//報錯
  
    getElement2(list1);//報錯
    getElement2(list2);//報錯
    getElement2(list3);
    getElement2(list4);
  
}
// 泛型的上限:此時的泛型?,必須是Number類型或者Number類型的子類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1(Collection<? extends Number> coll){}
// 泛型的下限:此時的泛型?,必須是Number類型或者Number類型的父類
public static void getElement2(Collection<? super Number> coll){}
           
case3 簡單洗牌案例
public class 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準備牌
        //定義一個存儲54張牌的集合
        ArrayList<String> poker = new ArrayList<>();
        //定義兩個數組一個存儲花色 一個存儲序号
        String[] colors = {"♠","♥","♣","♦"};
        String[] numbers = {"2","A","K","Q","J","10","9","8","7","6","5","4","3"};
        //大小王存儲到集合中
        poker.add("大王");
        poker.add("小王");
        //組裝52張牌
        for (String number : numbers) {
            for (String color : colors) {
                poker.add(color+number);
            }
        }

        //2.洗牌
        //使用集合工具類collections中的shuffle方法,随機排序集合
        Collections.shuffle(poker);

        //3.發牌
        ArrayList<String> player1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String> player2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String> player3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String> dipai = new ArrayList<>();
        //poker集合索引%3給3個玩家輪流發牌,最後三張是底牌(i>=51)
        for (int i = 0; i < poker.size(); i++) {
            //擷取每一張牌
            String p = poker.get(i);
            //輪流發牌
            if(i>=51){
                //發底牌
                dipai.add(p);
            }else if(i%3==0){
                player1.add(p);
            }
            else if(i%3==1){
                player2.add(p);
            }
            else{
                player3.add(p);
            }
        }

        //4.看牌
        System.out.println("p1" + player1);
        System.out.println("p2" + player2);
        System.out.println("p3" + player3);
        System.out.println("dipai" + dipai);

    }
}
           

六、List、Set集合

學習Collection中的常用幾個子類(

java.util.List

集合、

java.util.Set

集合)

case1 List集合

1.1 List接口介紹

java.util.List

接口繼承自

Collection

接口,是單列集合的一個重要分支,習慣性地會将實作了

List

接口的對象稱為List集合。在List集合中允許出現重複的元素,所有的元素是以一種線性方式進行存儲的,在程式中可以通過索引來通路集合中的指定元素。另外,List集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元素有序,即元素的存入順序和取出順序一緻。

看完API,我們總結一下:

List接口特點:

  1. 它是一個元素存取有序的集合。例如,存元素的順序是11、22、33。那麼集合中,元素的存儲就是按照11、22、33的順序完成的)。
  2. 它是一個帶有索引的集合,通過索引就可以精确的操作集合中的元素(與數組的索引是一個道理)。
  3. 集合中可以有重複的元素,通過元素的equals方法,來比較是否為重複的元素。
1.2 List接口中常用方法

List作為Collection集合的子接口,不但繼承了Collection接口中的全部方法,而且還增加了一些根據元素索引來操作集合的特有方法,如下: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将指定的元素,添加到該集合中的指定位置上。
  • public E get(int index)

    :傳回集合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移除清單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傳回的是被移除的元素。
  •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用指定元素替換集合中指定位置的元素,傳回值的更新前的元素。
public class 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List集合對象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 往 尾部添加 指定元素
    	list.add("圖圖");
    	list.add("小美");
    	list.add("不高興");
    	
    	System.out.println(list);
    	// add(int index,String s) 往指定位置添加
    	list.add(1,"沒頭腦");
    	
    	System.out.println(list);
    	// String remove(int index) 删除指定位置元素  傳回被删除元素
    	// 删除索引位置為2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删除索引位置為2的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st.remove(2));
    	
    	System.out.println(list);
    	
    	// String set(int index,String s)
    	// 在指定位置 進行 元素替代(改) 
    	// 修改指定位置元素
    	list.set(0, "三毛");
    	System.out.println(list);
    	
