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12月7-9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CCF 大資料專家委員會承辦,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天玑資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SDN協辦的2017中國大資料技術大會(BDTC 2017),在北京新雲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大資料與智能”為主題,聚焦最純粹的技術幹貨分享,和最接地氣的深度行業案例實踐,彙聚國内外頂尖技術專家,共論最新的大資料技術實踐與發展趨勢。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山東大學教授、博導劉士軍

200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工學博士。02年加入山東大學計算機學院。12至13年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訪學。中國計算機學會協同計算專委、服務計算專委委員,中國通信學會雲計算專委委員,山東省計算機學會智能制造與工業大資料專委副主任,IFIP WG5.8委員。主要從事服務計算、協同計算、企業大資料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課題30餘項,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申請發明專利20餘項,出版專著3本,發表論文140餘篇。

在山東大學教授、博導劉士軍的主持下,工業與制造業大資料論壇正式開始,将有來自北方工業大學、清華大學、三一重工、浪潮、航空航天大學、北京濤思資料等學界和産業界的技術專家為大家帶來大資料在工業和制造業方面的最佳實踐。

物聯大資料驅動的智能服務:以工業裝置診斷和預警為例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北方工業大學資料工程研究院院長、流資料內建與分析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韓燕波

韓燕波教授,博士畢業于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曾就職于德國國家計算機研究中心、德國弗郎霍夫軟體技術研究所和美國大規模分布系統實驗室等機構,有主持大型科研項目、應用項目和海外創業經曆。曾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01年),2000-2012期間任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網格研究中心主任。現任流資料內建與分析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北方工業大學資料工程研究院院長。

北方工業大學資料工程研究院院長、流資料內建與分析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韓燕波,發表了《物聯大資料驅動的智能服務:以工業裝置診斷和預警為例》的主題演講。韓燕波表示,能有效地感覺和利用來自傳感和裝置、展現實體世界和人類社會生産生活實際狀态的物聯大資料辨別着ICT技術的一個制高點。在不久的将來,泛在互聯的世界裡會有無數個軟體“機器人”為人們提供服務,為人類捕捉、過濾、分析和融合各類資訊和事件,通過深度關聯大資料為我們提供趨勢分析和研判,持續優化地提供決策依據和生成方案,緊要關頭還能為我們迅速采取行動。這些智能體及其互聯不僅能有效橋接實體世界和資訊空間,更能夠加速ICT系統和應用模式的優化和變革。本報告結合裝置運作監控執行個體,淺析當中的傳感資料服務化、傳感裝置虛拟化和資料溯源(Zoom-out和Zoom-in)、資料驅動的事件關聯和自主路由以及智能服務庫系統等一些關鍵環節。最後,韓燕波坦言,第三波服務計算就要來了。

工業大資料的基礎:時序資料庫的現狀與未來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北京濤思資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陶建輝,1994年畢業于中國科大,同年到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攻讀天體實體博士,曾在美國芝加哥Motorola、3Com等公司從事2.5G、3G、WiFi等無線網際網路的研發工作,國際頂尖無線資料專家。2008年回到北京創辦和信,專注移動網際網路IP Push和IP實時消息服務,2010年被台灣聯發科收購。2013年再度創業,創辦快樂媽咪,專注母嬰智能硬體和母嬰健康服務,2016年初被太平洋網絡收購。2017年5月又再次走向戰場,創辦濤思資料,專注時序空間資料的實時高效的處理,其産品TBase比其他業内标杆資料庫性能好10倍以上,可廣泛運用于物聯網、工業大資料、金融等領域。

北京濤思資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發表了《工業大資料的基礎:時序資料庫的現狀與未來》的主題演講。在工業大資料時代,資料采集後被源源不斷的發往雲端,由于資料量巨大,并且人力、裝置的運維成本不斷攀升,工業大資料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不是單台計算機能處理的,必須能有scale out的能力;實時性的要求很高;必須做到軟體線上更新、硬體熱插拔,保證7*24小時不間斷工作;維護、更新、擴容必須簡單。但現有流行的關系型資料庫同樣存在問題,如擴容、更新不容易;需要專業的DBA維護;單點障礙,支援高可靠成本太高等等。而濤思資料研發的Tbase能夠解決傳統關系型資料庫以及NoSQL資料庫在時序空間資料處理上性能價格比低下的問題,大幅降低營運成本;采用标準的SQL接口,并将叢集系統複雜的配置、維護、更新、擴容等工作智能化,大幅降低對研發和運維人員的要求。采用TBase,可以将典型的資料監測分析平台的整體成本降至現有的1/5。同樣的硬體資源,系統處理能力和容量能增加五倍以上。

華興工業大資料的應用與實踐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三一集團副總裁、上海華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愛進

袁愛進,男,教授,1959年8月22日生于貴陽習水縣,1982年大學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工業自動化儀表系,1987年研究所學生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自動控制系,後任教于大連交通大學,2007年加入三一集團。現任三一集團副總裁、華興公司總經理。 在高校任教期間(1987-2007),袁愛進先生先後在國家、行業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及參與了9個省、市級縱向課題研究。其中由袁愛進先生主持的“可程式設計自整定智能調節器”研究填補了當時的國内空白,具備國際先進水準。2007年進入三一集團以後,袁愛進先生帶領團隊完成了第一套挖掘機電氣控制系統的開發、調試及批量切換,并完成了第一代挖掘機控制器及顯示屏産品的開發和認證,使三一成為國内首家可自主研發挖掘機控制及顯示系統的工程機械生産企業,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液壓挖掘機電氣控制技術在國内的壟斷。2011年榮獲三一集團 “三一人物”的最高榮譽。

