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紮心故事】論使用者畫像的重要性 - 使用者層級不同,可能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

這是一個看似極其有趣,但又完全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1. 起因

一個換去**集團(國内一線)工作的朋友,在朋友圈釋出了一張招聘啟事,已打碼,見下圖:

大意是,為了下沉的産品,希望在目标客群中,找個特别合适的消費代表;

【紮心故事】論使用者畫像的重要性 - 使用者層級不同,可能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

2.内容概括

用人需求:

a、會過日子,精明;

b、生活在三線以下的村裡,知道大夥兒平時需要啥;

c、平時不用到公司打卡;

d、朋友越多越好,與人融洽;

e、學曆,理論上,越低越好;

f、中年人,男女都可;

g、年40萬,也就是3w+/月;

以上條件為前提,還需要和公司良好溝通,确實不算好找,難怪給這麼多錢;

筆者老家的親戚,雖然沒有5000微信好友,但其他條件符合的可不少,可以争取看看;

通過遊說5位親戚好友(還包括1位,曾在北京網際網路公司工作過、心态年輕的阿姨),明顯感覺到,對面欲言又止,最後直接不回、轉移話題;

筆者感到一絲詭異,再通過,詢問一些老家的同輩好友;

得到結論,筆者被當成了騙子手裡的刀;

3. 反思

在我們看來,挺好了解的一個事情,卻被閱聽人毫不猶豫的判定為騙子,問題出在哪裡?

3.1 内容讀不懂

對于目标閱聽人(呆在三線村裡、35歲以上、國中學曆)來說,内容無法被讀懂和了解;

什麼叫【懂生活】?村裡人隻知道幹活、活下去,不如說願意花時間改善生活條件(村裡家裡的生活條件多艱苦,筆者下次再細說)

什麼叫【使用體驗】?不如說回報使用意見,或者征求建議

什麼叫【不用坐班】?不如保持微商的說法,不用準時去打卡,按要求完成任務就行;

什麼叫【号召力】?可以換個淺顯些的形容,比如人脈較多,鄰裡關系融洽;

什麼叫【年薪】?村裡有資格賺年薪的,可不是這個招聘啟事的目标閱聽人哦;

月收入3000~6000是常态,想多給一些,月薪過萬就夠吹牛了;

3.2 付出和收入嚴重不對等;

按照三線村裡水準,此類人員的薪資,大機率在3000~6000/月;

而招聘中,給到的是30000+/月哦,8倍上下哦,還是這麼大的一個集團;

相當于月薪8000塊的筆者,揣着一個中專學曆,人在家中坐,被一份8萬月薪的工作砸中了,還是響當當的巨頭集團…

我信你有鬼,糟老頭子壞得很!

是個正常人,大機率都會害怕吧?

不可否認,真的有明白的叔叔阿姨,但是比例呢?1%?3%?5%?

這樣的JD出來,如果沒有收到太多履歷,會不會被認為,是錢沒給夠的問題?

真相,有時候就是這麼出人意料;

4.總結

我們的生活環境,和使用者的生活環境,不說不盡相同,有時候是天差地别;

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時的意見,甚至出現背道而馳;

老生常談的一句話:使用者畫像,對于産品設計,及其非常特别尤其重要;

感謝觀看,歡迎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