    	// String get(int index)  擷取指定位置元素
    	
    	// 跟size() 方法一起用  來 周遊的 
    	for(int i = 0;i<list.size();i++){
    		System.out.println(list.get(i));
    	}
    	//還可以使用增強for
    	for (String string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tring);
		}  	
	}
}
           

case2 List的子類

2.1 ArrayList集合

java.util.ArrayList

集合資料存儲的結構是數組結構。元素增删慢,查找快,由于日常開發中使用最多的功能為查詢資料、周遊資料,是以

ArrayList

是最常用的集合。

許多程式員開發時非常随意地使用ArrayList完成任何需求,并不嚴謹,這種用法是不提倡的。

2.2 LinkedList集合

java.util.LinkedList

集合資料存儲的結構是連結清單結構。友善元素添加、删除的集合。

實際開發中對一個集合元素的添加與删除經常涉及到首尾操作,而LinkedList提供了大量首尾操作的方法。這些方法我們作為了解即可:

  •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将指定元素插入此清單的開頭。
  • public void addLast(E e)

    :将指定元素添加到此清單的結尾。
  • public E getFirst()

    :傳回此清單的第一個元素。
  • public E getLast()

    :傳回此清單的最後一個元素。
  • public E removeFirst()

    :移除并傳回此清單的第一個元素。
  • public E removeLast()

    :移除并傳回此清單的最後一個元素。
  • public E pop()

    :從此清單所表示的堆棧處彈出一個元素。
  • public void push(E e)

    :将元素推入此清單所表示的堆棧。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如果清單不包含元素,則傳回true。

LinkedList是List的子類,List中的方法LinkedList都是可以使用,在開發時,LinkedList集合也可以作為堆棧,隊列的結構使用。(了解即可)

方法示範:

public class LinkedLi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List<String> link = new LinkedList<String>();
        //添加元素
        link.addFirst("abc1");
        link.addFirst("abc2");
        link.addFirst("abc3");
        System.out.println(link);
        // 擷取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nk.getFirst());
        System.out.println(link.getLast());
        // 删除元素
        System.out.println(link.removeFirst());
        System.out.println(link.removeLast());

        while (!link.isEmpty()) { //判斷集合是否為空
            System.out.println(link.pop()); //彈出集合中的棧頂元素
        }

        System.out.println(link);
    }
}
           

case3 Set接口

java.util.Set

接口和

java.util.List

接口一樣,同樣繼承自

Collection

接口,它與

Collection

接口中的方法基本一緻,并沒有對

Collection

接口進行功能上的擴充,隻是比

Collection

接口更加嚴格了。與

List

接口不同的是,

Set

接口中元素無序,并且都會以某種規則保證存入的元素不出現重複。

Set

集合有多個子類,這裡我們介紹其中的

java.util.HashSet

java.util.LinkedHashSet

這兩個集合。

tips:Set集合取出元素的方式可以采用:疊代器、增強for。
3.1 HashSet集合介紹

java.util.HashSet

Set

接口的一個實作類,它所存儲的元素是不可重複的,并且元素都是無序的(即存取順序不一緻)。

java.util.HashSet

底層的實作其實是一個

java.util.HashMap

支援

HashSet

是根據對象的哈希值來确定元素在集合中的存儲位置,是以具有良好的存取和查找性能。保證元素唯一性的方式依賴于:

hashCode

equals

方法。

我們先來使用一下Set集合存儲,看下現象,再進行原理的講解: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建立 Set集合
        Hash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String>();

        //添加元素
        set.add(new String("cba"));
        set.add("abc");
        set.add("bac"); 
        set.add("cba");  
        //周遊
        for (String name : se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輸出結果如下,說明集合中不能存儲重複元素:

cba
abc
bac
           
tips:根據結果我們發現字元串"cba"隻存儲了一個,也就是說重複的元素set集合不存儲。
2.2 HashSet集合存儲資料的結構(哈希表)

什麼是哈希表呢?

