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

國産EDA工具近日宣布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該公司表示其核心産品成功突破3nm工藝節點,具備了國際市場競争力,并成功建構了較高的技術壁壘。這家公司就是概倫電子,成立于2010年,專注于EDA工具的自主設計與研發,并通過戰略合作不斷完善産業鍊,推動了國産EDA的發展與生态建設。

而另一家企業華大九天也宣布其部分EDA工具已經支援5nm先進工藝制程,并已實作商業化。這兩家公司的突破無疑是振奮人心的消息,标志着國産EDA工具已經打破了國外的壟斷,為國産晶片打造全産業鍊提供了重要的支援。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

在EDA工具出現之前,工程師們隻能憑借手工繪制晶片的設計圖和布線圖,然而随着晶片功能的增強,這種方式已經不再适用。是以,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來自動繪制設計圖成為了當務之急。

1980年,超大規模內建電路被提出,晶片開始利用程式設計語言進行設計,一年後,EDA工具開始商用,使得晶片的複雜性得以快速增長。于是,全球各國都紛紛布局EDA工具産業,其中美國的發展速度最快,分别誕生了明導國際、新思科技和铿騰電子這三家EDA巨頭。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

EDA的設計流程包括前端設計和仿真、後端設計及驗證、後仿真、signoff檢查、資料傳遞代工廠等多個環節,每一項工作都非常複雜。前端設計涉及模拟電路設計和Verilog代碼,而後端設計則涉及實體設計和版圖設計,包括将資料轉換為圖形并引入寄生電容和寄生電阻。驗證是晶片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需要确認邏輯代碼是否符合預期的要求和定義好的規範,而後仿真是對設計的驗證過程。signoff檢查是按照廠家要求做的最後一次規則驗證,確定設計符合标準,資料傳遞則是最終的産品傳遞。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

然而,早在美國的EDA三巨頭建立之前,大陸就已經着手研發EDA工具了。在1978年秋,廣西桂林召開了一個“數字設計自動化學術會”,研讨如何發展國産EDA工具并做到世界領先。但當時研發機構各自為戰,進展緩慢,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果。80年代,由于受到國外的限制和禁運,大陸晶片研發受到嚴重影響,然而在國家層面的動員下,17家科研機關共200多名相關專家赴京,共同研發了第一款自主知識産權的國産EDA工具——熊貓系統。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

然而,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國外三巨頭不斷兼并重組,而以熊貓系統為代表的國産EDA軟體則原地踏步,甚至有所倒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中興華為事件的爆發,國産晶片再次陷入“卡脖子”的困境,這讓我們意識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

EDA工具在全球晶片市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晶片設計的關鍵工具,撬動着巨大的産業鍊,沒有EDA就沒有IC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

然而,要想在EDA領域取得突破,大陸企業面臨着一些挑戰。首先,人才問題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雖然大陸已經在EDA研發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與海外三巨頭相比,從業人員數量仍然較少,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中。吸引、培養和留住高端人才是企業的迫切需求。必須加大人才引進和教育訓練力度,提高人才的專業水準和創新能力。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

另外,研發投入不足也是制約國産EDA工具發展的問題。科技研發需要持續的投入,而一些國内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仍顯不足。相比之下,海外三巨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占到營收的35%到40%,這也是他們能夠保持技術領先和市場佔有率的重要原因。國内企業應該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以便在全球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國産晶片迎來好消息,EDA工具取得新進展“中國芯”開始了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