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作者:钛媒體APP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BT财經

過去15年來,高盛看到了許多性别平等方面的進步,特别是在教育和勞動力參與方面,但也看到了持續存在的差距。

女性正在進入政界和商界的管理崗位。但是這一進展緩慢。在發達市場大型上市公司中,男性CEO占92%,在新興市場的上市公司中男性占94%。

新的挑戰現在出現了。經濟學家認為受人工智能影響最大的工作也往往是由女性擔任的,而不是男性。這些受影響領域約60%-70%的勞動力是女性。但與此同時,需要高度面對面互動的角色,或者需要照護的職業——這兩個領域都是由女性主導的——這些領域可能會通過人工智能提高生産力,而且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多年進展

15年來,婦女和女孩的教育得到了改善,新興市場約50%的女性接受過高中教育,而在本世紀初,這一比例僅為20%。

發達市場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約為73%,新興市場為58%,比2005年提高了約6個百分點。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印度的參與率隻有20%。

擔任要職的女性人數仍然很低。在大型上市公司和新興市場上市公司中,女性首席執行官僅占8%。

性别收入差距有所縮小,目前新興市場縮小了18%,發達市場縮小了23%。大多數國家的性别收入差距都在縮小,哥倫比亞、西班牙和挪威的性别收入差距尤其低。

高盛預計,男女更加平等可以提高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的GDP水準。即使将性别不平等減半,也可以使GDP提高5%-6%。

在高度與人工智能自動化關聯的工作中,大多數從業者是女性。但是,其中許多工作不太可能被取代,但可以提高生産率。

性别平等變得十分關鍵

在全球範圍内,有兩大趨勢使性别平等和女性對增長的貢獻尤為相關:

人口老齡化

在大多數國家,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即使在少數尚未減少的國家,增長率也在下降。

正如Kathy Matsui20世紀90年代在《日本女性經濟學Japan Womenomics》中所寫得那樣,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曾經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但近年來,意大利、德國和歐洲其他大部分國家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這不僅是發達市場的問題,部分新興世界的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幅度也增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15年前,我們的研究集中在“人口轉型”的積極方面。 當時是生育率下降造成的影響: 兒童數量減少,但适齡工作人口的大量增長對許多新興市場來說是一個福音。 然而,這個視窗期現在也基本上關閉了。 此外,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将因其他問題而加劇,其中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和許多發達市場存在養老金融資問題。

然而,更多的女性加入勞動力大軍有助于提高公共養老金的可持續性,并緩解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下降所造成的缺口。

ESG基金正在發展

15年前,ESG基金的規模微不足道,如今在許多市場中,ESG基金代表着邊際投資。例如,根據過去六年的資料,三分之一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以ESG為重點。此外,在性别平等方面做得好的國家往往在其他ESG名額上也做得很好。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性别平等及其進步

回顧了15年以來,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作為衡量平等進展的一項名額,我們重點關注女性勞動力的參與和薪酬。我們承認,在某些情況下,女性可能會選擇不工作,或選擇減少工作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更高的參與率本身并不是平等。相反,我們的目标是機會平等,工作得到同等的重視和回報。然而目前,我們發現情況遠非如此。

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正在上升

15年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緩慢但穩定地增長了約6個百分點。盡管如此,總體而言,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仍然很低,發達市場經濟體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約為73%(男性約為85%),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僅為58%(男性約為71%)。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婦女參與勞動力方面,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存在很大差異。 上圖顯示了92個經濟體的最新男女勞動力參與率,以及自2005年以來這一比例的變化情況。 男女勞動力參與率改善最大的國家包括發達市場中的新加坡和西班牙,以及新興市場中的科特迪瓦。 在許多中東經濟體,如阿聯酋、卡達和沙特阿拉伯,女性的勞動力參與率也有了顯著改善。 相反,一些國家女性勞動力參與率較低,如印度和埃及。

在許多國家,性别收入差距已經逐漸縮小

除了更多的女性加入勞動力大軍之外,許多經濟體的性别工資差距也在逐漸縮小。目前,哥倫比亞、西班牙和挪威的失業率較低,但在南韓和日本等亞洲部分地區,失業率仍然很高。然而,世界上部分地區的性别工資差距略有擴大,土耳其在這方面的差距增幅最大,其次是智利和意大利。

國際勞工組織(ILO)關于男性和女性平均月工資的資料顯示,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性别工資差距總體上仍然很高。雖然我們傾向于在收入較高的行業工作,但我們發現,即使我們控制了男性和女性在工作構成上的差異,性别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資料,發達市場女性的收入差距中位數為23%,而新興市場女性的收入差距中位數為18%。也就是說,發達市場女性的收入差距更高,盡管這一市場的勞動力參與率也更高。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發達市場的女性更傾向于兼職工作。