在JDK1.8之前,哈希表底層采用數組+連結清單實作,即使用連結清單處理沖突,同一hash值的連結清單都存儲在一個連結清單裡。但是當位于一個桶中的元素較多,即hash值相等的元素較多時,通過key值依次查找的效率較低。而JDK1.8中,哈希表存儲采用數組+連結清單+紅黑樹實作,當連結清單長度超過門檻值(8)時,将連結清單轉換為紅黑樹,這樣大大減少了查找時間。

簡單的來說,哈希表是由數組+連結清單+紅黑樹(JDK1.8增加了紅黑樹部分)實作的,如下圖所示。

JavaSE從頭再來(三)
JavaSE從頭再來(三)

總而言之,JDK1.8引入紅黑樹大程度優化了HashMap的性能,那麼對于我們來講保證HashSet集合元素的唯一,其實就是根據對象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來決定的。如果我們往集合中存放自定義的對象,那麼保證其唯一,就必須複寫hashCode和equals方法建立屬于目前對象的比較方式。

2.3 HashSet存儲自定義類型元素

給HashSet中存放自定義類型元素時,需要重寫對象中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建立自己的比較方式,才能保證HashSet集合中的對象唯一

建立自定義Student類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return age == student.age &&
               Objects.equals(name, student.nam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name, age);
    }
}
           
public class HashSet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建立集合對象   該集合中存儲 Student類型對象
        HashSet<Student> stuSet = new HashSet<Student>();
        //存儲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于謙", 43);
        stuSet.add(stu);
        stuSet.add(new Student("郭德綱", 44));
        stuSet.add(new Student("于謙", 43));
        stuSet.add(new Student("郭麒麟", 23));
        stuSet.add(stu);

        for (Student stu2 : stuSet) {
            System.out.println(stu2);
        }
    }
}
執行結果:
Student [name=郭德綱, age=44]
Student [name=于謙, age=43]
Student [name=郭麒麟, age=23]
           
2.4 LinkedHashSet

我們知道HashSet保證元素唯一,可是元素存放進去是沒有順序的,那麼我們要保證有序,怎麼辦呢?

在HashSet下面有一個子類

java.util.LinkedHashSet

,它是連結清單和哈希表組合的一個資料存儲結構。

示範代碼如下:

public class LinkedHashSe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String> set = new LinkedHashSet<String>();
		set.add("bbb");
		set.add("aaa");
		set.add("abc");
		set.add("bbc");
        Iterator<String> it = se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System.out.println(it.next());
		}
	}
}
結果:
  bbb
  aaa
  abc
  bbc
           

case5 可變參數

在JDK1.5之後,如果我們定義一個方法需要接受多個參數,并且多個參數類型一緻,我們可以對其簡化成如下格式:

修飾符 傳回值類型 方法名(參數類型... 形參名){  }
           

其實這個書寫完全等價與

修飾符 傳回值類型 方法名(參數類型[] 形參名){  }
           

隻是後面這種定義,在調用時必須傳遞數組,而前者可以直接傳遞資料即可。

JDK1.5以後。出現了簡化操作。… 用在參數上,稱之為可變參數。

同樣是代表數組,但是在調用這個帶有可變參數的方法時,不用建立數組(這就是簡單之處),直接将數組中的元素作為實際參數進行傳遞,其實編譯成的class檔案,将這些元素先封裝到一個數組中,在進行傳遞。這些動作都在編譯.class檔案時,自動完成了。

代碼示範:

public class Change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1, 4, 62, 431, 2 };
        int sum = getSum(arr);
        System.out.println(sum);
        //  6  7  2 12 2121
        // 求 這幾個元素和 6  7  2 12 2121
        int sum2 = getSum(6, 7, 2, 12, 2121);
        System.out.println(sum2);
    }

