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怪獸電影居然是寫給孩子們的情書,太溫柔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會失望 ♫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澄澄
2023年的暑假太熱了,那些在海邊的家長和孩子們大概真實體會到了灼燒,但依然無法阻擋大家舉家沖向海邊度假的熱情。
對啊,哪個孩子,能拒絕海洋?
人類對海洋的了解迄今為止隻有5%,但自古以來,海洋,都是人類的圖騰。
中國文化對它的描摹,由來已久。戰國時期,漢代初始,《山海經》中關于赤鱬、虎蛟、文鳐、精衛鳥的浪漫想象;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鄭和下西洋,成就的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是我們對海洋務實的探索。
今天我們對海洋的探索也從未停止,蛟龍号已經突破7000米的深海海域。
有一部我們中國人自己主要的電影,以全球最優秀電影人的共同之力,将海底7000米的奇觀,毫發畢現地展現了出來。
《巨齒鲨2:深淵》
2018年的夏天,一部《巨齒鲨》在全球範圍内掀起熱潮,成為了最受各國觀衆期待的電影IP之一。
2023年的夏天,系列續作再度襲來,海洋霸主巨齒鲨再掀狂瀾,帶來了《巨齒鲨2:深淵》。
在以往的卡通片裡,孩子們看到的都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史前動物。
但這一次,《巨齒鲨2:深淵》以最嚴謹的考察、最逼真的還原、最纖毫畢現的展現,讓以前在繪本裡讀到的各種史前生物,仿佛從大銀幕遊到了孩子們的身邊。
(《巨齒鲨2:深淵》使用242TB的記憶體和33000個CPU完成了270萬次的模拟任務,讓巨齒鲨栩栩如生)
大到巨型生物的震撼動作,小到海底顆粒、氣泡、揚起的沙塵細節,創造令人身臨其境的深海環境。
(《巨齒鲨2:深淵》找遍了全球,才找到有能力完成的德國視效團隊。視效總監彼特·貝布,曾憑電影《盜夢空間》斬獲第83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此次帶隊《巨齒鲨2:深淵》,力求達到“尖端技術與傳統技術的完美結合”)
在電影裡,孩子們能看到深海霸主巨齒鲨如何兇猛沖破溫躍層,全面獵殺,瘋狂追逐着雙栖獵龍和潛水器;
也能見識到海面的巨型章魚,如何以最靈活的速度和靈敏度,纏繞着人類探索基地,讓高科技在原始動物力前,舉步維艱。
這也是全球銀幕上,首次展現出在海底7000米行走,360度環繞平視海底世界的奇觀。
深海魚的生物性發光,讓海洋仿佛倒映的星空,尚未被發掘的稀有物種在孩子身邊自由穿梭,用《巨齒鲨2:深淵》裡的台詞——
“孩子們,這是大自然母親的燈光秀。”
“描寫海洋”是每一個孩子在K12基礎教育必須完成的作文練習。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相信孩子看完,會被激發對海洋的強烈好奇——“原來我還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打開海洋,海洋,意味着審美絢爛的極限,以及無窮無盡的想象。”
最重要,它是由中國人自己主要的首部怪獸電影,有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深深承接。
《巨齒鲨2:深淵》是一次傳統文化和海洋知識雙教育的,最佳電影。
巨齒鲨重制後,世界正陷入巨大混亂。
不僅是體型更龐大、數量更多、攻擊力更強的巨齒鲨群,還有更多白垩紀遠古怪獸群,紛紛現身,人類危在旦夕。
科學家張九溟(吳京 飾)與潛水專家喬納斯(傑森·斯坦森 飾)始終在關注這個動态,而陪伴他們的,是14歲的女孩梅英(蔡書雅 飾)。
梅英是《巨齒鲨》第一部裡張蘇茵(李冰冰 飾)的女兒,張蘇茵和喬納斯在共同對抗巨齒鲨的行動裡,互生情愫。張蘇茵,同時也是張九溟的姐姐。
喬納斯對梅英呵護有加,愛得深沉。
但愛得太多,難免過度保護,他一直阻撓梅英參與探險。
在一次探索行動裡,梅英的舅舅張九溟發現她偷偷跟了過來,木已成舟,九溟反而豁達——“那我們一起吧。”
萬萬沒想到的是,梅英在整個過程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英勇、智慧,甚至以女性的靈敏和細心,幫兩位直男長輩,解決不少問題。
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是,梅英在出發前據理力争的:“你的過度恐懼某個意義是感統失調。”
喬納斯回答:“不,那是為人父母。”
這句話說得太動容了,現實裡的父母誰不是想永遠護孩子周全,但是,孩子會長大,孩子需要被當作職業人尊重,孩子有自己必然要面對的危險,遲早要學會的獨立解決。
《巨齒鲨2:深淵》的故事發生在深海,但蘊含的道理,卻适用于普遍現實。
學會信任你的孩子,還給她長大的權力。
舅舅張九溟口頭禅“你丫閉嘴”、“真動過這念頭?孫子诶”,他桌子上的算盤、香爐,以及随身攜帶的保溫杯,絕對讓孩子們笑開花——“誰在我舅舅床頭裝了錄影機?!”
