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1、概述

硬碟(Hard Disk Drive,簡稱HDD)是計算機經常使用的儲存設備之一,本文将整體介紹它的基本知識,主要介紹在linux中怎麼使用和管理它。linux

一、硬碟結構

(1)資料結構

扇區:磁盤上的每一個磁道被等分為若幹個弧段,這些弧段即是硬碟的扇區,硬碟的第一個扇區,叫作引導扇區(sector)

磁道:當磁盤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一個磁頭都會在磁盤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迹,這些圓形軌迹就叫作磁道(Track)

柱面:在有多個盤片構成的盤組中,由不一樣盤片的面,但出于同一半徑圓的多個磁道組成的一個圓柱面(cylinder)

(2)實體結構

盤片:硬碟有多個盤片,每盤片2面

磁頭:每面一個磁頭

(3)存儲容量

硬碟存儲容量=磁頭數 x 磁道(柱面)數 x 每道扇區數 x 每扇區位元組數

1扇區=512位元組

二、硬碟接口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并口資料線連結主機闆與硬碟,抗幹擾性太差,且排線占用空間較大,不利電腦内部散熱,已逐漸被SATA所取代

SATA:Serial ATA,序列槽硬碟,是将來和如今PC機硬碟的主流趨勢,抗幹擾能力強,支援熱插拔等功能,速度快,糾錯能力強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接口具備應用範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勢,但較高的價格使得它很難如IDE硬碟般普及,是以SCSI硬碟主要應用于中、高端伺服器和高檔工做站中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連結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如今流行的SATA硬碟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術以得到更高的傳輸速度,SAS是并行SCSI接口以後開發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設計是為了改善存儲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而且提供與SATA硬碟的相容性

光纖通道:Fiber Channel,光纖通道硬碟是為提升多硬碟存儲系統的速度和靈活性才開發的,它的出現大大提升了多硬碟系統的通訊速度。光纖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遠端連結、連結裝置數量大等

三、分區表示

常見的硬碟能夠劃分為主分區和擴充分區,邏輯分區,主分區隻有四個,擴充分區能夠看作是特殊的主分區,在擴充分區的基礎上建立邏輯分區,例如建立3個主分區,1個擴充分區,而1個擴充分區裡又建立了2個邏輯分區,或者4個所有是主分區。

在linux系統中,linux核心讀取光驅、硬碟等資源時均經過“裝置檔案”的形式進行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是以,将硬碟和分區分别表示為不一樣的檔案,具體表述形式以下: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注意:主分區+擴充分區的範圍是1-4,邏輯分區始終從5開始web

四、linux中的檔案系統類型

EXT4:第四代擴充檔案系統,是linux系統中(7版本之前)預設的檔案系統,屬于日志型檔案系統,特色是儲存有磁盤存取記錄的日志資料,便于恢複,在存取性能和穩定性方面更加出色

XFS:一種高性能的日志檔案系統,也是linux系統(7版本以後)預設的檔案系統,特别擅長處理大檔案,可支援上百萬T位元組的存儲空間,可在短期内進行資料恢複

SWAP:交換檔案系統,用于為linux系統建立交換分區,至關于虛拟記憶體,簡而言之就是在硬碟上劃分一部分容量做為記憶體來使用,可以在必定程度上緩解實體記憶體不足的問題,通常建議交換分區的大小設定為實體記憶體的1.5-2倍。

五、實驗環境

虛拟機系統:CentOS Linux release 8.0.1905 (Core)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伺服器

2、添加新硬碟

由于要用兩種方式給硬碟分區,是以為虛拟機添加兩塊硬碟,100G和2T大小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添加以後須要重新開機系統,重新開機以後登入系統用fdisk -l指令能夠看到新硬碟的資訊,用lsblk指令也能夠檢視資料結構

fdisk:磁盤及分區管理工具,大多數linux系統自帶的工具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要對哪塊硬碟進行分區或者管理就使用fdisk後面跟裝置名稱,如fdisk /dev/sdc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若是不知道怎麼用fdisk工具能夠借助幫助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svg

3、磁盤分區

一、MBR分區(使用fdisk工具)

通常小于2T的硬碟咱們均可以用fdisk來分區就能夠了,給sdc建立一個主分區sdc1,配置設定的大小是50G

fdisk /dev/sdc

n:建立一個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w:儲存分區并退出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p:列印分區表資訊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分區類型e:擴充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ID=82 swap分區

