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民營企業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政策解讀)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

三部門解讀《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幹舉措的通知》

讓民營企業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政策解讀)

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釋出。為切實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市場監管總局、稅務總局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幹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若幹舉措》),作為落實《意見》的配套政策舉措,并于8月1日對外釋出。圍繞《若幹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釋出會,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解讀。

5方面28條具體措施,深化細化實化相關政策舉措

“《若幹舉措》從民營經濟需求出發,圍繞解決民營企業突出問題,從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援、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營造良好氛圍等5方面提出28條具體措施,力求務實管用、近期見效。”國家發展改革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介紹,《若幹舉措》圍繞《意見》的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細化、實化了相關政策舉措——

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确定每項任務的落實分工,明确了“誰來幹”,讓民營企業明白遇到問題時“該找誰”。比如,針對民營企業反映強烈的拖欠賬款問題,明确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牽頭推動解決。其中特别提出,由審計部門接受民營企業反映的欠款線索,加強審計監督。

進一步明确落實細節,指導舉措具體落地。比如,《意見》提出了鼓勵民營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按規定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要求,《若幹舉措》進一步列明了支援民營經濟牽頭承擔科技攻關任務的具體領域,即工業軟體、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網際網路、基因和細胞醫療、新型儲能等6個領域,政策範圍更加明确。

進一步推出更有力的舉措。比如,《意見》提出,“暢通民營企業職稱評審管道”,《若幹舉措》進一步明确,“賦予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權,允許技術實力較強的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單獨或聯合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自主評審”。再如,《意見》提出,“不得将政務服務事項轉為中介服務事項”,《若幹舉措》進一步提出,“建立涉企行政許可相關中介服務事項清單管理制度,未納入清單的事項,一律不再作為行政審批的受理條件”。

進一步落實激勵限制。《若幹舉措》提出,“将各地區落實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納入國務院年度綜合督查,對發現的問題予以督促整改,對好的經驗做法予以宣傳推廣”。此外,還提出“設立中央預算内投資促進民間投資獎勵支援專項,每年向一批民間投資增速快、占比高、活力強、措施實的市縣提供獎勵支援”。這些措施通過獎勵先進、樹立榜樣,将調動各方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積極性。

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援,治理招标投标突出問題

市場準入是民營經濟從事市場活動的核心環節。《若幹舉措》圍繞“促進公平準入”提出不少舉措。“近年來,放寬民營企業準入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對民營企業設定不合理準入限制的情況。近期印發的《意見》提出‘持續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就是要解決民營企業市場準入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王善成表示,将抓緊啟動第五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修訂,持續推動清單事項縮減;全面開展效能評估,在重點領域加快形成體系性準入安排;進一步加大典型案例排查、歸集、通報、約談、整改力度,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準入環境。

今年以來,稅務部門落實落細惠及民營經濟的各項稅費支援政策。“上半年,包括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内的民營經濟納稅人繳費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7049億元,占比76%,是政策惠及的主體。”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戴詩友表示,《若幹舉措》明确了一些稅收政策舉措,如增加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可享受政策的時點,允許企業就當年上半年發生的研發費用申報加計扣除等,“稅務部門将用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優服務,精準有力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若幹舉措》提出,“開展工程建設招标投标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了這項工作。“根據要求,各地方、各相關部門從今年以來啟動實施的依法必須招标的項目中,按照原則上不低于10%的比例進行項目抽查,核查這些項目在招标投标全過程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情形。”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孟玮表示,專項治理聚焦查問題、糾偏差、補短闆、抓落實,力求取得實效。比如,針對圍标串标、挂靠資質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各級行政監督部門将以零容忍态度堅決進行打擊,影響惡劣的案件依法從嚴從重處罰并通報曝光。

“2022年全年,通過簡易登出登記程式退出市場的企業占到總量的七成。”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二級巡視員張舒表示,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多部門推出多項登出便利化措施,分類施策推進企業登出“一件事”改革,“下一步,我們将通過優化流程設計、減少公告等待時間、明确企業主體責任、完善事後救濟管道、強化信用懲戒手段等方式進一步完善普通登出制度,在保障市場交易安全的基礎上提高市場退出效率。”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範圍廣、政策鍊條長、工作環節多。“長期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既注重解決民營企業面臨的困難問題,又通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不斷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王善成介紹了相關進展及下一步工作。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印發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各地開展自查清理,圍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促進要素和資源市場統一、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準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等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整治了一批突出問題。下一步,将建立不當幹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行為問題整改和典型案例的約談通報制度,加快完善配套政策。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全面啟動,穩妥有序放開放寬城市落戶政策,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統一公司、企業債券發行稽核監管職責,推動形成互聯互通的技術交易網絡,加快建構統一的資料基礎制度體系……近年來,各要素領域改革舉措相繼落地。下一步,将健全城鄉統一的土地和勞動力市場,加快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資料市場,破除要素市場分割和多軌運作,推動各領域要素市場制度在政策取向上互相配合、在實施過程中互相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與民營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将堅持廣泛收集民營企業遇到的問題,切實幫助民營企業排憂解難,讓民營企業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王善成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