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快人心!中國新接船舶訂單量占全球67.2%,份額居世界第一

作者:南吉老六

#頭條創作挑戰賽#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7月19日披露:2023年上半年,中國新接船舶訂單量376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7.7%,占全球新訂單總量的72.6%。該協會稱,上半年,若按衡量船舶附加值的修正總噸計算,中國新接訂單量仍占全球總量的67.2%,份額高于造船完工量的47.3%和手持訂單量的46.8%。三大名額份額均居世界第一。

  造船是資本、技術以及人力密集型産業,二戰後,東北亞逐漸成為全球造船中心,目前,中國、南韓和日本三國占有全球商用貨船90%以上市場佔有率。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這個優勢發展下去,以後全球海洋中行駛的船舶,每三艘至少有兩艘是中國制造。

真是:大快人心!

纏鬥20年終于要塵埃落定了!而且中間順便碾碎了歐洲和日本的造船業。

大陸造船業幾乎是全産業鍊。

而且,在造船領域上,已經對我們沒有卡脖子的壁壘了。

在全球的18種船型中,航空母艦。LNG運輸船、大型遊輪這種造船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對于大陸都是手拿把掐。

目前沒有哪個國家能同時造出這3種類型的船(中國制造真的站起來了)。

下面就說說這三種類型的船多麼厲害,就能體會中國制造目前的實力了。

航空母艦:遼甯艦、山東艦、福建艦都已經下海服役,雖然隻有三艘,足以證明我們已經全面掌握了技術,造船隻是時間問題問題,未來還有更多的航母乘風破浪馳騁千裡。

大型郵輪:它是大型的海上移動城堡,需要滿足各種生活場景,因為功能的多樣性,需要很多種施工工藝,包含餐廳、酒吧、住宿、購物廣場、水上樂園、娛樂等設施,在難度上不遜于航母,再設計理念、建造工藝、項目開發等方面都與其他商用船舶存在天壤之别。

就在今年7月24日,國産大型遊輪愛達魔都号靠泊上海碼頭,完成了為期8天的首次試航任務,将在今年底傳遞。

大快人心!中國新接船舶訂單量占全球67.2%,份額居世界第一

這艘遊輪總長323.6米,全船共有2826件艙室,面積約34600平方米,高達16層的建築生活區,擁有劇院、特色餐館、購物廣場、藝術走廊和水上樂園等豐富的休閑娛樂設施。

目前這艘遊輪已經是全球最頂尖水準,光零部件數量多大2500萬個,相當于C919飛機的5倍之多,複興号高鐵的13倍,其中線纜就超過4300公裡。不僅如此,5G、WIFI和通信衛星形成高緯度通信網,5G基站峰值速度可達千兆以上,再近海海域能夠實作各種全方位多媒體實時互動場景。

其實最難制造的是LNG液化運輸船,有多難呢,很難很難的那種!

LNG運輸船:也就是液化天然氣船,LNG運輸船是全球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産品。

它的最大難度是在建造液體貨船,必須長期在-162°C的超低溫下工作,不受熱脹冷縮的影響,不産生任何變形,構造特殊,工藝要求極為苛刻,普通金屬根本無法忍受這樣的極低溫度,不是低溫下鋼材變脆,就是會因為熱脹冷縮開裂,是以就必須要用到一種黑科技材料-殷瓦鋼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全球隻有法國GTT公司生産的殷瓦鋼能夠滿足要求,是以想要生産LNG船,都必須要從GTT公司購買材料或者拿到授權。

大快人心!中國新接船舶訂單量占全球67.2%,份額居世界第一

南韓曾經作為全球生産LNG運輸船最多的國家,每生産一艘LNG運輸船,必須向GTT公司支付約1000萬美元的專利費,而中國曾經也是一樣,也是因為這個緣故,中韓兩國在LNG船領域打了9年的拉鋸戰,一直不分勝負,而GTT公司掙得盆滿缽滿。

由此大陸痛定思痛從2008年研發LNG運輸船開始,就對技術獨立有強烈的要求,大陸從未停止過對于殷瓦鋼國産化的研究。

到了2017年,這一技術迎來了重大突破,大陸成為全世界第二的殷瓦鋼供應商。

最近,中國寶鋼、中船、滬東造船廠聯合共同研發出了厚度僅為0.7毫米的殷瓦鋼,達到了全球最尖端的水準。

迄今為止,大陸通過不懈努力,技術突破解鎖了一個又一個造船業的制高點,可以說是全次元的吊打全球。

中國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首先說美國:二戰前後,美國軍火商身份,大量制造武器軍工業,當然船舶也接到了大量的訂單,直接導緻美國的船舶制造業達到世界巅峰,妥妥的全球第一。

可是後來美國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制造業轉移。美國的造船業先是向日本、南韓等亞洲區域轉移,導緻了本區造船業的訂單飛速下滑。

從1980年裡根總統實行完全的自由資本主義市場之後,隻要不掙錢的業務統統轉移,政府不再幹涉資本,導緻以鋼鐵、軸承、機床、閥門、儀表....等所有的船舶供應鍊全部轉移到了人力更低的亞洲或者其他區域。

今天,美國可以獨立造航母嗎?

可以,美國現在就是做的本土組裝,其中相當一部分的零件需要中國、日本、南韓等國家供應。

美國除了勞動業轉移,其實他們本土的造船廠,比如美國巴斯鋼鐵、電船分部、NASSCO、紐波特紐斯、英格爾斯、埃文代爾等六大船廠隻願意承接美國軍方的造船訂單,除了軍艦,其他船隻都不造,因為政府訂單來錢快。

其實美國完全可以把航母交有大陸制造,質優價廉,童叟無欺。估計國會會罵娘而已。

日本和南韓造船業怎麼樣呢?(輸的很徹底)

說說日本吧先:“日本這個民族很下見”,這不是我說的,而是日本人自己說的。日本因為地緣問題,他們的文化則是崇拜“死”,中國的文化哲學是“生”。日本文化喪的很,對死亡異常的崇拜那種,比如“切腹”。日本對中國像是又崇拜又讨厭,又在意又痛恨,像一個叛逆的孩子對優秀的父親态度,一方面很讨厭父親,但一方面不得不承認父親的優秀。一方面不想活在父親影子裡,有一方面無形中處處模仿父親。

南韓善計謀,夾在大國中間求生,還有北韓虎視眈眈。沒辦法隻能依靠大樹乘涼。

扯遠了,簡單說下日本、南韓造船業吧。

根據資料比對: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訂單量為678艘,大陸承接了428艘,占比58.6%。南韓承接了114艘,占比29%。日本承接了66艘。

體量相差太懸殊了,造船業既屬于資本密集,又屬于技術密集,主要是一個勞動力密集的産業。在勞動力這方面我們更是碾壓日本和南韓。

之前大陸與南韓的比拼,各有優劣,南韓的優勢在于技術掌握,當技術被大陸追平甚至超越之後,南韓全面落入下風,之後很難再有翻身機會。

大陸與日本、南韓在造船業上的競争,現在已經分出來勝負,日本與南韓都輸了,一潰千裡的那種輸。

再次也希望大陸造船業和汽車産業都能達到世界第一,并且應當是碾壓式的世界第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