教育和女性擔任管理職位等因素也可能發揮作用。然而,當觀察歐洲的性别收入差距時,我們發現大約三分之二的性别收入差距不能用這些因素來解釋。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性别收入差距隻是性别平等的一部分。例如,中東地區的性别工資差距相對較低,但總體上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也是如此。根據聯合國的資料,中東地區的女性工作相對較少,因為她們在家庭之外從事工作的能力往往受到嚴格的社會規範和文化的限制。那些有工作的人往往受過高等教育,從事高薪工作,這就是性别收入差距較小的原因。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平等經濟

如果政策繼續增加女性就業,并縮小婦女的工資差距,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政策很可能也會增加這些國家的經濟潛力。

我們的研究表明,将勞動力市場的性别不平等減少一半可以使GDP增長5%-6%。新興市場對GDP的影響主要來自更多女性進入就業市場,而發達市場對GDP的巨大影響來自薪酬差距的縮小。

如上所述,新興市場女性相對于發達國家女性的薪酬差距較低,可能反映了新興市場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門檻較高,是以新興市場政府面臨的關鍵挑戰将是在降低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門檻的同時,降低性别薪酬差距。

女性和人工智能: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在人工智能(AI)的發展可能對經濟和就業産生重大影響之際,女性在科技領域缺乏上司地位尤其令人擔憂。人工智能可能會在幾個方面影響性别平等:女性參與人工智能開發和研究的程度,女性或多或少受到工作變化影響的程度,以及人工智能程式設計可能對性别差距持續存在的影響。

女性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的貢獻

Alan Turing Institute的資料顯示,在人工智能和資料專業人士中,女性僅占20%,在全球最大的線上資料科學平台中,女性僅占1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篇文章認為,在全球範圍内,參與人工智能相關工作的女性太少。研究發現,在領先的人工智能會議上,隻有18%的重要參與者是女性,超過80%的人工智能教授是男性。全球人工智能文章的作者中,女性僅占14%。這與我們關于科技行業缺乏女性上司職位的調查結果相吻合。

資料中的偏見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程序中缺少女性貢獻,這是對人工智能系統未來軌迹和發展的挑戰。鑒于人工智能系統依賴于可用資料集,目前的性别差距,或基于種族或其他特征的差距有可能變得更加根深蒂固。随着時間的推移,随着底層資料模型得到改進資訊的訓練,人工智能的準确性也會提高。在醫療保健等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改善臨床試驗中往往過度依賴男性的不平衡和不具代表性的資料集。

女性更容易受到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的影響

我們預計,在美國和歐洲,目前多達四分之一的工作任務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對發達市場的影響可能比新興市場更大,因為在發達經濟體中,服務行業的工作崗位所占比例更高,而在這些經濟體中,人工智能可以實作任務自動化。

正如我們在另一篇報告中所表述的那樣,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在新興市場和新興市場的服務業工作,這表明她們可能會受到人工智能自動化的一定影響。在一些最不可能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工作中,女性的代表人數也不足。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勞動市場研報:AI對女性崗位影響更大但潛力也更大?

雖然女性更有可能受到人工智能的影響,但确切的影響會是什麼樣子還不清楚。一些人工智能自動化可能會淘汰某些工作,但在有些情況下,人工智能可能會幫助提高生産率,進而推高工資。

例如,需要高度面對面互動的服務行業角色或護理行業可能會受到人工智能的正面影響,甚至會提高生産力,但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此外,一些工作崗位的喪失可能導緻其他工作崗位被創造,就像以前的技術革命一樣。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50年裡,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的比例上升,與許多新技術浪潮同時出現。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就勞動人口的減少而言,人工智能可以在填補這一差距方面發揮巨大作用,就像讓更多女性進入勞動力市場一樣。關鍵是兩者相輔相成,在這方面,女童和婦女的繼續教育将再次有助于確定她們從最新技術革命的這一部分中受益。

決策者、企業和投資者能做些什麼?

每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大家各自的起點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但是,假設政府已經確定了男女之間的平等權利,我們認為決策者、企業和投資者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教育的重要性。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婦女更有可能工作,也更有可能在就業時賺得更多。

家庭友好政策,包括産假和陪産假,以及有補貼的兒童保育。所有這些政策都與較高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有關,盡管關系不大。

薪酬差距仍然很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仍無法解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男女在工作類型或總工作時間方面的不同選擇導緻了收入差距。同樣,更為重要的是機會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

拓寬上司管道。女性在公司董事會中的比例急劇上升,尤其是在歐洲,這一名額一直受到特别關注。但在其他上司職位上,女性人數并沒有出現類似的增長:無論是在企業管理層的職位,還是在執行董事、首席财務官或首席執行官等職位。我們認為,把重點放在拓寬管道上很重要。其中,最應該關注的行業是科技和金融,因為這些行業在女性比例和級别方面都落後于男性。此外,人工智能對男性和女性工作模式的影響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