但這位舅舅,又同時會讓孩子們肅然起敬,被他身上的科學探索精神,深深激勵。
舅舅名叫“張九溟”。
何為九溟?明代大儒宋濂有詩句:“上淩霄漢,下燭九溟。”
九溟,深淵也。
當世界陷入深淵,總得有人挺身而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與此同時,“九溟”還有一個解釋,意指“四海”,也是天下萬物的本源,是一切生命和物質的發源地。
唐朝詩人王勃曾寫道:“吞九溟于筆海,若控牛涔;抗五嶽于詞峯,如臨蟻蛭。”
你看,光是一個名字就展現了中國人面對海洋的格局,寓意着中國人自古以來的不斷探索精神,最重要,與海洋共存共生的價值觀。
電影裡,九溟是最堅持與巨齒鲨友好相處的,反對你死我活,甯願以命相托,去換取海洋生物的共情信任。
而“梅英”,作為重要的主角,也寄寓着主創們,對中國式青年的期待和希望。
在宋代文人秦觀的《望海潮》中有這樣一句,“梅英疏淡,冰澌溶洩”,不難了解梅英意為梅花。
梅在大陸傳統文化裡,是花中四君子之首,在衆芳搖落,冬日寂寞的季節,唯有梅花沖破嚴寒,傲然盛開,撲向人間而來。
不管爸爸喬納斯如何交代“自保為上”,關鍵時刻,梅英永遠為了人類更廣闊的的命運、其他個體的生存,甚至小動物的安危挺身而出。
蔡書雅在路演裡表示,梅英不單純是大人的附屬,“她的三個關鍵詞:自由、無畏、勇敢要說兩遍”。
電影裡關于中國文化的部分還有很多,比如張九溟父親送給他的現代書法“四海遊龍”。
中國人對龍的情懷是父親對兒子的期望與祝福,希望他自由主宰自己的命運。
在電影裡,父親也最終認可了這個為了全球人的命運四處奔波,鮮少歸家的遊子,給了中國式孤膽英雄内心最底層的安慰——
來自家庭的肯定。
這是中國人特有的代際傳承,是中國人内心深處需要的認可與依賴。
《巨齒鲨2:深淵》對青少年而言,是一個包裹着怪獸外衣的,深刻又潤物細無聲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國式家庭傳承的含蓄表白。
《巨齒鲨2:深淵》,可以讓父母和孩子于無聲中達到深度的彼此了解,也是激發孩子探索欲,寓教于樂的過程。
要說除了文化魅力外,很多人選擇觀看《巨齒鲨2:深淵》,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主演吳京。
如果給“中國精神”找一個人人認可的代言人,那一定是吳京本京了。
有吳京在,影片品質基本就有了保障。
《巨齒鲨2》制片人在采訪中曾透露過,這部續集等了吳京兩年半,的确,這次中國面孔在電影裡發揮着重大作用。
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電影“含京量極高”。
值得一提的是,吳京飾演的中國深海科學家可不是單純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而是集智勇雙全,幽默風趣于一身,并具有探索精神的平凡英雄。
電影裡大量通俗易懂、凸顯人物性格的生動對話和場景,讓全球觀衆了解到中國演員的專業與魅力。
比如吳京大戰怪獸的戲份,是他自己職業生涯首次的驚喜嘗試。
作為電影人的他全身的DNA動了,片場他創造力十足,現場完善優化劇本。
和導演設計直升機跳機動線,他單手挂直升飛機,堅持不用替身,親自上陣。
在拍攝水下戲時,他亦精益求精,連拍10小時眼睛拍到充血。
無論“上天”還是“入海”,隻要效果未及預期,他還會屢次要求“再來一遍”,就連外國從業人員都稱贊“這就是吳京”。
當然啦,電影除了驚心動魄的畫面和演員的敬業精神外,我們還發現了吳京的另一面,即中國人的幽默感與重情義。
戲内,吳京和傑森·斯坦森并肩作戰,張九溟相信喬納斯“隻有他能做到”, 喬納斯相信張九溟,是以在危急時刻堅持等他回來,真的是地表最強聯手鬥鲨組合,關系情同手足。
戲外,這種默契與情感繼續延伸。
片場下戲,吳京也經常請外國演員、劇組從業人員吃火鍋、吃餃子。
吳京還會教傑森·斯坦森念《再别康橋》,吳京在談到兩人的感受時,直言“無需說太多”,他們之間的默契已經到了“不需要翻譯”的程度。
一部深海怪獸大片隻是形式載體,這場盛大的視覺盛宴不但包含了暴風驟雨般的危險之旅,而且還具有“上淩霄漢,下燭九溟”的中國精神和偉大情懷。
我們有拍攝軍事動作、科幻等類型的電影工業化經驗,但海洋怪獸題材新鮮,國内過往經驗空白。
《巨齒鲨2:深淵》的版權由中國制片公司華人影業持有,影片由華人影業牽頭制作。
時代在發展,以前總說我們技術不夠,但今天,我們也可以拍出自己的科幻大片,最好看的怪獸片。
你也很少能在一部全球最頂尖的視效大片裡,看到如此多的中國情懷、台詞與文化。
這是一次充滿使命感的講述,也是一次充滿詩意的彰顯,帶着我們獨有的鮮明的中國文化烙印,去展示給世界。
觀看中國自己主要的超級大片,了解中國故事傳遞的傳統價值,讓孩子們去探索和了解自己的民族、國家,才能潛移默化地,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信。
請大家帶着自己的孩子,走進影院,潛入深海,去感受海底世界的清涼與勁爽,去感受中國人自己的魅力和驕傲。
8月4日,《巨齒鲨2:深淵》僅僅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