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MP相關管理備考01

1、合同類型

總價合同:賣方風險大,适用于工作範圍明确

成本補償合同:買方風險大,适用于工作範圍不明确

工料合同:工作範圍不很清楚,适用于規模小,需要快速簽約的合同

工作說明書SOW

2、項目進度計劃圖

裡程碑圖:僅辨別出主要可傳遞成果和關鍵外部接口的計劃開始或完成日期

甘特圖/橫道圖:常用于想管理層彙報情況,項目進度情況

項目進度網絡圖:即顯示項目的網絡邏輯,又顯示項目關鍵路路徑上的進度活動

1、關鍵路徑法:

正推法、逆推法

2、資源優化技術:

資源平滑:不會改變關鍵路徑,無法實作所有資源的優化

資源平衡:容易導緻工期延長、關鍵路徑發生變化

3、模組化技術:

1、假設場景分析

2、模拟:蒙特卡洛模拟:通過細節的機率分析模拟計算整體的機率分布

3、風險管理(風險=機率*後果)

1、規劃

1.1 規劃風險管理

風險類别-建立RBS(風險分解結構)

1.2 識别風險

識别風險過程的主要輸出時:風險登記冊中的最初内容

監督風險-風險登記冊。包括:已識别單個風險項目、風險責任人、商定的風險應對政策,以及具體應對措施。

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1.3 實施定性風險分析

評估和綜合分析單個項目風險的發生機率和影響,對風險進行優化排序

層級圖:如果2個以上的參數對風險分類時,可以使用氣泡圖

1.4 實施定量分享分析

就已識别的單個項目分享和不确定性的其他來源對整體項目目标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的過程;

對象:是在定性分析後被認為對項目的競争性需求存在潛在重大影響的風險

龍卷風圖:将其他不确定因素固定再基準值,考察每個風險的變化對目标産生的影響

決策樹:用來做預期貨币價值分析的

累計機率分布圖:展示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的結果

貝塔機率分布圖:是開展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的基礎

控制圖:可以反映某個過程随時間推移的運作情況,可以持續檢測變更的改進效果,确定過程是否穩定,是否具有可預測的績效,控制圖有一條中心線,有助于觀察圖中的資料點向2邊控制便捷偏移的趨勢。

因果圖:有利于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不能持續檢測變更的效果

直方圖:用于描述集中趨勢、分散程度和統計分布形狀

帕累托圖(特殊的直方圖):是一種特殊的垂直條形圖,用于識别造成大多數問題重要的少數重要原因

預期貨币價值(EMV)分析:每個可能結果的數值乘以其發生的機率,然後把所有成績相加

決策樹:用于再若幹備選行動方案中選擇一個最佳方案。

散點圖:用于顯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此題就是要确定性能和溫度之間的關系,通過散點圖可找到相關性

1.5 規劃風險應對

風險應對政策:

2、執行
	2.2 實施風險對應
3、監控
	3.1 監督風險
           

4、相關方管理計劃中應該寫明關鍵相關方的所需參與程度和目前參與程度以及為有效調動相關方的參與所需的行動方案。

5、工作授權系統是在項目執行階段使用的,用來保證由正确的組織在正确的時間以正确的順序開展項目工作

6、配置管理

7、采購工作說明書:工作說明書會充分詳細的描述拟采購的産品、服務或成果,以便潛在賣方确定是否有能力提供此類産品、服務或成果。根據采購品的性質、買方的需求,或拟采用的合同方式。工作說明書的内容包括:規格、所需數量、品質水準、績效資料、履約期間、工作地點和其它要求

8、抽樣檢查:

屬性抽樣:關心産品品質合格或不合格

變量抽樣:關心實際檢測值在某個刻度表上所處的位置

9、管理相關方:是實際與相關方打交道

控制相關方:是提出建議等

10、凡是賣方沒有過錯的延誤,都是可以原諒的

11、德爾菲技術:專家匿名參與其中,組織專家達成一緻的意見,并引導他們達成一緻意見

12、預測性生命周期(計劃驅動型生命周期):需求比較明确

适應性生命周期:适用于需求易變的項目(通過快速疊代來逐漸明确需求)

13、權變措施:是針對已經發生的壞風險而緊急采取的,事先未計劃過的應對措施

14、聯合應用開發:在軟體行業中廣泛應用的技術,強調使用者和開發團隊一起來明确項目需求,但不強調把功能和需求結合并對功能進行排序

品質功能展開:強調把功能和需求聯合起來考慮,來确定各種功能滿足需求的程度,以便功能進行優先級排序

15、最終的項目績效報告主要2個作用:

