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轉]Facebook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 SNS之我見(一)

     SNS是2008年 中國網際網路最火爆的現象了,無數的SNS網站一夜之間紛紛湧現,前仆後繼,慰為壯觀:校内、海内、開心、一起、螞蟻以及無數的Facebook克隆SNS網站陷入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厮殺當中,每個人都生怕錯過網際網路下一個the big thing的機會,一波接一波的抄襲、炒做和競争令人應接不暇、眼花缭亂。我也未能免俗,從2006年就一直關注SNS網站的發展,在2007年下半年就開始用Facebook,也一直在不斷思索:究竟SNS網站的未來是什麼呢?這場空前混亂的SNS大戰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在中國,一個成功的SNS模式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一、引子

早在部落格概念還如日中天的2005年,國内就已經有一大批克隆MySpace的SNS網站了,比方說uuzone,圈網等等,當2006年MySpace以5.8億美元的高價被新聞集團收購之後,國内的Myspace克隆網站達到了一個高潮。但是這種類型的SNS網站模式在國内一直不太成功,難以病毒式傳播,需要依靠大規模 使用者推廣和不斷的線下活動組織,是以逐漸式微了。除了已經關門的之外,其他的已經無一例外的改頭換面克隆Facebook了。此時當其他網站還在盯着部落格概念和MySpace的時候,王興已經全盤克隆Facebook推出了校内網,眼光很獨到。

但是直到2007年微軟以2.4億美元購買了Facebook的1.5%股份,這才真正引爆了國内的Facebook熱潮,此前言必稱MySpace的謝文也從此改口,言必稱Facebook了。從2007到現在一年時間不到,國内的Facebook克隆SNS網站已經是忽如一夜VC來,千萬SNS缤紛開了。這些衆多的SNS網站當中,除了51.com和豆瓣之外,幾乎無一例外的先後抄襲MySpace和Facebook。

現在的SNS都長着一副Facebook的嘴臉,這真的十分無趣,國外的Web2.0網站類型非常豐富,光是SNS類型的還有twitter,friendfeed,friendster,ning等等,幹嗎光盯着Facebook抄阿?是以我的第一個話題是:

二、Facebook的成功秘訣是什麼?

這幾年時不時有人問我:JavaEye的成功秘訣是什麼?也有很多人告訴我他們發現了JavaEye成功的 秘密是XXX,在他們看來,隻要按照這個XXX去做,也可以創辦一個成功的技術網站,但我沒有發現有人成功過:這不是因為他們找錯了秘訣,而是因為網站的成功并不是光靠一個秘訣。

JavaEye的發展曆史分為幾個階段:從2003年9月創立到2006年8月是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JavaEye靠的是個人鐵腕管理;從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是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的JavaEye靠的是web2.0概念的社群改造;從2007年10月開始是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的JavaEye靠的是不斷精益求精的功能和品質服務。以後JavaEye還會有很多發展階段,跨越每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都需要獨特的核心競争力(或者說秘訣)。

現在國内克隆Facebook的一些SNS網站就犯了上面同樣的問題:王興認為Facebook的成功秘訣是發展 大學生使用者市場,是以他搞了校内網;當王興賣掉校内創辦海内的時候,他又認為Facebook的成功秘訣是真人社群,這一點也被謝文反複的吹捧;而戴志康顯然認為Facebook的成功秘訣是去中心化的社群形态,是以他搞了一個UCenter Home出來;而從開心網開始,大家又突然發現Facebook的成功秘訣原來是上面的Web小遊戲,于是一窩蜂的抄襲Facebook的熱門小遊戲;當然還有很多人認為Facebook的成功秘訣在于開放平台。是以不同的人看Facebook,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其實這些看法都對,但是又都不準确:Facebook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導緻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面向校園市場和實名注冊是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發展的第二個階段,采用去中心化的封閉式設計又能夠很好的隔離不同類型的使用者;在Facebook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開放平台推動了他的騰飛,是web小遊戲讓他的使用者群迅速的擴大。是以就算要抄襲Facebook,也應該認識到Facebook成功的每個階段,要抄就抄得全面點。

三、Facebook究竟是什麼?

