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朋友們,我真的是差一點兒就上當了。。。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最近的展會和釋出會有點兒多,我們就試着在戶外開了幾次直播。

結果嘗試下來發現,拿手機直接開熱點長時間使用,直播會變得越來越卡。

于是我們就尋思着給同僚們買點随身 WiFi 。。。

結果一搜才發現,怎麼現在随身 WiFi 這麼便宜了?

排在電商前面的,都是一堆 30 元 3000 GB 的随身 WiFi ,還有好幾萬銷量。

這是什麼香香産品?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30 塊,而且看評價好像也沒問題!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就在托尼馬上要下單的時候,編輯部新來的實習生終于忍不住了,站出來阻止說:

“ 千萬别買,我大學的時候賣過這玩意,全都是坑,不信你點差評看看! ”

這一看不得了,差評裡說這些随身 WiFi 不僅網速又卡又慢,流量還很 “ 虛 ” 。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這是怎麼回事呢?托尼和這位 “ 曾經賣過 ” 的實習生聊了聊,發現裡面的水不是一般的深。

首先,一些差友可能會注意到, 30 塊錢買一個随身 WiFi 還包郵,商家是不是虧本了啊?

是的,因為商家根本沒想着賺裝置錢,這隻是吸引我們上車的噱頭罷了。

那他們是怎麼賺錢的呢?

商家想要賺錢,就必須搞套路,就比方說,商品頁面說的贈送的 3000G 流量,送的其實是 “ 内含 3000 GB 流量的上網卡 ” 。

要想激活,得充錢。

這不,咱就得開始花錢了。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可能有小夥伴會說了,那我換成自己的手機卡,是不是就賺到了?

嘿嘿,你能想到的事,商家怎麼能想不到呢?每個幾十塊錢的随身 WiFi 在發貨之前,都已經在固件裡動過手腳了。

一機一卡,換卡就無服務。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OK ,現在商家終于說服你往卡裡充錢了,那麼這時候隻要我天天用,總能用回本的對吧?

醒醒 ~ 想什麼呢,奸商奸商嘛肯定是一奸到底。

商家銷售的流量卡本身,就是最大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這些裝置裡使用的網卡,不是我們手機裡面的那種 “ 電話 ” SIM 卡,而是 “ 物聯網 ” SIM 卡。

物聯卡不能接打電話、收發短信,隻能使用流量上網。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當然了,作為一個上網卡不能打電話沒什麼問題,但最關鍵的問題是——物聯網卡,是不面向個人銷售的!

敲重點,我們個人,是不可能接觸到物聯卡的。

那随身 Wi-Fi 裡面的物聯卡怎麼來的?

物聯卡是商家提供的呀。

我們平常辦卡繳費,都是直接跟移動、聯通、電信做生意,這時候我們是營運商的直接客戶。

但是物聯卡,是賣家背後的企業,跟移動、聯通、電信做生意。

我們不僅不是營運商的客戶,營運商甚至都不知道有我們這号人。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這就導緻了,賣給我們物聯卡的企業可以 “ 偷偷搞事 ” 。

聽我們這個實習生說,他以前的老闆就是買完卡之後,自己搭了一整套計費的背景,給每張卡配置設定流量、限速、寫卡。

然後再在網上打廣告,忽悠人過來買随身 WiFi 。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大家仔細琢磨一下我上面這句話,應該就能搞明白這個玩意具體的雷點在哪裡了。

首先是配置設定流量,這個數字是這些企業自己往卡裡寫的,有可能他們隻從聯通電信買了 100GB 流量,但他們可以往使用者這段系統裡寫 3000 GB 流量。

是以我用超過 100 GB 不能用了,這些企業不就露餡了?