15.1 便于相關方了解項目的最終績效

15.2 作為項目後評價的依據

16、人力資源管理計劃中,人員配備管理計劃的内容:合規性

17、精益六西格瑪技術:是用于開展過程分析的一種技術,旨在發現非增值環節,以便後續開展改進來減少非增值環節的資源消耗

18、RACI

R-Responsible 執行

A-Accountable 負責-負有最終責任的人

C-Consulting 咨詢

I-Informing 知情

19、掙值測量:通過是針對控制賬戶進行計算的

20、識别相關方過程資料啟動過程組。

21、儲備分析:是比較剩餘應急儲備和剩餘風險量,以确定剩餘儲備是否合理

技術績效測量是把項目執行期間所取的的技術成果與計劃取得的技術成果進行比較,并預測未來的技術績效

偏差和趨勢分析:指基于對項目實際已發生的進度偏差和成本偏差的分析結果,來預測未來的績效和成本績效,分析未來的進度和成本風險。

風險審計:是一種結構化的審查,用來總結風險管理方面的經驗教訓,以便改進以後的風險管理工作。

22、檢查已完成的具體可傳遞成果的品質,是在控制品質過程

23、哪個項目的淨現值高,就選哪個。由于淨現值的方法已經考慮了時間因素,是以不再單獨考慮建設期、投資回報期等時間因素。

24、期望理論:如果一個人認為努力工作能帶來成功的結果,且這種結果對他有較大的吸引力,他就會受到激勵而努力工作

馬斯洛理論/需求層次理論:指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後,才追求高層次需求的滿足

成就動機理論:強調根據個人更看重的成就的來源,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

Y理論假設任性本善

25、項目淨現值為負數,是虧本項目

26、配置管理系統用于鑒别和記錄項目的重要功能和實體特性

27、采購績效審查是面向未來的,對賣方履行本合同的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以便決定未來類似的工作還要不要交給這個賣方做

28、裡程碑進度計劃是項目章程的重要内容

29、人事測評工具是建設項目團隊過程的工具與技術

多标準決策技術:用來選擇團隊成員的一種技術

引導技術:是制定項目章程和制定項目管理計劃過程的技術

30、關鍵比等于成本績效指數乘以進度績效指數

31、針對一個具體的缺陷分析原因,肯定是在做控制品質過程

32、建設項目團隊過程有一個需要的輸出,就是團隊績效評價

33、工作績效資料 原始資料

工作績效資訊 對比後的

工作績效報告:如異常情況報告

34、采購檔案:包括需要存檔的所有與采購有關的檔案,其中包括采購工作說明書和采購檔案。

35、記錄管理系統-用來管理合同、采購文檔和相關記錄。可友善檢索合同檔案和往來函件檔案

配置管理系統-用來識别、記錄和管理項目配置的

變更控制系統-用來管理項目變更

資訊管理系統-用來管理溝通、控制溝通和控制相關方參與過程的工具和技術,用來管理和分發項目資訊

36、可傳遞成果驗收标準即項目的品質要求,應參考品質管理計劃

37、相關方登記冊是識别相關方過程的主要輸出,用于記錄已識别的相關方的所有詳細資訊,包括評估資訊、主要需求、主要期望、對項目的潛在影響、與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最密切相關。

38、成本效益分析:用來估算備選方案優勢和劣勢的财務分析工具,以确定可以創造最佳效益的備選方案。

可以幫助項目經理确定規劃的品質活動是否有效利用了成本。

39、風險規避是指項目團隊采取行動來取消威脅,或保護項目免受風險的影響的風向應對方法

40、品質審計:識别全部正在實施的良好及最佳實踐;識别所有的違規做法,差距及不足;分享所在組織和行業中的良好實踐;積極、主動的提供協助,以改進過程的執行,進而幫助團隊提供生産效率;強調每次審計都應對組織經驗教訓知識庫的積累做出貢獻

41、相關方分析:是系統的收集和分析各種定量和定性的資訊,以便确定整個項目中應該考慮哪些人的利益。通過相關方分析,識别出相關方的利益、期望和影響,并把他們與項目的目的聯系起來

42、要不到人力資源,找發起人

43、變更請求被準許後,首先要更新變更日志;其次,準許的變更必須執行

44、采購審計是對合同和采購過程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有效性進行的審查

45、相關方管理計劃中有相關方的需求、期望、參與程度等相關資訊

46、資源管理計劃描述将如何安排項目的角色與職責、報告關系和人員配備管理以及最終遣項目人力資源的指南、給與團隊成員哪些人認可和獎勵,以及合适給予

資源月曆:每類資源,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可用情況

責任配置設定矩陣:明确的分工,可以確定任何一項任務都隻有一個人負責,進而避免職權不清

47、識别風險的原因:故障樹分析和魚骨圖/石川圖(用于找出根本原因用的)