    /*
     * 完成數組  所有元素的求和 原始寫法
     
      public static int getSum(int[] arr){
        int sum = 0;
        for(int a : arr){
            sum += a;
        }
        
        return sum;
      }
    */
    //可變參數寫法
    public static int getSum(int... arr) {
        int sum = 0;
        for (int a : arr) {
            sum += a;
        }
        return sum;
    }
}
           

tips: 上述add方法在同一個類中,隻能存在一個。因為會發生調用的不确定性

注意:如果在方法書寫時,這個方法擁有多參數,參數中包含可變參數,可變參數一定要寫在參數清單的末尾位置。

七、Collections工具類

case1 常用功能

  • java.utils.Collections

    是集合工具類,用來對集合進行操作。部分方法如下:
  • public static <T>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T> c, T... elements)

    :往集合中添加一些元素。
  • public static void shuffle(List<?> list) 打亂順序

    :打亂集合順序。
  •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

    :将集合中元素按照預設規則排序。
  •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Comparator<? super T> )

    :将集合中元素按照指定規則排序。

代碼示範: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原來寫法
        //list.add(12);
        //list.add(14);
        //list.add(15);
        //list.add(1000);
        //采用工具類 完成 往集合中添加元素  
        Collections.addAll(list, 5, 222, 1,2);
        System.out.println(list);
        //排序方法 
        Collections.sort(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
    }
}
結果:
[5, 222, 1, 2]
[1, 2, 5, 222]
           

代碼示範之後 ,發現我們的集合按照順序進行了排列,可是這樣的順序是采用預設的順序,如果想要指定順序那該怎麼辦呢?

我們發現還有個方法沒有講,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Comparator<? super T> )

:将集合中元素按照指定規則排序。接下來講解一下指定規則的排列。

case2 Comparator比較器

我們還是先研究這個方法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

:将集合中元素按照預設規則排序。

不過這次存儲的是字元串類型。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cba");
        list.add("aba");
        list.add("sba");
        list.add("nba");
        //排序方法
        Collections.sort(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
    }
}
           

結果:

[aba, cba, nba, sba]
           

我們使用的是預設的規則完成字元串的排序,那麼預設規則是怎麼定義出來的呢?

說到排序了,簡單的說就是兩個對象之間比較大小,那麼在JAVA中提供了兩種比較實作的方式,一種是比較死闆的采用

java.lang.Comparable

接口去實作,一種是靈活的當我需要做排序的時候在去選擇的

java.util.Comparator

接口完成。

那麼我們采用的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

這個方法完成的排序,實際上要求了被排序的類型需要實作Comparable接口完成比較的功能,在String類型上如下:

String類實作了這個接口,并完成了比較規則的定義,但是這樣就把這種規則寫死了,那比如我想要字元串按照第一個字元降序排列,那麼這樣就要修改String的源代碼,這是不可能的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

public static <T> void sort(List<T> list,Comparator<? super T> )

方法靈活的完成,這個裡面就涉及到了Comparator這個接口,位于位于java.util包下,排序是comparator能實作的功能之一,該接口代表一個比較器,比較器具有可比性!顧名思義就是做排序的,通俗地講需要比較兩個對象誰排在前誰排在後,那麼比較的方法就是:

  •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o1, String o2)

    :比較其兩個參數的順序。

    兩個對象比較的結果有三種:大于,等于,小于。

    如果要按照升序排序,

    則o1 小于o2,傳回(負數),相等傳回0,01大于02傳回(正數)

    如果要按照降序排序

    則o1 小于o2,傳回(正數),相等傳回0,01大于02傳回(負數)

操作如下:

public class CollectionsDemo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cba");
        list.add("aba");
        list.add("sba");
        list.add("nba");
        //排序方法  按照第一個單詞的降序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ring o1, String o2) {
                return o2.charAt(0) - o1.charAt(0);
            }
        });
        System.out.println(list);
    }
}
           

結果如下:

[sba, nba, cba, aba]
           

case3 Comparable和Comparator兩個接口的差別

Comparable:強行對實作它的每個類的對象進行整體排序。這種排序被稱為類的自然排序,類的compareTo方法被稱為它的自然比較方法。隻能在類中實作compareTo()一次,不能經常修改類的代碼實作自己想要的排序。實作此接口的對象清單(和數組)可以通過Collections.sort(和Arrays.sort)進行自動排序,對象可以用作有序映射中的鍵或有序集合中的元素,無需指定比較器。

Comparator強行對某個對象進行整體排序。可以将Comparator 傳遞給sort方法(如Collections.sort或 Arrays.sort),進而允許在排序順序上實作精确控制。還可以使用Comparator來控制某些資料結構(如有序set或有序映射)的順序,或者為那些沒有自然順序的對象collection提供排序。

case4 練習

建立一個學生類,存儲到ArrayList集合中完成指定排序操作。

Student 初始類

public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tudent{"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測試類: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四個學生對象 存儲到集合中
        ArrayList<Student> list = new ArrayList<Student>();

        list.add(new Student("rose",18));
        list.add(new Student("jack",16));
        list.add(new Student("abc",16));
        list.add(new Student("ace",17));
        list.add(new Student("mark",16));


        /*
          讓學生 按照年齡排序 升序
         */
//        Collections.sort(list);//要求 該list中元素類型  必須實作比較器Comparable接口


        for (Student student : list) {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
}
           

發現,當我們調用Collections.sort()方法的時候 程式報錯了。

原因:如果想要集合中的元素完成排序,那麼必須要實作比較器Comparable接口。

于是我們就完成了Student類的一個實作,如下:

public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omparable<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Student o) {
        return this.age-o.age;//升序
    }
}
           

再次測試,代碼就OK 了效果如下:

Student{name='jack', age=16}
Student{name='abc', age=16}
Student{name='mark', age=16}
Student{name='ace', age=17}
Student{name='rose', age=18}
           

case5 擴充

如果在使用的時候,想要獨立的定義規則去使用 可以采用Collections.sort(List list,Comparetor c)方式,自己定義規則: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return o2.getAge()-o1.getAge();//以學生的年齡降序
    }
});
           

效果:

Student{name='rose', age=18}
Student{name='ace', age=17}
Student{name='jack', age=16}
Student{name='abc', age=16}
Student{name='mark', age=16}
           

如果想要規則更多一些,可以參考下面代碼:

Collections.sort(list, new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 年齡降序
                int result = o2.getAge()-o1.getAge();//年齡降序

                if(result==0){//第一個規則判斷完了 下一個規則 姓名的首字母 升序
                    result = o1.getName().charAt(0)-o2.getName().charAt(0);
                }

                return result;
            }
        });
           

效果如下:

Student{name='rose', age=18}
Student{name='ace', age=17}
Student{name='abc', age=16}
Student{name='jack', age=16}
Student{name='mark', age=16}
           

八、Map集合

case1 概述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一種集合:IP位址與主機名,身份證号與個人,系統使用者名與系統使用者對象等,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就叫做映射。Java提供了專門的集合類用來存放這種對象關系的對象,即

java.util.Map

接口。

  • Collection

    中的集合,元素是孤立存在的,向集合中存儲元素采用一個個元素的方式存儲。
  • Map

    中的集合,元素是成對存在的。每個元素由鍵與值兩部分組成,通過鍵可以找對所對應的值。
  • Collection

    中的集合稱為單列集合,

    Map

    中的集合稱為雙列集合。
  • 需要注意的是,

    Map

    中的集合不能包含重複的鍵,值可以重複;每個鍵隻能對應一個值。

case2 Map常用子類

通過檢視Map接口描述,看到Map有多個子類,這裡我們主要講解常用的HashMap集合、LinkedHashMap集合。

  • HashMap<K,V>:存儲資料采用的哈希表結構,元素的存取順序不能保證一緻。由于要保證鍵的唯一、不重複,需要重寫鍵的hashCode()方法、equals()方法。
  • LinkedHashMap<K,V>:HashMap下有個子類LinkedHashMap,存儲資料采用的哈希表結構+連結清單結構。通過連結清單結構可以保證元素的存取順序一緻;通過哈希表結構可以保證的鍵的唯一、不重複,需要重寫鍵的hashCode()方法、equals()方法。
tips:Map接口中的集合都有兩個泛型變量<K,V>,在使用時,要為兩個泛型變量賦予資料類型。兩個泛型變量<K,V>的資料類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ase3 Map接口中的常用方法