這時候就來到了第二點,限速。

可能買過這類網卡的小夥伴都有過這種經曆:頭兩天,上網的速度還有個 1MB/s ,第二天,就隻有 100KB/s 了,但你覺得隻是偶發的信号問題,等等就好了。

直到第三天,這個網卡的速度變成了 5KB/s ,你徹底傻眼了。

隻要限速限的狠,使用者跑的流量自然就下來了。

這時候肯定又有小夥伴要說了——嘿我就跟它杠上了,我就專門在它後面連一個手機下東西,我不信流量用不完。

咳咳,小夥子啊,還是年輕啦 ~ 既然整套計費系統都是這些企業自己做的。

那我偷偷給流量加點兒倍率, 1GB 算成 2GB ,或者幹脆在背景改了你的流量統計資訊,你有什麼脾氣?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對于這種 “ 小作坊 ” 物聯卡,隻要往卡裡充了錢,買了套餐,甭管多少,都算進了他們的套。

信号差、速度慢、流量造假,真正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終極殺招——跑路。一旦真被使用者把流量用幹淨了,聯通電信跑來催他們交網費了。

他們就會直接跑路,然後營運商為了止損就會停掉他們名下所有的卡,你買的随身 WiFi 就徹底變成磚頭了。

據我們這個大學賣過卡的實習生說,營運商給他們批發流量時,通常價格是 1 塊錢 10G 。

一旦你買的上網卡月費低于這個數了,那不用想,百分百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哦對,而且為了省錢,這些物聯卡買的都是便宜的低優先級的 4G 信号,即使商家還沒開始限速,在人流密集地區也很難有速度。

外加上整個計費認證背景是商家自己做的,我們開卡時候做的實名認證資訊在上傳給營運商之前,會先進入這些商家自己的背景,徒增一次資訊洩露的可能。

U1S1 ,這些賣 “ 超值套餐 ” 的上網卡二道販子,很像我們前幾年跟大家寫過的 “ 長城寬帶 ” 。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當年的長城寬帶,也是以一個 “ 轉包商 ” 的身份,從聯通、網通這種以及營運商手上拿流量資源,之後再通過超售、流量虛标等等方式從使用者手裡賺差價。

隻不過,長城寬帶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他們破産了之後,聯通無償接收了一批 “ 長城寬帶受害者 ” 。

但是這些物聯卡企業做的全都是輕資産的活,他們甚至不用自己拉線、設機房,随便找個 xx 雲開個伺服器都能當做計費伺服器,跑路之前都很難有預兆。

相信以後肯定會有更好的方法來管控這些無良商家,不過目前來說,我們隻能是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大家以後看見了繞着走。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不過我猜這時候也有小夥伴會說了,假如我真有随身 WiFi 的需求怎麼辦,隻能用自己的卡開熱點了嗎?

其實也不是。

比如有些地方營運商會自己推出随身 WiFi 裝置,不清楚你那邊兒有沒有的小夥伴可以自己給營運商打電話問問。

另外,華為、中興也有推出随身 WiFi 裝置,除此之外,品速、飛貓、 JDRead 等等廠商的上網卡套餐也可以考慮。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雖然這些廠牌的産品有點兒貴,但他們流量不虛标、不跑路,套餐流量也都是正常優先級的 5G 流量,不會在展會或者釋出會一類的地方掉速。

還是那句話,一分錢一分貨。

不過我們這個實習生也提到了一點,這些随身 WiFi 隻能去官方旗艦店裡面買。

因為即使是品牌産品,也能被動手腳,不說别的,上網卡很大機率會被替換成無良商家自己的物聯卡,一定要小心。

最後,假如你的手機比較新,支援廣電的 5G 信号,那也可以去開個 29 元就有 100GB 的廣電套餐,也能充當上網卡使用。

30元3000G的随身WiFi,我建議别買

無論如何,不管大家以後買什麼随身 WiFi 、買什麼上網卡,隻要記住下面這兩點,就能大機率避免被騙:

1 、上來就說送你 3000GB 的、 10 塊錢就能買到 1000GB 的商家,有多遠躲多遠。

2 、看準營運商自己的商城,以及天貓和京東自營的官方随身 WiFi 。

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這次托尼就差點兒上當,還好被我們的大學實習生拉了一把,不然現在估計已經給商家充完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