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竹藤組織前總幹事:竹子可成為氣候行動的“催化劑”

作者: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導讀

國際竹藤組織前任總幹事費翰思日前為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獨家撰文稱,竹子在全球氣候行動中可發揮重要作用。竹林不僅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是天然碳彙,有助于當地社群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竹産品除了具有經濟價值外,還具有重要的鎖碳功能。竹子具有多重益處,可在各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中發揮突出作用。

國際竹藤組織前總幹事:竹子可成為氣候行動的“催化劑”

作者:費翰思 (Hans Friederich),國際竹藤組織前任總幹事

今年11月,各國政府代表将齊聚阿聯酋迪拜,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讨論如何在阻止全球變暖的行動中取得進展。會議将評估進展情況,并為各國政府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尋找途徑。

這提供了一個合适的時機,讓竹子作為氣候行動的重要“催化劑”最終得到認可。

與人們的普遍認知相反的是,天然竹林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根據國際竹藤組織、中國國際竹藤中心和英國皇家植物園2016年的聯合研究,世界上共有竹類植物1600多種。在天然林中,竹子通常隻占樹木覆寫面積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天然竹林實際上是豐富的植被混合體。天然竹林也是一些重要物種的栖息地,如中國南方的大熊貓、喜馬拉雅山區的小熊貓和中非的山地大猩猩。許多其他動物也以竹子為生,特别是在南美洲,竹林中栖息着種類繁多的鳥類。

國際竹藤組織前總幹事:竹子可成為氣候行動的“催化劑”

圖檔來源:東方IC

與所有植物一樣,竹子通過光合作用生存,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與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結合,産生氧氣,以此作為生長的基礎。是以,健康的竹林作為天然碳彙,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但在當地社群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方面,竹林或許發揮着更重要的作用。氣候變化可能導緻長時間的幹旱或洪澇,而竹子的生命力非常頑強,當其他作物可能枯死時,竹子卻能存活下來。在動蕩時期,中國南方的竹林為當地家庭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竹筍可以作為食物,嫩竹葉可以作為牲畜飼料,竹子還可以用來制造各種家庭用品,提供可靠的收入來源。

種植竹子是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一種有效手段,而世界上種植竹子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據估計,中國竹林種植面積至少有400萬公頃。在這些竹林中,人們定期砍伐竹子,制成各種産品。中國竹産業協會稱,中國竹産業的總産值已達3000億元人民币,預計到2035年将增長到1萬億元。

竹子可以在退化的貧瘠土地上種植,因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非常重要。新竹林的新增二氧化碳吸收能力是重要的環境碳彙。在竹子的固碳和儲碳能力方面,中國一直走在前列。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管理良好的毛竹人工林每年每公頃碳儲量為170噸,高于其他人工植被。雖然有些人對推廣單一作物種植提出批評,認為不應砍伐天然林來為種植竹子騰出土地,但與桉樹等傳統種植樹種相比,竹子更具有環境優勢。

種植竹子所産生的碳補償可以作為碳信用額度出售,這些碳信用額度可在首次收獲前為種植園提供資金,進而為當地農民提供過橋資金。

國際竹藤組織前總幹事:竹子可成為氣候行動的“催化劑”

圖檔來源:新華社

根據品種的不同,竹子在5到7年後會進入成熟期,也就是收獲期。收獲的竹子可以用來蓋房子,也可以制成家具或裝修建材,将吸收的碳“鎖”在這些耐用品中。中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地區的鄉土民居儲存了很多年,而現代工藝生産的竹地闆則可保證使用幾十年。在計算竹林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儲存效率時,這些被“鎖住”的碳是額外的貢獻。

作為一種低碳、可再生的材料,竹子令現代建築師和設計師産生了愈發濃厚的興趣,可以為美觀的室内設計提供方案,是以竹子的“鎖碳”功能也越來越重要。中國在生産用于室内設計的竹産品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世界其他地區的建築師也在追随這一潮流,在亞洲其他國家,甚至在歐美地區,都有令人驚歎的竹結建構築問世。

在生命周期結束時,竹子多會被當做燃料燒掉。雖然這會産生溫室氣體,但由于竹子本身是可再生的,是以也可以認為是綠色能源——燒竹子總比燒煤、燒石油要好得多。

總之,無論是天然林地還是人工林地,竹子都在減緩和适應氣候變化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希望參加COP28的各國代表團能夠認識到竹子的益處。

國際竹藤組織前總幹事:竹子可成為氣候行動的“催化劑”

圖檔來源:中國日報

責編 | 宋平 劉夏

編輯 | 張钊

實習生莊舒涵、尹康君、田欣鹭亦有貢獻

關注微信公衆号“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直達往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