Map接口中定義了很多方法,常用的如下:

  •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把指定的鍵與指定的值添加到Map集合中。
  • public V remove(Object key)

    : 把指定的鍵 所對應的鍵值對元素 在Map集合中删除,傳回被删除元素的值。
  • public V get(Object key)

    根據指定的鍵,在Map集合中擷取對應的值。
  • boolean containsKey(Object key)

    判斷集合中是否包含指定的鍵。
  • public Set<K> keySet()

    : 擷取Map集合中所有的鍵,存儲到Set集合中。
  • public Set<Map.Entry<K,V>> entrySet()

    : 擷取到Map集合中所有的鍵值對對象的集合(Set集合)。

Map接口的方法示範

public class Map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建立 map對象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添加元素到集合
        map.put("黃曉明", "楊穎");
        map.put("文章", "馬伊琍");
        map.put("鄧超", "孫俪");
        System.out.println(map);

        //String remove(String key)
        System.out.println(map.remove("鄧超"));
        System.out.println(map);

        // 想要檢視 黃曉明的媳婦 是誰
        System.out.println(map.get("黃曉明"));
        System.out.println(map.get("鄧超"));    
    }
}
           

tips:

使用put方法時,若指定的鍵(key)在集合中沒有,則沒有這個鍵對應的值,傳回null,并把指定的鍵值添加到集合中;

若指定的鍵(key)在集合中存在,則傳回值為集合中鍵對應的值(該值為替換前的值),并把指定鍵所對應的值,替換成指定的新值。

case4 Map集合周遊鍵找值方式

鍵找值方式:即通過元素中的鍵,擷取鍵所對應的值

分析步驟:

  1. 擷取Map中所有的鍵,由于鍵是唯一的,是以傳回一個Set集合存儲所有的鍵。方法提示:

    keyset()

  2. 周遊鍵的Set集合,得到每一個鍵。
  3. 根據鍵,擷取鍵所對應的值。方法提示:

    get(K key)

代碼示範:

public class Map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建立Map集合對象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String>();
        //添加元素到集合 
        map.put("胡歌", "霍建華");
        map.put("郭德綱", "于謙");
        map.put("薛之謙", "大張偉");

        //擷取所有的鍵  擷取鍵集
        Set<String> keys = map.keySet();
        // 周遊鍵集 得到 每一個鍵
        for (String key : keys) {
          	//key  就是鍵
            //擷取對應值
            String value = map.get(key);
            System.out.println(key+"的CP是:"+value);
        }  
    }
}
           

case5 Entry鍵值對對象

我們已經知道,

Map

中存放的是兩種對象,一種稱為key(鍵),一種稱為value(值),它們在在

Map

中是一一對應關系,這一對對象又稱做

Map

中的一個

Entry(項)

Entry

将鍵值對的對應關系封裝成了對象。即鍵值對對象,這樣我們在周遊

Map

集合時,就可以從每一個鍵值對(

Entry

)對象中擷取對應的鍵與對應的值。

既然Entry表示了一對鍵和值,那麼也同樣提供了擷取對應鍵和對應值得方法:

  • public K getKey()

    :擷取Entry對象中的鍵。
  • public V getValue()

    :擷取Entry對象中的值。

在Map集合中也提供了擷取所有Entry對象的方法:

  • public Set<Map.Entry<K,V>> entrySet()