分區類型l:邏輯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F:檢視未配置設定的空間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q:直接退出不儲存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l:列出全部分區類型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t:改變分區類型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工具

二、GPT分區(使用parted工具)

什麼是GPT:與支援最大卷為 2 TB (terabytes) 而且每一個磁盤最多有 4 個主分區(或 3 個主分區,1 個擴充分區和無限制的邏輯驅動器)的主啟動記錄 (MBR) 磁盤分區的樣式相比,GUID 分區表 (GPT) 磁盤分區樣式支援最大卷為 18 EB (exabytes) 而且每磁盤最多有 128 個分區。與 MBR 分區的磁盤不一樣,相當重要的平台操做資料位于分區,而不是位于非分區或隐藏扇區。另外,GPT 分區磁盤有多餘的主要及備份分區表來提升分區資料結構的完整性。性能

咱們新加的第二塊硬碟是2TB的,須要用GPT分區方式,即便用parted工具

parted /dev/sdb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mklabel gpt:建立gpt分區表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mkpart primary 0 1T

#mkpart 後面跟名稱,随便取,0 1T表示須要指定從多少開始多少結束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mkpart second 1T 1.5T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rm 2:删除分區2設計

print:列印分區表3d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q:儲存退出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日志

4、格式化和挂載

一、XFS檔案系統

由于在CentOS 7以後的linux系統預設使用的是xfs系統,是以這裡以xfs系統為例格式化分區,固然也能夠格式化成你須要的檔案系統類型,用mkfs.兩下tab能夠快速看到系統所支援的檔案系統類型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mkfs.xfs /dev/sdc1

mkfs -t xfs /dev/sdc1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blkid指令能夠檢視分區的UUID和檔案系統類型,後跟具體分區,若是沒有跟參數,預設會列出系統中全部裝置的UUID和檔案系統類型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格式化後必需要挂載分區,新的分區才能被應用到系統使用,用mount指令挂載分區

mount /dev/sdc1 /opt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若是要永久挂載,随系統啟動,請寫進/etc/fstab檔案裡,/dev/sdc1也能夠用UUID來代替,UUID每一個裝置惟一的,比裝置名稱穩定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etc/fstab檔案解讀:

第一列:裝置名稱或者UUID

第二列:挂載點

第三列:檔案系統(xfs,ext4,iso9660等)

第四列:預設defaults

第五列:是否作dump備份,0不備份,1天天備份,2不按期備份

第六列:開機時是否檢查扇區,0不檢查,1最先檢查(通常是根目錄),2在1檢查完以後檢查

注:GPT的硬碟分區格式化和挂載的方式同MBR硬碟分區

二、SWAP交換分區

一、概述

當記憶體不足時,核心會殺死一些程序,為了不出現OOM,通常有兩種方法:

一、提高記憶體容量

二、把硬碟容量拿來當記憶體使用,就是虛拟記憶體,當沒有辦法提高實際記憶體容量的時候,就須要用到第二種方法,也就是交換分區了

二、格式化swap

這裡用了一塊以前已經分好的硬碟分區來作swap,也能夠添加一塊新硬碟建立新的分區做為swap,看具體需求,sdc5是邏輯分區,使用mkswap指令格式化分區為swap

mkswap /dev/sdc5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格式化好了以後用blkid檢視一下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三、啟用、禁用和查詢swap

若是要使用swap必需要先開啟swap,應用以前先看一下系統現有的swap空間大小,可使用free -m指令(-m表示機關為M)

free -m:檢視記憶體使用狀況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用swapon -s檢視全部swap分區,如今系統隻有一個預設的swap分區sda2(裝系統時裝的)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用swapon指令後面跟具體的裝置名稱來啟用swap分區

swapon /dev/sdc5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除了free -m能夠檢視swap之外,也能夠檢視/proc/meminfo這個檔案裡面也會實時記錄系統的記憶體的使用量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四、永久挂載swap分區

若是要讓swap永久挂載,也是寫在/etc/fstab檔案裡,這裡用的是UUID

注:挂載的swap分區使用df -Th是檢視不到的,必需要用檢視記憶體的指令才能夠看到

linux gpt磁盤管理,CentOS 8 磁盤管理詳解(含GPT分區)

總結:磁盤管理這一塊操做CentOS 8基本上等同于CentOS 7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