48、定期進行項目風險再評估/風險審查:對現有的風險進行再次評估、以及删除已過時的風險。

49、使用分析技術比較所有相關方的目前參與程度與計劃參與程度

50、進度網絡分析是建立項目進度模型的一種綜合技術,它采用了其他幾種技術,比如關鍵路徑法、資源優化技術和模組化技術。

51:滿意度管理:

權力高、利益高—重點管理,

權力高、利益低—令其滿意,

權力低、利益高—随時告知,

權力低、利益低—監督。

52:儲備分析:

儲備分析是在整個項目執行期間,可能發生某些單個項目風險,對預算和進度應急儲備産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儲備分析是指在項目的任何點比價剩餘應急儲備與剩餘風險量,進而确定剩餘儲備是否仍然合理

53:

監控項目工作效績報告。包括狀态和進展報告。包含掙值圖表和資訊、趨勢線和預測、儲備燃盡圖、缺陷直方圖、合同績效資訊和風險情況概述,可以表現為有助于引起關注、制定決策和采取行動的儀表訓示圖、熱點報告、信号燈圖或其他形式

54:項目審計

55、項目開工會議通常意味這規劃階段結束和執行階段開始,旨在傳達項目目标、獲得團隊對項目的承偌,闡明每個相關方的角色和職責。對于多階段項目,通常在每個極端開始時都要舉行一次開工會議

56、掙值分析:

57、核對單是控制品質常用工具

58、事業環境因素:包括組織文化結構、設施和資源的地理分布、現有資源和可用性、市場條件。事業環境因素是指項目團隊不能控制的将對項目産生影響、限制或指令作用的各種條件。項目章程送出審批之前,意思是在制定項目章程是,應該先審查事業環境因素

59、在制定項目進度計劃之前,需要先定義活動

60、團隊建設階段

形成:新加入

震蕩:團隊士氣最低,而且互相并不信任,沖突最多,難以協調工作

規範:互相學習、信任

成熟:互相依靠

解散

61、談判是解決所有索賠和争議的首選方法

應用工作說明書SOW中沒有懲罰條款,沒有辦事流程

62:品質目标:通過品質管理計劃,描述如何實施使用的政策、程式和指南以及實作品質目标。

63、需求跟蹤矩陣:收集産品屬性、定位、收集需求

64、TCIP=0.98說明,項目幾乎是正常進行,繼續按照原計劃執行并分析記錄偏差即可。

65、項目收尾階段:需要确認範圍、送出可傳遞成果、獲得客戶和發起人的認可,然後才能進行評估團隊成員績效等工作

66、風險是未發生的,問題是已存在的。

67、核對單:就是為了滿足要求的一系列步驟是否已經執行或檢查需求清單是否已得到滿足

68、瀑布:适合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确定項目範圍、時間和成本的項目;

增量:通過在預定的時間區間内漸進增加産品功能的一系列疊代來産出可傳遞成果;

疊代:項目範圍通常于項目生命周期的早期确定,但時間及成本估算将随着項目團隊對産品了解的不斷深入而定期修改;

靈活:适合應對大量變更,需要相關方持續參與項目,而題幹中明确了較多需求不明确,是以需要選擇靈活生命周期來完成項目。

69、品質測量名額專用于描述項目或産品屬性,以及控制品質過程将如何驗證符合程度

70、預防成本

71、統計抽樣用于控制品質,控制品質的輸出是品質控制測量結果,核實的可傳遞成果,工作績效資訊,變更請求,項目管理計劃和項目檔案的更新

71、工作績效報告為制定決策、采取行動或引起關注,而彙編工作績效資訊所形成的實物或電子項目檔案,為監控項目工作的輸出

72、問題日志可以幫助項目經理有效跟進和管理問題,確定它們得到調查和解決

73、建立WBS的工具和方法有專家判斷和分解

74、相關方參與計劃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它确定用于促進相關方有效參與決策和執行的政策和行動。基于項目的需要和相關方的期望,相關方參與計劃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詳細或高度概括的。相關方參與計劃可包括(但不限于)調動個人或相關方參與的特定政策或方法

75、識别風險過程完成後,下一個過程是規劃風險管理,制定風險管理計劃

76、考點“團隊章程”,記錄團隊價值觀、共識和工作指南的檔案,并對項目團隊成員的可接受行為作出明确規定。兩位成員對項目進度産生分歧可能是對團隊章程的了解比如如何計算項目進度有歧義,作為PM應該與成員一直審查團隊章程

77、預期貨币價值分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