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ootice 此功能僅在uefi環境下可用_淺談電腦BIOS與UEFI、MBR和GPT

bootice 此功能僅在uefi環境下可用_淺談電腦BIOS與UEFI、MBR和GPT

BIOS是個人電腦啟動時加載的第一個軟體。其實,它是一組固化到計算機内主機闆上一個ROM晶片上的程式,它儲存着計算機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的程式、開機後自檢程式和系統自啟動程式,它可從CMOS中讀寫系統設定的具體資訊。 其主要功能是為計算機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體設定和控制。

bootice 此功能僅在uefi環境下可用_淺談電腦BIOS與UEFI、MBR和GPT

UEFI則是取代傳統BIOS的,全稱“統一的可擴充固件接口”。MBR則是傳統的分區表類型,最大的缺點則是不支援容量大于2T的硬碟。GPT則拟補了MBR這個缺點,最大支援18EB的硬碟,是基于UEFI使用的磁盤分區架構。

目前所有Windows系統均支援MBR,而GPT隻有64位系統才能支援。BIOS隻支援MBR引導系統,而GPT僅可用UEFI引導系統。正因為這樣,現在主機闆大多采用BIOS內建UEFI,或UEFI內建BIOS,以此達到同時相容MBR和GPT引導系統的目的。

UEFI啟動引導系統的方法是查找硬碟分區中第一個FAT分區内的引導檔案進行系統引導,這裡并無指定分區表格式。是以U盤和移動硬碟可以用MBR分區表,建立一個FAT分區放置引導檔案,進而達到可以雙模式啟動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UEFI雖然支援MBR啟動,但必須要有UEFI引導檔案存放在FAT分區下;UEFI是無法使用傳統MBR引導來啟動系統的。

由于GPT引導系統的方式與MBR不同,故而使用傳統系統安裝辦法(如Ghost、Win$Man等)會導緻出現系統無法引導的現象。而且使用GPT引導系統的話,必要時還得調整主機闆設定,開啟UEFI(大部分主機闆預設開啟UEFI)。但是使用UEFI和GPT,隻是支援大于容量2T的硬碟,并不會帶來什麼質的提升(開機硬體自檢會稍微快了那麼1、2秒),反而使用UEFI和GPT會帶來不少麻煩。是以,如果不拿大于2T的硬碟做系統的話,就沒必要去折騰UEFI。

好了,說到這,硬碟、BIOS和UEFI、MBR和GPT、以及系統該如何搭配使用應該心裡有底了。如果還不明白,或者想用另類的搭配,請繼續往下看。

BIOS+MBR:這是最傳統的,系統都會支援;唯一的缺點就是不支援容量大于2T的硬碟。

BIOS+GPT:BIOS是可以使用GPT分區表的硬碟來作為資料盤的,但不能引導系統;若電腦同時帶有容量小于2T的硬碟和容量大于2T的硬碟,小于2T的可以用MBR分區表安裝系統,而大于2T的可以使用GPT分區表來存放資料。但系統須使用64位系統。

UEFI+MBR:可以把UEFI設定成Legacy模式(傳統模式)讓其支援傳統MBR啟動,但純屬瞎折騰,帶來的效果同BIOS+MBR;也可以建立FAT分區,放置UEFI啟動檔案來,可應用在U盤和移動硬碟上實作雙模式啟動。

UEFI+GPT:如果要把大于2T的硬碟作為系統盤來安裝系統的話,就必須如此。而且系統須使用64位系統,否則無法引導。但系統又不是傳統在PE下安裝後就能直接使用的,引導還得經過處理才行。

bootice 此功能僅在uefi環境下可用_淺談電腦BIOS與UEFI、MBR和GP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