    : 擷取到Map集合中所有的鍵值對對象的集合(Set集合)。

case6 Map集合周遊鍵值對方式

鍵值對方式:即通過集合中每個鍵值對(Entry)對象,擷取鍵值對(Entry)對象中的鍵與值。

操作步驟與圖解:

  1. 擷取Map集合中,所有的鍵值對(Entry)對象,以Set集合形式傳回。方法提示:

    entrySet()

  2. 周遊包含鍵值對(Entry)對象的Set集合,得到每一個鍵值對(Entry)對象。
  3. 通過鍵值對(Entry)對象,擷取Entry對象中的鍵與值。 方法提示:

    getkey() getValue()

public class MapDemo0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建立Map集合對象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String>();
        // 添加元素到集合 
        map.put("胡歌", "霍建華");
        map.put("郭德綱", "于謙");
        map.put("薛之謙", "大張偉");

        // 擷取 所有的 entry對象  entrySet
        Set<Entry<String,String>> entrySet = map.entrySet();

        // 周遊得到每一個entry對象
        for (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entrySet) {
           	// 解析 
            String key = entry.getKey();
            String value = 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key+"的CP是:"+value);
        }
    }
}
           
tips:Map集合不能直接使用疊代器或者foreach進行周遊。但是轉成Set之後就可以使用了。

case7 HashMap存儲自定義類型鍵值

練習:每位學生(姓名,年齡)都有自己的家庭住址。那麼,既然有對應關系,則将學生對象和家庭住址存儲到map集合中。學生作為鍵, 家庭住址作為值。

注意,學生姓名相同并且年齡相同視為同一名學生。

編寫學生類: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return true;
        if (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false;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o;
        return age == student.age && Objects.equals(name, student.name);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name, age);
    }
}
           

編寫測試類:

public class HashMap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建立Hashmap集合對象。
        Map<Student,String>map = new HashMap<Student,String>();
        //2,添加元素。
        map.put(newStudent("lisi",28), "上海");
        map.put(newStudent("wangwu",22), "北京");
        map.put(newStudent("zhaoliu",24), "成都");
        map.put(newStudent("zhouqi",25), "廣州");
        map.put(newStudent("wangwu",22), "南京");
        
        //3,取出元素。鍵找值方式
        Set<Student>keySet = map.keySet();
        for(Student key: keySet){
            Stringvalue = map.get(key);
            System.out.println(key.toString()+"....."+value);
        }
    }
}
           
  • 當給HashMap中存放自定義對象時,如果自定義對象作為key存在,這時要保證對象唯一,必須複寫對象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如果忘記,請回顧HashSet存放自定義對象)。
  • 如果要保證map中存放的key和取出的順序一緻,可以使用

    java.util.LinkedHashMap

    集合來存放。

case8 LinkedHashMap

我們知道HashMap保證成對元素唯一,并且查詢速度很快,可是成對元素存放進去是沒有順序的,那麼我們要保證有序,還要速度快怎麼辦呢?

在HashMap下面有一個子類LinkedHashMap,它是連結清單和哈希表組合的一個資料存儲結構。

public class LinkedHashMap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inkedHash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LinkedHashMap<String, String>();
        map.put("鄧超", "孫俪");
        map.put("李晨", "範冰冰");
        map.put("劉德華", "朱麗倩");
        Set<Entry<String, String>> entrySet = map.entrySet();
        for (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entrySet) {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  " + entry.getValue());
        }
    }
}
           

結果:

鄧超  孫俪
李晨  範冰冰
劉德華  朱麗倩
           

case9 Map集合練習

需求:

計算一個字元串中每個字元出現次數。

分析:

  1. 擷取一個字元串對象
  2. 建立一個Map集合,鍵代表字元,值代表次數。
  3. 周遊字元串得到每個字元。
  4. 判斷Map中是否有該鍵。
  5. 如果沒有,第一次出現,存儲次數為1;如果有,則說明已經出現過,擷取到對應的值進行++,再次存儲。
  6. 列印最終結果