那麼Facebook本質上是什麼東西呢?現在的Facebook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個 社交工具,而不是一個社群;如果我們抛開使用者的身份,從網際網路網站類型去看,Facebook是一個應用平台,而不是一個社群網站。是以目前國内的SNS網站當中,隻有開心網最接近Facebook,隻有開心和海内沒有企圖去成為一個社群網站,其他所有的SNS網站都背離了這一點。

我在2007年下半年,總是不斷的收到一些朋友的Facebook郵件邀請,一開始不為所動,到後來開始不勝其擾,最後注冊了一個賬号。但是新增賬號以後發現Facebook就是一個空白的網站,根本不知道可以幹嗎,于是又是長期的不登陸,直到一個朋友給我發來了Facebook上面的Vampire的app邀請,Vampire是一個吸血鬼的小遊戲,你可以咬别人組建你的吸血鬼軍隊,還可以和别的軍隊作戰。就這麼一個小遊戲,立馬讓我明白了Facebook是怎麼個玩法,馬上促使你把自己的MSN/Gtalk的朋友都拉過來玩,于是一個你熟識朋友的線上圈子很快就組成了。

現在很多的開心網使用者看到上面這一段,肯定覺得似曾相識,他們就是這樣開始用開心的,這裡的互動關鍵點是什麼呢?是作為一個網站,使用者為什麼會來你的網站?

因為你的網站有大牛?還是因為你的網站有高品質的文章和讨論?還是因為你的網站提供了很多吸引他的機會和資源?

如果使用者是因為這樣的理由來你的網站,那你抄襲Facebook就太失敗了。因為你的網站核心競争力還是在于“内容”,還是要依靠UGC。那麼一個封閉的社群、一個去中心化隔離使用者的社群要創造高品質的UGC就太難了。

Facebook靠的是你的朋友在上面活動,你可以參與他們的活動,這就是全部的理由。至于搞什麼活動不重要,寫不寫什麼文字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需要Facebook這樣一個tool來保持和你朋友之間的關系。

雖然Facebook不僅僅限于認識的朋友,但是其主要目的就是提供給熟識的朋友進行交流之用,是以Facebook本身并不提供任何全站的公共資訊廣播,也不開放匿名通路,你和自己認識的朋友之間的交流本來就是私密性的,這些資訊本來就是被保護起來的。

而且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Facebook并不鼓勵UGC(使用者創造内容),這是和其他web2.0網站的本質差別。Facebook真正鼓勵是你和你的朋友在Facebook上面“發生了互動的行為”,而不是“互動的所創造的内容”。

用這個标準你去衡量一下,就會發現開心網是唯一神似Facebook的網站,而其他網站,特别是UCenter Home簡直就是拙劣的Facebook模仿者,他完全沒有領會Facebook的本質,完全用自己做社群軟體的思路去套Facebook,搞出來的UCHome壓根就是一個社群網站,這一點大家看看5GSNS:

1、你為什麼去5GSNS,因為你想看keso或者其他大牛寫的文章

2、你為什麼去5GSNS,因為你知道keso或者其他大牛現在在幹嗎

3、你為什麼去5GSNS,因為上面有網際網路行業的招聘資訊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高品質的内容和資源在吸引你,是以要保持高品質的内容和資源,你必須依靠高品質的會員持續的UGC,那麼我請問你,這和一個BBS有本質差別嗎?或者我這樣問你,keso不用UCHome,而是discuz!,會妨礙你通路5GSNS嗎?會妨礙你泡在這個網站上面并且發貼嗎?是以小戴同學換湯不換藥呀。

四、Facebook怎麼賺錢?

據說Facebook現在全球注冊會員有6000多萬了吧,網站流量也排名全球前10了,這樣的網站賺錢是不難的,難的是用簡單的商業模式持續的賺大錢。無論是Facebook在網站上面搞搞電子商務賣賣商品也好,搞搞 網絡招聘賣賣人頭也好,搞搞遊戲賣賣道具也好,都能賺錢,但是這些商業模式有問題:

1、無論是電子商務、網絡招聘、網絡遊戲或者其他的什麼商業模式,都是劃分具體的使用者群體去賺特定人群的錢,無形之中,潛在客戶就少了一大半,Facebook坐擁6000萬會員,商業模式的覆寫面必須廣,去賺小衆的錢就是個失敗的商業模式。

2、進入特定的分衆領域,以Facebook這樣的通用SNS網站來說,競争力根本不及專業的垂直網站,你做電子商務做不過ebay,做網絡招聘做不過monster,做網絡遊戲做不過爆雪,都隻能吃點殘羹冷炙。而且這種專業領域,你Facebook根本沒有積累,你需要花多麼大的代價才能摸清楚這裡面的水有多深呀。

摘自 http://bbs.3loo.com/thread-224-1-1.html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yeegle/archive/2009/10/06/1578530.html