三一集團副總裁、上海華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愛進,發表了《華興工業大資料的應用與實踐》的主題演講,主要包括,三一裝備與特點介紹;需求驅動變革;工業大資料平台構成;工業大資料創新應用等四個方面。據袁愛進介紹,随着物聯網和資訊實體系統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資料可以被收集和分析,工業大資料也成為行業創新和轉型的重要驅動力。上海華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三一集團旗下公司,在工業大資料領域進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創新,為三一集團打造了一套在經營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工業大資料平台,積累了豐富的應用案例。本次報告将重點從實務角度出發,介紹華興工業大資料平台的主要架構、應用方式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浪潮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引領企業創新應用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浪潮通用軟體有限公司數字化企業創新中心總經理王騰江

浪潮通用軟體有限公司數字化企業創新中心總經理,山東省智能制造技術及應用工程技術中心主任,一直從事企業管理軟體領域相關工作,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企業管理軟體、企業大資料、工業網際網路、雲ERP等,作為骨幹參與了國家863計劃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相關成果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與過ERP軟體研發、實施等多種工作,先後在多家集團型企業實施資訊化項目,對供應鍊管理和內建化物流系統有深入了解,實踐經驗豐富。

浪潮通用軟體有限公司數字化企業創新中心總經理王騰江,發表了《浪潮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引領企業創新應用》的主題演講。據王騰江介紹,工業網際網路正在引發資訊技術與制造技術加速融合創新,并驅動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随着工業網際網路逐漸走向應用部署,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作為海量異構工業資料內建與工業應用創新的重要載體,正成為新一輪産業競争的核心。要幫助企業實作數字化轉型這個目标,需要一個創新平台來支撐,能夠內建業務流程、實作分析與預測,既能夠做連接配接,也能夠提供智能化的創新應用服務。 工業網際網路通過建構連接配接機器、物料、人、資訊系統的基礎網絡,實作工業資料的全面感覺、動态傳輸、實時分析,形成科學決策與智能控制,提高制造資源配置效率,正成為領軍企業競争的新賽道。

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雲制造與制造業大資料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雲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863雲制造主題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任磊

任磊,中科院軟體所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複雜産品先進制造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北航內建制造與仿真技術實驗室副主任、雲制造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系副主任。主持或作為骨幹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國家級或部級項目20項,發表SCI/EI論文80餘篇,含ESI 高引論文3 篇,Google Scholar引用2000餘次,申請專利與軟體著作權20項,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雲制造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863雲制造主題項目首席科學家助理任磊,發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雲制造與制造業大資料》的主題演講,主要涵蓋四個層面,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提出背景;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智能制造與雲制造;制造業大資料。任磊表示,目前,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的資訊新環境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目标正催生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進入一個新的進化階段。中國正值工業化與資訊化發展高潮,“工業4.0”大背景下的智能制造成為産業界與學術界關注的熱點。近年來我國“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戰略、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國務院《關于深化“網際網路+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等戰略規劃中,均将雲制造作為推動智能制造向前邁進的新模式、新手段、新業态。本次議題主要探讨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雲制造2.0的新動态、以及基于雲制造的制造業大資料相關的新技術、平台、系統及應用案例。

工業大資料技術與實踐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

王建民博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導,軟體學院院長,清華大學資訊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資料科學研究院管委會副主任、副院長、大資料系統軟體國家工程實驗室執行主任、工業大資料系統與應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863計劃先進制造技術領域“面向制造業的核心軟體開發”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2012 年起),“十二五”國家863計劃先進制造領域制造服務技術主題專家組成員,國家衛計委人口健康資訊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2014年起),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總體組成員(2008-2013)。ISO/IEC JTC1 大資料研究組(SGBD)成員(2014年起),IEEE 過程挖掘任務組(IEEE Task Force on Process Mining)成員(2009 年起) ,《計算機內建制造系統》雜志(EI 源刊) 副主編(2009年起),中國計算機學會資料庫專委會委員(2006 年起),大資料專委會委員(2012年起)。

清華大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發表了《工業大資料技術與實踐》的主題演講。王建民表示,工業大資料是工業資料的總稱,包括資訊化資料、物聯網資料以及跨界資料,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核心要素。此次分享主要分析了工業大資料的主體來源,剖析企業資訊化和工業大資料互相關系,闡述工業大資料“多模态、高通量、強關聯”的資料特點、“強背景、碎片化、低品質”的資料分析挑戰,以及“實體資訊、産業鍊、跨界”多源資料融合并賦能先進制造業的應用特點,探讨工業大資料軟體系統架構與實施方法,分享我國工業大資料典型應用案例。同時,大資料技術正在從消費網際網路向産業網際網路滲透,大資料系統軟體面臨着跨界資料融合、使用者結構轉變等應用挑戰。王建民也表示,工業大資料價值創造的序幕剛剛開啟,不僅在于對現有業務的優化,更在于支撐企業、行業乃至全社會的創新、轉型和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不斷普及的過程,是工業大資料應用價值逐漸釋放的過程、是智能制造不斷發展的過程。目前,工業大資料仍處在高速發展的曆史階段,其概念内涵、技術方法、價值創造模式還在不斷創新演化之中,需要我們各位的創新實踐。

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直播專題2017中國大資料技術大會(BDTC),新浪微網誌@CSDN,觀看大會圖文直播,請掃描二維碼關注CSDN資訊微信公衆号。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BDTC 2017丨大資料在工業與制造業探索與實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