代碼:

public class 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String str = sc.nextLine();
        System.out.println(str);
        //字元串轉字元數組
        char[] chars = str.toCharArray();
        //建立map集合
        HashMap<Character,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周遊數組到map集合中去,key存字元,i存出現次數
        for (char Char : chars) {
            //判斷字元是否存在
            if(map.containsKey(Char)){
                int i = map.get(Char);
                map.put(Char,i+1);
            }else{
                map.put(Char,1);
            }
        }
        //周遊map集合
        Set<Map.Entry<Character, Integer>> entries = map.entrySet();
        for (Map.Entry<Character, Integer> entry : entries) {
            //判斷是否為空字元
            if (entry.getKey().toString().equals(" ")){
                System.out.println("空字元" + " : " + entry.getValue());
            }else{
                System.out.println(entry.getKey() + " : " + entry.getValue() + "次");
            }
        }
    }

}

           

case10 鬥地主(玩家排序版)

public class 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準備牌
        //準備花色和牌号
        ArrayList<String> colors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String> numbers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s.addAll(colors,"♣","♦","♠","♥");
        Collections.addAll(numbers,"2","A","K","Q","J","10","9","8","7","6","5","4","3");
        //準備撲克牌,key索引,value牌
        LinkedHashMap<Integer,String> poker = new LinkedHashMap();
        //組裝撲克牌
        poker.put(0,"大王");
        poker.put(1,"小王");
        int i = 2;
        //先數字再花色原則
        for (String number : numbers) {
            for (String color : colors) {
                poker.put(i,color+number);
                i++;
            }
        }

        //2.洗牌
        //撲克牌key集合
        List<Integer> pokerKey = new ArrayList<>();
        Set<Map.Entry<Integer, String>> entries = poker.entrySet();
        for (Map.Entry<Integer, String> entry : entries) {
            Integer key = entry.getKey();
            pokerKey.add(key);
        }
        //對撲克牌key集合洗牌
        Collections.shuffle(pokerKey);

        //3.發牌
        //建立玩家和底牌集合
        ArrayList<Integer> p1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Integer> p2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Integer> p3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Integer> dipai = new ArrayList<>();
        //輪流發牌,最後三張給底牌
        for (int j = 0; j < pokerKey.size(); j++) {
            int key = pokerKey.get(j);
            if(j>=51){
                dipai.add(key);
            } else if(j%3==0){
                p1.add(key);
            } else if(j%3==1){
                p2.add(key);
            } else{
                p3.add(key);
            }
        }

        //4.排序
        Collections.sort(p1);
        Collections.sort(p2);
        Collections.sort(p3);
        Collections.sort(dipai);

        //5.看牌
        System.out.print("底牌:");
        show(dipai,poker);
        System.out.print("玩家1:");
        show(p1,poker);
        System.out.print("玩家2:");
        show(p2,poker);
        System.out.print("玩家3:");
        show(p3,poker);
    }

    //看牌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how(ArrayList<Integer> player,LinkedHashMap<Integer,String> poker){
        //根據玩家牌key到poker裡找對應的value
        for (Integer key : player) {
            System.out.print(poker.get(key)+" ");
        }
        System.out.println();
    }
}

           

輸出結果

底牌:♦2 ♥K ♥4

玩家1:♥2 ♠K ♥Q ♣J ♠10 ♥10 ♣9 ♠9 ♣8 ♦7 ♥7 ♠6 ♣5 ♠5 ♣3 ♦3 ♠3

玩家2:♣2 ♣A ♦A ♣K ♣Q ♦J ♠J ♦10 ♥9 ♦8 ♠8 ♥8 ♠7 ♦6 ♥5 ♣4 ♦4

玩家3:大王 小王 ♠2 ♠A ♥A ♦K ♦Q ♠Q ♥J ♣10 ♦9 ♣7 ♣6 ♥6 ♦5 ♠4 ♥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