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電視到底看什麼?大部分消費者其實不懂參數,買電視時隻會看産品廣告頁,聽銷售們吹得多麼天花亂墜,然後相信自己的肉眼,覺得自己看到的就是最好的…
現在的電視,動辄什麼4K/8K、8/10bit、高重新整理率,103%RGB、2000:1對比度(抛開動态對比度不談)。但是有一個最核心的關乎畫質好壞的參數,很少在電商詳情頁裡被單獨亮出來,大部分廠商也隻默默把它放在規格和包裝這一欄裡,但它确是決定電視觀感差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沒錯,就是亮度,也可以稱為亮度動态範圍。
電視不是人眼,是以想要還原出真實畫面,就需要通過硬體、軟體來雙重發力。目前,影響畫面的分辨率、色深(灰階)、幀率、色域空間,相比過去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唯獨顯示裝置的亮度還停留在一個比較基礎的水準。
你去某東搜電視,大部分所謂的高成本效益電視,亮度就隻有300-500nit。
亮度這個參數,直接關系到你能不能看清畫面。就像白天用投影儀需要關窗一樣, 300-500nit亮度的電視,加上玻璃沒有做反射塗層處理,但凡在光線比較好的地方,電視畫面是一定會受到環境光影響而出現發白、反光的情況。
當然,大部分苦逼打勞工都是晚上才有空看電視,可以規避一下白天日光過強的問題。但,要是我說亮度會影響色彩,你相信嗎?
如果你稍微知道一點攝影知識,你就會發現:人的皮膚在不同強度的光照下,會呈現不同的顔色。
同樣的道理,放到電視上,就是:低亮度的電視,很難把高光部分的質感表現出來,看到的就是過度磨皮的效果。
就像上圖的火花一樣,你會發現火花中心的真實亮度可能會達到 3000nt,但是你電視隻有 500nit,是以你就根本看不清這部分的細節,你隻會看到一串白光。因為多餘的亮度你家電視根本呈現不出來。
另外,還有很多高色域、低亮度的電視,你會發現它的畫面也不夠真實。為什麼?因為亮度和色彩不可分割,兩者共同構成了“顯色體積”。隻有完整的亮度覆寫加上完整的色彩覆寫,才能展現真實的畫面。
這樣說完,你還會覺得那些 300-500nit 亮度的電視值得買嗎?或許它價格真的很便宜,但是便宜就是沒好貨,就是要砍掉你的視覺體驗。
當然,想要提升亮度也不難,像 LGDisplay 就給 OLED 加入了新技術,将 OLED 的亮度提升了 60%。miniLED 就不說了,亮度一直是優點。當然,高亮度也意味着高成本,畢竟技術就是限制價格的最大因素,現階段還無法低成本的解決電視的亮度問題。
你覺得亮度重要麼?說說你的感受,來評論區對線,讓我看看你們的看法!
(827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